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通用33篇)

2024-06-18 22:12:55心得体会打印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通用33篇)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灵活。....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想我们应该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集体意识,发扬团结精神,把个人融入集体、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不负韶华、勇于担当,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 篇12

  未曾想到,中国女排会以无缘八强这一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的奥运最差战绩结束东京奥运之旅。

  这支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王者之师征战世界大赛必被赋予几多期待,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五连冠、三度登顶奥运会,荣耀之下,其实也有诸多坎坷——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失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排名第七;20__年悉尼奥运会止步八强……

  这样一支“硬核”队伍坚强的外表之下,其实也有伤病,也有更新换代,也有波峰波谷……这是任何一支队伍都无法避免的情况,无论排球,抑或其他。

  绝对主力朱婷手腕伤势之严重或许出乎主教练郎平预料,而在朱婷无法全力发挥、全队状态没有达到,而且已经无缘八强的情况下,中国女排依然在最后两场小组赛完胜意大利和阿根廷。这是女排的正名之战,也是女排精神中“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体现。

  何谓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在各方面有很大差距,而夺取五连冠的中国女排适时出现,并被时代赋予特殊含义,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体育范畴,给国人带来激励和感召,不仅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是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发扬女排精神,就是要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

  体育在发展进步,人们的体育观也在与时俱进,女排精神也有了新的内涵。不唯金牌论,不唯成绩论,更多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包容运动员,看到她们为了征战奥运赛场的付出和努力、泪水和汗水,这也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应有之义。

  郎平曾经说过,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张常宁也说,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

  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或许,中国女排将来还会有处于低谷、无法登上领奖台的时候,但这也是竞技运动的自然规律。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女排才能轻装上阵,向新的巅峰进发。

  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强国的内涵不仅要有深度、宽度、高度和广度,还要有包容度。

  姚迪说:“女排精神不灭,我们的希望就一直在。”

  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 篇13

  他们,用果敢与精准在赛场百步穿杨;他们,用坚韧与力量在空中掷出优美弧度;他们,用勇气与速度在跑道上点燃激情;他们,用自信与技艺在撑杆后引起阵阵喝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拼搏,让五星红旗在他乡之处迎风飘扬。

  周佳敏、巩立姣、杨倩、肖若腾......当这些运动明星破壁成为思政课的“主讲”,当我看到身边的人被点燃的热情,我找到了答案。东京赛场上,每一次夺得胜利,我们都连声喝彩,每一次遗憾落败,我们都叹息扼腕。奥运会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甚至连出门买菜,都会有人突然拿着手机兴奋大叫:“又有一枚金牌!”我明白了奥运的意义不仅在于奖牌与声名,更在于它带动的运动的风潮,更在于它提炼出的精神,更在于,它凝聚了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 篇14

  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感触颇多:党史孕育着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各阶段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思想理念和精神养分,犹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从党史中,我们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从党史中,我们能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更加坚定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党史中,我们能感受到共产党人的流血与牺牲,更加警示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能激励我们像先烈一样为祖国美好明天而奋斗。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良好品质,坚定理想信念,涵养优良品质,立志成才报国。观来时风云,前辈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口号,砥砺再进,筑中国华章。托前路朝阳,祖国的未来当是由我辈青年开创,用青年之热血,再谱中国华章!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 篇15

  观看了这次的四史课堂,我深有感悟,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 篇16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100年了,在这不平凡的9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走过了100年艰苦奋斗的道路。

  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来了许多中国精神,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抗疫精神更是凝聚全国人民的信念和自信力,这次疫情,也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力量,统筹全局,领导一切,超强的行动力,以及独有的优势。另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脱贫攻坚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让党建势能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够激发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这些中国精神,支撑着我们伟大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 篇17

  航天人用航天精神支撑并推动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要领悟航天精神中“三重境界”,做到吃苦耐劳、锐意进取、默默奉献,用突出的工作实绩在新征程上创佳绩、建新功。

  第一、做能吃苦耐劳之人。我们要学习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在岗位上愿吃苦、乐吃苦,沉心静气、对组织工作迷恋至深地工作。敢于啃“最硬的骨头”、碰“最硬的钉子”,敢于直面问题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干出成效,驶向人生的“星辰大海”。

  第二、做能锐意进取之人。真正的失败是面临困难裹足不前、面对挫折一蹶不振。航天人面对风险和挑战,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信念,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科学制定航天“三步走”规划,实现了“嫦娥奔月”“祝融访火星”的划时代壮举。要门今后要对经手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文件、每一件事情,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谋划工作、制定政策、推进落实的质量,真正干出风采、干出成绩。

  第三、做能默默奉献之人。“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景海鹏说“使命重于生命,即使我们回不来,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选择航天事业就是选择奉献,同样地身为组工干部,熬夜加班多、陪伴家人少、忙于干部考察、“为他人做嫁衣”是工作常态。只有弘扬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才能放下个人进退留转,淡薄名利得失,才会“甘当绿叶、甘做配角”。我们要一心想着如何干好工作,做到推陈出新,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做一个讲政治、讲奉献、业务精的新时代人。

2024学习思政大课心得体会感悟 篇18

  结合赵朝峰教授的讲课,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学习党史对普通党员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干部对党史的学习,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通过学习党史,有利于增强学生向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传承党的精神遗产,从中借鉴、吸收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二是更加坚定我们党领导中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信心。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容易,走过的路更是艰辛异常,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带领广大民众缔造了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国家建设,带领大家走向幸福生活。总的来说,学习党史,既可以从中明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有助于增强广大学生干部的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历史眼光,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