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庭教育论坛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3篇)
三、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一天放学,许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景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经过这样不仅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并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四、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
许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我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悲痛的样貌,我们反省了自我的做法,最终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向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欢乐,把学习当作一件欢乐的事。
五、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往往并不明白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我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六、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经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职责感。
2024年家庭教育论坛心得体会范文 篇16
大家好,我是袁昀的妈妈,首先要跟辛勤工作的各位老师说一声“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
我今天就讲讲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需要为孩子创建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举个看书的例子,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袁昀看书的时候我们最多的陪在他身边,关注一下他看书的进度,我发现他看书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有一次我就让他简短叙述一下书里某段情节,他就结结巴巴、断断续续的陈述,内容也说的前后不连贯,想到哪里就说哪里。我就发觉孩子看书不在于看书的数量而是看书的质量,我最近也改变了方法,就是和他一起看同一本书。最近他在看的是《希腊神话》,每看完一个大的章节我就和他从时间、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进行讨论,引导他就不同英雄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现在对读书就进一步的产生了兴趣。
孩子的一些秉性特点与其说是遗传的,还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孩子们天真的眼睛一直在观察着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并加以模仿的,在生活中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陪伴和影响他们,创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和自制能力
我们家袁昀是第一个宝宝,所有全家都爱着宠着,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奶奶给他喂饭喂到了5周岁。岁月匆匆,他也慢慢长大,从小精心的养护一个是养成了他懒惰的个性,另外就是动手能力差。我们让他从整理书包、书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开始做起培养他独立、自理能力,同时也在慢慢锻炼他的自制能力。对于像看新上映的电影、买新书这些合理的要求我们尽量满足,但是对于袁昀痴迷的乐高我们从原来的考试奖励的形式,变为目前的暂时禁止购买。为了培养他的自制能力,现在对于他玩乐高的时间也是让他自己制定计划,不能一空闲就玩。
三、正视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孩子毕竟是孩子,每个小朋友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多或少的犯些错误,家长先是得认识和承认自家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去谅解别的小朋友的缺点和错误。我经常跟袁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身上的长处。
总之能否让一个孩子健康、智慧成长。三分来自学校的教育,七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2024年家庭教育论坛心得体会范文 篇17
今天,老师让给孩子准备照片,我胳膊不舒服,想让她爸带我们给俩孩子照相,结果孩子爸拒绝了,女儿说爸爸啥时候管过我呀,除了打游戏,我做业从来没管过,我好讨厌爸爸………
今天在阅读家长亲子日记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日记。当我们没有为孩子的生活做好示范的时候,但我们没有给孩子的作业做好检查的时候,当我们在看似真实的游戏王国里称霸“英雄的时候,当我们把陪伴孩子的作业在手机的电视剧里的时候,当我们对自己的妻子说:孩子是你生的,你就应该管教他的时候,当我们………当我们已至暮年想让子女回家的时候,当我们看着年迈的身影坐等子孙团圆的时候,当我们因病卧榻无人照顾的时候,当我们想想自己的子女为何对自己撒手不管的时候,当我们………
这一切场景都在我们身上发生着,这一刻场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我还可以说有可能也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我们身临其境。这都是因果的轮回,一些都是自己的过失,没有人提醒是过失,有人告诉并人提醒了,叫错误,叫不知悔改。我不想做这样的爸爸。
看到这篇日记我想到这些场景,也希望我们作为父亲的爸爸们,也应该担起父亲的责任,特别是对儿子的教育,因为现在教育两大阵营里,已经有一方男子很少了,但在每一个家庭里,几乎都是有爸爸的,即使你已经离婚,你作为父亲的责任也不会迁移,更不会动摇。你可以做不合格的父亲,他就会敢不合格的的子女。因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我想起前一段时间一位爸爸陪孩子写作业的场景。爸爸在陪着孩子写作业,手里抱着手机,看着电视剧,而且还不知道回避,光明正大的把自己的责任当成一种累赘。这是多么可笑的场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成人的场景来对比,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在给公司干活,我们的老板在一边喝茶聊天,而自己却在老板的严厉语言下被指示着干活,而且还不屑一顾的说这是你应该做的(写作业),我们老板(大人)就不应该干这些活(陪着写作业)我们就该坐着这里喝茶(看电视剧),谁让你是被雇佣者(孩子)了(括号里是家长对孩子说的话)。我们可以任何一个成年人可以想一下,我们原以为这样的老板干活吗?即使我们当时没有反抗,我们会给他们做出好工吗?
孩子毕竟是孩子,但我们已经是成人,已经是成年人。我们和孩子之间不是雇佣关系,不是利益关系,而是血缘关系。我们一生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多,上面2人,下面2人。我们有什么理由用雇佣关系来伤害我们最亲自己的人呢?
2024年家庭教育论坛心得体会范文 篇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__年10月23日通过,自20__年1月1日起施行。
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大事,好事,喜事。
结合两个现象谈体会。
1,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
现象1,村小变优质小学。
广州黄埔某村小,由于家长素质高,把这所学校考成了优质小学。还是以前的教室,还是以前的教师,学校还是以前的管理,唯一变化的是生源。以前的生源是本地村民子女为主,现在是新市民子女为主。黄埔近几年流入的人才素质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也高,这样的家庭多了,教育质量自然高。
这种现象说明家庭教育才是差异教育的主阵地。也能说明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学区房,其实最好的教育资源就是家长本人。学校的家长整体素质高,这所学校就成为了学区房。
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是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家庭提供的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学校教育,一个班四五十人,想让学校提供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案,真的很不现实,学校只能提供共性教育。差异化的个性教育主要靠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家庭责任,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