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社团活动总结心得(精选33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上的成绩,形象地说,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学生特别喜欢受到老师的夸奖,在批改学生的写话时“多就少改”,尽量保持孩子作品的原貌,挖掘文中的闪光点,文中用了生动的形容词、比喻句等,都会圈出来大加赞赏。每次批改作文后都会挑选几篇范文让学生自己在全组同学面前宣读,然后张贴在教室的“佳作荟萃”中展览。实践证明,经常选读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同时,在学期结束,我们评选出“活动积极分子”、“小作家”加以鼓励。长此以往,孩子们尝到了写话的甜头,对写话兴趣盎然,并在写话时有意识地用上好词好句,为自己的写话增色不少。
(二)、以训练为支柱,勤于写话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篇佳作的诞生,蕴藏着长效的训练。在写话指导中,应该以训练为支柱,让学生勤于写话。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
1、授之以渔,指导观察
学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基本要素,低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观察时不着边际,难以抓住画面要点,从而导致写话时东拉西扯,找不着北。我们应该授之以渔,教给孩子一定的观察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观察图画时,让学生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中间后周围,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的方位顺序观察,也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观察,“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怎么样”。还要引导学生认清图中的各种关系,分清主次。如果图画是讲一件事的,可以让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来写;如果图画是动物类的,可以让学生抓住“外形(包括头部、躯干到四肢)、特点(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方面)、生活习性(指睡觉、吃东西的样子等)”来写;如果图画是活动类的,比如种花,一定要抓住“先然后接着最后”的顺序来写。
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差,掌握词语少,说话时往往词不达意或没有明确的中心。对此,我们就设计了步步深入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用词语或几句话完整、连贯地把图的大意讲清楚。
“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
“多素句”——图上有哪些景物?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怎么干?怎么想?怎么说?心情如何?结果怎样?
多幅图的指导: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着重观察前一幅中没有出现的事物,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细微变化,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逐幅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连在一起合成一个完整的情节。
看图写话的方法,我们简要地用十二个字概括:顺序观察,尝试表达,合理想象。
2、巧借教材,训练句式和短语。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技能。”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许多课文插图栩栩如生,是绝好的训练句式的素材。课文中好的句式很多:“先······,接着······,然后······,最后······,结果······”、“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短语训练主要是进行“( )的、地”扩句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句式和短语训练,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模式,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易以动笔,有话可说,使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以积累为法宝,善于写话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语言匮乏,更谈不上懂得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他们在写话时容易用词单一,句式单调,写来写去都差不多一个样。新课标在低年级写话目标中强调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积累词句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书,并指导学生坚持摘抄好词好句,让学生分类积累词句,如:
不同结构的词语:ABB/ABAB/AABB·······
描写好天气的词语:鸟语花香 花红柳绿 春光明媚 百花齐放······ 描写景物的词语:嫩绿 娇嫩 茂密 浓密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描写心情、神态的词语:笑容满面 眉开眼笑 笑眯眯······
在生活中,我们也鼓励学生做有心人,把自己所听到的和看到的日常用语记下来。只有勤于观察,不断积累,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
(四)、以想象为翅膀,精于写话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图是静止的,表现的内容具有跳跃性,都有一些省略了的、看不到的空白内容,需要观察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画面中往往蕴涵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教师要根据画面中的情
景,引导学生置身于其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自由又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把画面中的一个个情节展现出来。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孩子的想象翅膀一旦展开,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笔下之言也栩栩如生。
三、形式多样,兴趣培育、写作水平初见成效。
我们立足于课堂,也放眼于生活。教学中我们采取了游戏、剪纸、采访、实物写作等活动,活动之后再指导学生真实地记录活动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总的来说,有付出就有收获。我们的学生可以自觉地进行写作,敢于拿起手中的笔大胆地写作。具体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学生写话的积极性提高了。
b)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变。
c)学生的写话内容丰富了。
d)学生的欣赏程度上升了。
当然,训练学生看图写话,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看图写话的教学实践,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也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1、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2、重点与细节描写不具体,过度概括了画面的内容。
3、多幅图看图写话时,观察缺少顺序,观察顺序过于随意,或不能从整体到局部去观察。前后内容不连贯。
4、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不能正确运用所积累的好词。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学生继续坚持下去,他们的写作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我们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盼望通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争取把我们更多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争夺有更大的提高。
2024社团活动总结心得 篇14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厚实学生文化内涵,为了展示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面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全面贯彻“以文会友”的指导思想,给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一个追逐梦想、展示自我的平台,致力于把文学社办成具有特色的优秀社团,我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活动
(1)在文学社指导老师及机构成员的带领下,社员们在学习之余开展讨论会、交流会,同时社员每月定期上交一至二篇文章,并有负责人对其进行审评,使社员们能够很好地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并提高文学水平。
(2)文学社开展全校性的征文比赛,通过指导老师及机构成员的评选,评出优秀作品,并在社刊上发表,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二、工作成果
(1)征文比赛选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2)文学社培育了一批文学新人,社员们通过在文学社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文学创作水平。
三、经验及教训
(1)作为学生性文学组织,未能限度上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创办,让学生限度地发挥才能,从中学到经验。始终坚持以“文学”为主,但在一年一届机构成员的轮换基础上,选举的机构成员并未全部做到尽职尽责,文学社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学社有待不断充实,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