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年党员学习书籍有哪些(精选30篇)

2024-07-04 21:40:38心得体会打印
2024年党员学习书籍有哪些(精选30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该书包括一篇总报告和14篇分报告,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角度,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实际,较为全面深入地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实施目标和主要....

  郑杰在深刻领会大师的教育精神的基础上,以《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向大师致敬。

  长久以来,教师总是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当今这日新月异,纷繁芜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职业者遇到的困惑却并不比旁人要少。商品经济时代的种种喧嚣聒噪于耳,人类精神家园的普遍失落烦扰于心,于是乎,曾经有过的一腔热情,满怀憧憬渐成东逝流水不复返。归于平淡甚至是甘于平庸,很多青年教师就是这样,在走上工作岗位也许只是三五载之后,蓦然回首,当年那踌躇满志、意气奋发的少年已不知身在何处。

  如何葆有一份对于事业或说本职工作的持久追求,如何给自己制造一种内驱力,又该如何让心头的灯永不熄灭。带着这样的困惑我求教于郑杰,而他的回答,却是简单到只有一句话:人是为自己而活的。应当承认,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口中说出这样的话,多少是会令人心生疑窦的,难道老师的天职不是无私奉献吗,难道老师的心中不该只装着学生吗?可是如果我们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就不难发现,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存在确实是为了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薪火相传,可是教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存在,不也是应当求得自身的成长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吗?对此郑杰是这般表述的:人不仅有作为类的价值,还应有作为个体的价值了。从根本上而言,也许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寻找到自己的目的,并证明自己有活着的价值。如果我们忽视甚至无视这一点,那么教师自身的人生就是缺乏远景的,又何来对于学生成长成材的关怀和指导。

  明白了这一点,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许多困惑也就不成其为困惑。青年教师一旦有了内在的自我成长的需求,那么就能够比较早地为自己职业人生的发展做一个规划,并且充分利用工作环境所提供一切有利条件激励自己的成长。譬如我校的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工作的出发点也正在于此。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如果能将自我成长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那么也就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岗位成长岗位成材的重要性,也就能够更好地在学校工作的不同岗位上锻炼自我实现自我。

  曾有人说过,要成就一个伟人,就必须同时具备浮士德式的永恒冲动,哈姆莱特的不断怀疑和反省,唐·吉诃德的不顾一切的战斗精神。诚然,这样的境界对于我们平凡大众而言也许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至少我们也看到了有许多如郑杰这样在中国教育事业的征途上且行且思,不断探索前进的人物。引之为师亦可,引之为友亦可,但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树立起自己对于事业的理想信念,点燃起自己内心的一盏不灭的心

  一位年轻校长的心灵独白

  在这个世界上,有思想的人注定是孤独的。郑杰无疑是其中一位。 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有思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他聊天,第二种是读他的文章。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聊天可能不太容易,那么,就读他的文章吧。郑杰的新书《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读这本书的过程也便是感受郑杰思想的过程。正如大家评论的那样,作为一名老师,郑杰是一个“另类老师”,等到当了校长,他便成了“另类校长”。

  这“一百条新建议”,与其说是写给教师的,不如说是写给校长的,抑或,根本就是郑杰个人的心灵独白。

  郑杰把他的“一百条新建议”分为四部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以及“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许多人把教学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在许多教师忙着补课挣钱的时候,郑杰却向他学校的教师们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敬畏,不能不让我们叹服了。既是“另类”,便是反潮流而行之,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呢?

  普通教师从这本书中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慧思;教育管理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从这本书中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独白,是孤独的呐喊。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知识、增强人的才干。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尤须多读一些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而不是手捧《厚黑学》,钻研谋权之道、治人之术,这样最终只会被人们所唾弃。

2024年党员学习书籍有哪些 篇4

  通过认真学习,我对我们党的宗旨,组织制度,党的纪律,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新的理解,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从而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崇高责任感。学习党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好党章目的是贯彻好党章。

  在党章党员的八项义务规定中,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一起,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首要义务,是党章对党员义务的重要规定,是我们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领会这项新规定的时代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履行党员义务,承担党员职责,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就要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牢记两个“务必”,从政治觉悟、组织纪律、思想作风、道德修养、业务学习等方面全面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

2024年党员学习书籍有哪些 篇5

  上文中排名第一的《苦难辉煌》,也曾读过,并向省级干部推荐过。

  向处级干部推荐过什么书呢?早在福建工作时,他曾与处级和处级以下的——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那次谈心的内容,1990年3月成文《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并收录于他所著的《摆脱贫困》一书中。

  当时,他向这些处级和处级以下干部谈到了宋代吕本中所著的《官箴》。还特别提到书中的“当官之法”——“曰清、曰慎、曰勤”。意思是“从政务必清正廉洁,为人切记审慎三思,做事始终勤勉尽职”。

  20xx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

  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谈到这些书籍,认为,总体而言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无界新闻记者根据的讲话,提炼出了6方面书籍。

  中央国家机关,是处级和处级以下干部的“集中地”,他们最喜欢读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官方曾给出答案。

  20xx年,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从所推荐的103种图书中,评选出了“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值得提出的是,副处级、处级干部是被调查的主体人群之一。这些书,按得票多少依次为:

  1、《苦难辉煌》( 金一南著)

  2、《激荡三十年》(吴晓波著)

  3、《曾国藩》(唐浩明 著)

  4、《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等著)

  5、《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沈志华著)

  6、《中国经济专题》( 林毅夫著)

  7、《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

  8、《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二卷(上下册)》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9、《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张维为著)

  10、《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谢春涛著)

2024年党员学习书籍有哪些 篇6

  科学理论武装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当前,我们党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很多新问题新挑战,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科学理论武装。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同志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关键是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这些重要论述,对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武装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又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新实践的工人阶级政党。党的以来,同志着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把握时代脉搏,立足我国国情,顺应人民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武器深入学习领会、作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作为价值标准见诸工作实践。要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思考和研究处理问题;在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切实把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价值追求和工作准则,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能力素质;在真抓真改上下功夫,立学立改、立改立行,把学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付诸实践,扎扎实实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达到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