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31篇)
2024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28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小队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了解到了许多有个智能医疗设备的用途,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结束了一天的实践,我们互联网+智慧医疗“医”智向前队在郑大一附院的石碑前合影留念,记录下那一时那一刻。
2024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29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团队深入调研民营企业科学发展情况,以温州瑞安典型的民营企业“汽摩配公司”和“xx集团”为调研对象,以开展座谈会、分发调查问卷为调研形式,团队的调研初见成果,作为其中的一名队员,感受颇多。
关于课题:
我们的调研课题是“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初确定此课题时,感觉我们想要调查的只不过是近年来企业的发展情况,关于发展壮大采取了哪些科学有效的方法等。但是,通过实践,课题已延展到企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和成果,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企业的人才储备策略,新《劳动法》的实施等诸多方面。课题的延展,使得调研更全面、更广泛,同时也更妥当地诠释了“科学发展”。可见,“纸上谈兵”往往不如到实践中真枪实战。
关于企业:
对于在全国稍具规模的“xx集团”,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公司董事长非常关注国家政策,在国家拨款进行宏观调控之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使得公司应对自如。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之下,企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也没有减少,反而要应对更多的订单;二是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无论是从职工待遇、福利方面还是在关心职工身体健康方面都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企业宁愿增加工作人员,也不会随意让工人们加班,对于在生产车间的工人,公司强制工人带上专业耳塞,以减少噪声对人身的侵害。或许企业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人文关怀。
对于“xx集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公司董事长亲自带领我们去参观生产车间,并且在参观的同时他会关注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等。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似乎源自于他白手起家的经历吧。从自己动手研发制作滤清器模具到成立大规模的公司,这其中的智慧和艰辛或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所体会,也正是这份来之不易才让人更加珍惜。
关于团队:
我们的团队,团结、积极、充满关爱,这是我不得不提到的感受,也是我参加实践的大收获。从杭州到温州9个小时的火车旅途,我们虽然疲惫,但是仍会一同商讨实践的步骤、方式等,车厢里总会有我们的阵阵欢声笑语。每天的调研工作结束,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总结,及时撰写新闻稿,整理图片等。实践结束,队员们各自回家,总是会有短信、电话来互报平安。我想,一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去调研课题的同时,也更能体会团队的种种乐趣和那股强大的力量。
虽然暑期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是,我们没有停止以合格人才的身份走入社会的脚步。大家会继续加油!
2024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30
每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个人安逸就是最大的追求,有的人认为家庭美满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有的人,却始终心系祖国,将个人的利益置之脑后,这种信仰,一生一世都没有变过。
XX年7月xx年公寓,开始了我们第二天的社会实践。今天的社会实践以与老人交流为主,以志愿服务为辅,在与联系人沟通过后,我们开始了忙碌的志愿服务。团体里的成员轻轻敲开了老人的房间门,有的拿着抹布擦桌子、擦窗台,有的在忙着拖地、收拾东西,电灯开关、门把手、甚至马桶,成员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放过屋里的任何一个死角,为的只是给老人一个更加舒适、安心的居住环境。
打扫完卫生后,阳光正好。我们来到了院子里,与正在晒太阳、闲聊的老人进行了以调查问卷为基础的交流。大家坐在老人的身边,细细询问着问卷上的问题,为听力有困难的老人一遍一遍地重复着题目,耐心聆听着老人的话语。
我拿着一摞调查问卷,慢慢踱步寻找着合适的老人,就在此时,我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她。她静静地坐在长椅上,梳着一头整整齐齐的短发,每一根发丝都规规矩矩的,身着简单干净的衣服,脚踏一尘不染的鞋子,脸上有着一丝不苟的谨慎,和一双闪着明亮光芒的眼睛。
我被这位老太太的眼神所吸引,快步走到她的身旁,她愉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将身子微微侧向我,专注地等待着我的问题。她的神智极其清醒,不需要我重复,前几个基本信息的问题很快地进行下去。当我问到职业时,她带着自豪的神情,平静地说:“做枪炮子弹的。”一听这句话,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在经历了几秒钟的大脑空白后,我问道:“您今年高寿?”老太太微笑着说:“八十七。我二十岁参加工作,工作了四十年,今年党龄六十七年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光,我静静地坐在她身旁,她温柔地摩挲着我的手,为我讲述着她的传奇人生。我得知她年轻时是民兵队长,在支援朝鲜过后,不需要做枪炮子弹了,于是工厂改成了化工厂。工作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她的肺穿了两个孔,但是却没有想过要离开,咬着牙坚持下来,现在的愿望,就是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唯一一点的小遗憾,就是想要多多了解国家的状况,“我们做不了太多,但是起码还有一颗心,在系着国家呐”。
我望着她布满皱纹却慈祥的面容,眼前依稀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如火如荼,军需迫在眉睫,战士们在前线奋勇厮杀,后方的群众亦尽全力生产,连续做工几个月没有一句怨言。我仿佛见到了那个年轻的女民兵队长,肩上系着红色的袖章,眼里有着坚毅的力量,指挥着大家要坚持下去,呐喊着“绝对不能放弃希望”的样子……
作为一名“九零后”,那个年代似乎已经距离我非常遥远,但是此时此刻,她坐在我面前,就像是一本温柔而厚重的历史书,对我娓娓道来。我久久无法平静下来,这种对于国家的深情,是我们这些新一辈人所欠缺的。之前我没有具备,甚至无法理解,但是从今天开始,她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
哪怕已经年近耄耋,她的眼睛里始终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夕阳红,不忘国旗红,这也许就叫做信仰。
2024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31
时间:20xx年7月7日——7月9日
地点:井冈山
参与人员:湘南学院学生处老师、学生干部
目的:重走革命路,沐浴井冈情;体会先辈们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精神,更进一步在今后的实践中做好本职工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今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由院里组织的学生干部井冈山社会实践的活动,整个行程为期三天。在这三天里,所有的参与人员步调一致、行动有序,充分体现了我院师生的精神风貌;在这三天里,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较好地反映了我们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在这三天里,所到之处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使我再三思索,颇有所获。今天,我将自己此行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希望对于自己、对于我们这个群体能有些许的帮助。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尤其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将它概括为24字,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现在完整地保留着当初伟人们在此留下的革命遗迹,比如上面那首词就是毛主席1928年秋在红军取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之后所做,其中所散发出来的对革命之坚定信念,勇于胜利的乐观精神深深感染了后世的读者。诸如此类的景点还很多很多。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烈士陵园,特别是里面的雕塑园。
进入雕塑园的那天,天下着濛濛细雨,整个人怀着一种由衷的崇敬和敬意向那一个个姿态不同、神韵各异的雕塑望去。停留在这块神圣之地的都是一些在共和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们背后有着历代传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正是他们的无私忘我,正是他们的舍生取义,正是他们的大义凛然,正是他们的坚强伟大,共和国的上空才长久得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才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是值得我们永久铭记的历史英雄,他们是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精神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