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年小学语文课标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2024-04-09 00:19:18心得体会打印
2024年小学语文课标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这个暑假,我又认真学习了一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使我收获颇多,思想得到了升华,也为我提供了教学改进的方向。课标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如汤素兰著的《笨狼的学校生活》这本书,上课伊始出示主人公“笨狼”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笨狼”的第一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接着从推测入手,出示描写“鹅太太”的语段,推测“鹅太太”在学校是干什么的,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再让学生对比这位“鹅太太校长”和本校校长有什么不同;然后,猜一猜森林学校除了有趣的校长,还聘请了哪些有趣的老师,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动物会被聘请为老师呢?从而引导学生从书中部分情节推测书本的主要人物。这样一步步地引起学生对“笨狼”产生兴趣,激发阅读的兴趣。

  除了对人物形象,教师也可以借助封面上的图片、书名设置疑问,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书的主要内容,建立读整本书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考动机。

  在整本书导读课中,教师还可以拓展介绍这本书的其他信息,如:作者的写作背景、内容提要、获奖情况、媒体的评价以及这本书的特别之处等,使学生对这本书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比如:《海底两万里》于1869年11月出版,初版就卖了五万册,1997年被拍摄了同名电影和动画片;《童年河》入选《人民日报》“100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书”第一名,还获得20__中国童书榜“优秀童书奖”……通过回归整体,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欲望去阅读整本书。

  二、体验整本书阅读的乐趣

  整本书的内容很多,学生对事件的因果关联不可能一下全都明白,如何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书本的信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产生阅读兴趣呢?材料的取舍就显得尤为关键。

  如《长袜子皮皮》这本书阅读导读课,通过从皮皮的姓名、语言、打扮、居住的环境感受到皮皮是个“奇怪”“不同寻常”“有意思”“特别”的孩子。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皮皮的“特别”,笔者特地选取了《皮皮接待小偷拜访》这个章节:普通人发现小偷到家里,肯定会很害怕,要么不敢声张,要么将小偷打得落花流水,而皮皮对待小偷的态度却令人大吃一惊。他不仅没有利用自己力气大的优势将小偷打跑,反而请他们俩跳逍蒂絮舞,最后还请他们吃夜宵,赏两个小偷一人一枚金币。之所以选这个章节与同学一起分享,这个章节描写皮皮的所作所为极具作者的语言特色,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到作者是通过丰富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使学生慢慢走进人物,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皮皮,这不仅深化对人物的理解,还让学生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再比如《笨狼的学校生活》这本书的导读,选取的章节是《井底之蛙》《三个惹祸的汉字》这两个章节;《人鸦》选取的是《彩乌鸦传奇》这个章节。这些章节都是特别有代表性的故事,很好地将主人公的特点呈现出来,从精彩部分入手回应全书,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整本书的乐趣。

  三、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那么在整本书阅读中就要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如:朗读、默读、齐读、略读和浏览的不同要求;如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如何体会人物关系、如何揣摩语言的精妙等等。中高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自己阅读,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的情况,设计预习单,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变化。

  如赵丽宏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导读,在阅读方法上做了如下指导:第一遍读,仔细读,从整体上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再读时,要求带着问题读,深入体会其中的玄机。为此,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

  (1)通过这本书的目录,你知道尼尔斯去过哪些地方?

  (2)尼尔斯在旅途中还听说了许多历史故事,你知道在厄兰岛有哪些动人的传说吗?(找、画、读文中相关语句)

  (3)通过旅行你了解到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小男孩?你觉得尼尔斯的旅行过程怎样?很神奇?凶险?刺激?旅行途中哪个情景令你印象最深刻?……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探讨、分享,可促使学生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四、促进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形成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要把整本书阅读引向更深的一个层次。每学期老师或学校可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阅读评比甚至测试。其形式可以是:

  (1)摘抄读书笔记,从作者到优美词句,再到精彩故事、体会,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书心得交流会,通过分享读书心得,促进学生对自己所读书目进行整理。要知道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不是一本书的结束,而是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还有很多未曾发现的细节。比如读完《长袜子皮皮》以后,推荐林格伦的另一本书《淘气包埃米尔》和詹姆斯·巴里的《小飞侠彼德·潘》,让学生比较埃米尔、彼德·潘和皮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阅读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现各本书之间的相似之处。阅读交流后,学生有可能再重读一遍,从而自己去发现更多可以读的书,这样就达到阅读指导的目的,将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读书小报制作,让学生根据所读书目内容设计与制作读书小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边读边思,不仅能积累优美的词句、语言并灵活运用。

  (4)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比如评选“阅读之星”“读书达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将学生的阅读心得在学校公众号中推送。个人的榜样会激发学校其他孩子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整本书氛围。逐步把阅读整本书融入我们的生活里,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更要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做一个喜欢阅读、热爱经典的人,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让我们一起在整本书阅读的道路上,一起努力吧!

2024年小学语文课标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6

  回顾一年的工作,收获颇多,我有四点体会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学习前辈经验,认真吸收消化,是进入教师角色的捷径

  以前,我认为只要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当老师了,其实不然,教育,不但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过程,所以,仅有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教育局领导为了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安排师训中心和学校相互配合,举办了多次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首次集中培训中,不但向新教师讲述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班主任工作常规、教师形象、语言要求禜?关内容,还特地邀请了优秀教师前来讲课,有优秀新教师的经验介绍,同时,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师训中心还聘请了各学科教研员,分学科对我们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讲解,特别是如何备课的指导,教研员还指定有关内容要求我们进行现场备课、交流,并对我们的备课情况进行点评,让我们初步懂得了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为开始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每一节课,各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教学设计或教学效果,都是无可挑剔。在这条不断探索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的是谦虚的请教和经验的积累。

  二、吃透教学内容,做好备课笔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也同样适用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你的第一堂课,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和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将会对今后的教学和你在学生中的形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要生动活泼,朗读要声情并茂,板书要工整美观,讲解要深入浅出,仪态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变化。另外,对于小学生加点小道具、小奖品、小竞赛,会让学生觉得鲜活。小故事、小笑话、小谜语会让学生感到快乐。总而言之,要尽你所能走好第一步,如果第一堂课你能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那么以后的路就顺畅多了。

  三、融入教学环境,掌握学生特点,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所以,这些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不是很理想。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上课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就连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是一样。

  作为教师,我不妄想在一开始就扭转这个局面,最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你认识并关爱他,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直呼其名都显得更有效果。要记住学生的姓名,有几个小窍门:比如画出学生座位表,强化记忆,必要时,也可以把它放在讲桌上或者办公室里,有空就看一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脸部特征认真纪记忆。还应该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家庭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你的爱心如同阳光,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到温暖。要细心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要经常不经意地说出某个学生的一件值得称道的小事,使他经常受到鼓励。不知哪个激进的教育家说过,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说好话”。初听这句话,觉得有些偏激,细想想,如果出于爱,出于从心底里的赏识,有意识地夸赞一个孩子,夸到他“灿烂发光”,有时真的能奏奇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