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年驻村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3篇)

2024-04-08 23:35:01心得体会打印
2024年驻村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3篇) 去年5月底,我被派驻阳店镇马新村任第一书记。经过一年在农村工作中的摔打锻炼,自己从刚被任命时的兴奋与紧张,到驻村之初的踌躇满志,再到进入主角后的辛勤工作,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

  五、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掌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虽说做农村工作,一定要扑下身子,多干事少浮夸,讲求默默奉献,但驻村干部还是要掌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好吃懒做,但也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事事全揽下。一是指导而不要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协助村两委当好参谋和助手,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二是到位而不要越位。要按照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做好工作,帮助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不做超越职权范围内的事。三是参与而不要干预。农村工作指导员既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组织建设的督导员,全方位地参与到农村基层建设中去,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村班子集体,多做沟通、协商的工作,以自己的真心和诚意赢得村两委组织和群众的信赖。

  六、做好农村工作,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驻村工作就是要依靠干部和群众。驻村干部在村里开展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很多工作最终还是要依靠村干部、全体党员、全村人民群众来组织开展和实施,而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村两委干部。例如,召开会议要依靠他们去召集,上项目要依靠他们去实施,开展活动要依靠他们去组织等等。依靠村干部开展工作,要对他们信任、支持和尊重。当然,依靠不是依赖。驻村干部肩负着党委、政府的重托,在驻村期间要加强村级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在依靠他们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任地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战斗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党委交给的任务。

  最后,一定要加强学习,陶冶情操,锤炼品格,以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在艰苦的磨炼中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2024年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篇3

  战鼓催征急,攻坚不畏难。面对既定目标任务,各地“第一书记”力担攻坚“铁军”,把脱贫职责任务牢牢扛在肩,保持昂扬斗志,勇往直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仍需各位“第一书记”提高认识,坚定必胜信心,时刻把自己当做一名“村里人”,全身心投入驻村、住村、助村实践,以“莫当客”的心态做实群众“贴心人”,担好创业“引路人”,培优致富“带头人”,只争朝夕,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坚持既要“身到”又要“心到”,做实群众身边“贴心人”。脱贫攻坚进入到啃“硬骨头”的关键期,“第一书记”从机关到农村任职,如果不能放下“官架子”,褪去“官气”,就很容易被老百姓当作“外人”,摸不到实情、听不见真声、打不开局面,工作质量也不会拔高。因此,身为“第一书记”,不仅要身到农村,还需心到基层。身到,就是坚持驻村工作,住农家、下农田、同劳动、共生活,参加会议、走访群众,体察民生、帮贫扶困,在工作中培养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在干事中加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心到,就是要心无旁骛、踏踏实实,牢记使命、尽职尽责,为群众致富、村级发展倾心竭力、出谋划策,杜绝“镀金”“跳板”心态,排除“畏难”“怕苦”情绪,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几件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做实群众“贴心人”。

  坚持既要“主导”又要“引导”,当好群众创业“引路人”。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剩下的就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不论是村容村貌,还是村情村风,每个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存在不同的困难与问题。“第一书记”要想把握好本村实际、找准干事着力点,就离不开用心用情引好、用好“村里人”。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专长、性格等强化分工负责制,促进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善于组织、发动村里的党员,引导他们干事创业,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决策中体现群众、在干事中依靠群众、在发展中普惠群众,让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不断增强“村强我强、村荣我荣”的信心与自豪,引导“村里人”为治村、兴村贡献力量,为致富、兴业开拓进取,切实当好创业“引路人”。

  坚持既要“牵起”又要“扶起”,培优群众致富“带头人”。脱贫不是一次冲锋就能解决的,“第一书记”任期有限,但要用有限的时间带出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建成一个能谋会干的班子、形成一套可行有效的机制,才能为村里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要放长眼光,在任期内积极为“村里人”带新知、传新思,帮助他们开眼界、拓思路,使村务有能者管、发展有能者推、队伍有能者在,确保离任后村庄发展不停滞、不倒退、有后劲、有前景。另一方面,“第一书记”还应善于发掘“潜力股”,把见多识广、年轻有为的“村里人”及时纳入村干部培养范围,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本村发展统一起来,帮助他们成长进步,支持他们进入村级班子发挥作用,为村级干部队伍储备骨干力量,着实培优致富“带头人”。

  脱贫攻坚,鏖战正酣。吃饱肚子、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上好学、走上硬化路……一件件、一桩桩关系贫困群众生活发展的大事,拼的是抓细落实,搏的是苦干实干,只要广大“第一书记”在内的扶贫干部们,拿出“愚公移山”的勇气与毅力,“对症下药”落实补短强弱措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就一定能以真情赢得民心,用实绩造福百姓,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2024年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9月1日,入驻付庄村以来,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村里,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骂娘话。一个月下来,对村里的情况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付庄村与濮阳县和滑县交界,村“两委”不健全,共有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32户,共827人,党员27名,农田1852亩, 群众多以农业生产为主,人均收入1600左右。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实际、团结协作、开拓进取,认真学习县委郭建华书记要践行“五真”的理论文章,做到了认真学习领会、主动主动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在村委班子建设、走访入户调查、农户基本情况登记、照相排查不安定因素、小麦良种补贴供应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对过去这个月,我的体会主要有一下三点。

  一、深入群众摸清村情民意

  我来自县粮食局,虽然也在乡粮管所工作过,对农村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似请非清,心理没有硬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况且驻村干部上联乡政府,下联村民百姓,落脚点在村,着力点在民,一定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因此,进村后我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同时,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村厂建设、农民的种植、外出务工情况、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要摸的一清二楚,建立了档案资料。例如:《团员基本情况》、《计划生育情况》、《村民种植情况》、《村民务工情况》等一系列的村情民情资料。由于对村里的情况明,底子清。对以后指导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就心里有数了。

  二、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过去,付庄村是中召乡有名的先进村,曾多次受到县里的表彰。现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相对落后村、问题村。不管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还是群众与群众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把付庄村建成原来的先进村,没有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驻村干部到村里,村民们是欢迎的,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走访他们,拉拉家常。而是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如何能把党员群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我想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群众疾苦、二是沟通群众感情、三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宣传发动,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中各项建设,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优良的群众基础,例如:现在村民对选好配强村干部心有疑惑,与原来干部有隔阂,我和包村干部多次上门找本人谈心交流、提高思想认识,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展农业生产。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真诚,感动了他,现在的他也变主动了,主动参与村中的建设,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了。

  三、遵守纪律专心驻点

  同其他驻村工作同志相比,我驻付庄村的工作量虽然大一点,工作面宽一点,生活稍困难一点。决不会出现“走读”现象,造成对工作不利和单位不好的影响。认识到这些,我努力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工作基本要求,力求做好“三大员”,树“五真”形象,做“五好”村民,做到“五天四夜”“四点要求”“四个不准”;认真执行工作学习制度,除按要求做好乡政府、“两官”办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要自学,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