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走访要强化意识,要着眼于“服务、形象”提升。每个干部的个人形象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要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机关服务理念,促进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将被动“坐堂”办事转变为主动“上门”办事,由“干与不干一个样”转变为“干与不干不一样”,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干部作风。
同时,要处理好8小时内外和大走访的关系,8小时之内的正常上班期间,接待群众时要始终做到笑脸相迎、热情待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办事机构是“群众之家”;8小时之外的走访期间,要明确走访目的,严肃走访纪律,做到“三多”(即尊重群众,多倾听;俯下身子,多交心;掌握情况,多记录),“三不”(即做到不随便表态、不带厌烦情绪、不扰民)。
尤为重要的是,走访干部深入群众,要学会说“群众话”,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特别是遇到一些历史问题、疑难问题时,要主动思考“怎么访”、“怎么讲”,力求通过得体的话语,消解群众怨气,得到群众理解,甚至化干戈为玉帛,融洽干群关系。
2024年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5
“走访中,态度要好一点、脚勤一点、办事主动一点、效率提高一点,带着细心、诚心、真心、爱心去走访,踏踏实实为有需要的群众解决一个难题、提供一个信息、给予一次力所能及的帮助,你就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很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清溪镇机关干部在网格化走访中的共同感触。
近日,为扎实做好网格化管理入户走访活动,切实提高机关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清溪镇利用夜间组织召开了一场三个多小时的走访座谈交流会。会上各网格代表纷纷畅谈近期走访工作开展情况,分享了感人故事和心得体会。
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镇党委书记何浪、镇长卢凯做出点评,强调走访工作是开展网格化管理、切实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一定要做到实处,也对下一阶段的走访工作提出了“七个一”的更高要求:“在网格中结对一户困难家庭;结识一批德高望重的带头人;组织一次公益的志愿活动;参与一次邻里矛盾调解;参加一次户主会议;熟悉一群先进示范;抓住一项重点工作”,同时还要“边走访、边思考、边解决、边回访”四步联动,扎根网格,服务基层,认真办实事,做网格内群众的贴心人。
截止到4月9日,清溪镇网格化入户走访已完成3194户,当场解释政策或解决问题49件,积极回访答复意见33起,开展治安义务巡逻30次,调解矛盾纠纷5起,干部服务群众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转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024年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6
自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我每周按计划入户,与村民聊天、交朋友,我能明显感觉到,这样走心的交流,拉近了机关干部和群众的距离,也融洽了干群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也体会到很多家庭的不易,给我很大的触动,也提醒着我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走访的北孙家村崔某荣,是一个“不幸”中却心怀希望的“幸福”人。她是贫困户,对象患有尿毒症,自己身体也不好,是我们所谓的“弱势群体”,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对未来满满的憧憬很乐观。她的乐观给我很大的触动,与她相比,我们已经足够幸福了,却总还这个不满那个不愿意,抱怨孩子吵闹或者工作太累,实属不该。从崔某荣的身上,我学到了乐观、积极和坚韧的品质,没有谁的日子是一帆风顺的,要知足、常乐,生活再难,山高人为峰。
跟老百姓坐到一条板凳上,谈生活话未来,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宣讲政策,教育群众,更多的是我们自身学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对群众的赤子深情。
2024年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7
我叫胡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我满怀激情、脚踏实地的走在进村入户的路上,这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挑战。转眼间,已过去一个半月,回顾走访经历,有酸甜有苦辣,令我收获颇多,感悟颇深,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入户走访是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精细化服务辖区群众的重要举措。
“走”和“进”只是走访的第一步,并不是你走到了分包的村庄,进到了群众的家中,登记一下人员信息,递上一张警民联系卡,留下一张宣传册,就算完成一户走访任务,如果是这样那就违背了市局开展这次专项行动的真正用意。简单的走走转转、进进出出是了解不到社情民意的,是不能真正被群众理解和认可的。行动开始初期的一天,我到村里走访,遇到一个小伙子,刚说明来意,他看了一眼我拿的入户走访表,说:“都是搞形式主义,你们自己随便填就是了”,说完,扭头走了,当时的我真想叫住他,和他理论一番,但我忍住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群众知道,我们不是搞形式主义,我们是真心来听大家心声,为大家排忧解难的。由此可见,我们只有“身”下兼“心”下,把脚印“印”到每一个群众家里,要把诚心带到每一个群众家中,才能获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入”和“访”是走访的重要一环,你要真正投入到走访中去,深入到分包村组,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带着感情走入群众家里,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才行。当你能敲开门、说上话,就说明你已经融入了,当群众毫无顾忌地把哪里有矛盾、哪里有隐患、哪里有问题一股脑的告诉你,就说明你已经走入到了群众心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彻底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矛盾纠纷、发现安全隐患。一天,我在走访时,路口东西两家都开着门,于是先去了东边,等我们出门告别时,不经意的看到西边那家的门突然关上了,我过去敲了几次,也没人应答,无奈之下只好去了另外一家,第二天再次来的时候,门开着,我们走了进去,女主人满脸不好意思地说,昨天没给你们开门,别介意啊!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也不知道你们来到底是干啥,不喜欢你们警察来家,好像我家跟有什么事似的,我笑着要给她解释,她打断说,昨天你们走后去东边邻居家问了,你们是来了解情况,为我们办好事的,俺误会了,你们可别见怪。简短的对话,让气氛瞬间温暖,谈话也在欢声笑语中进行。
“化”和“清”、“打”和“防”才是走访的关键。当我们得到群众认可,就能充分掌握矛盾纠纷和防范短板,全面发现安全隐患和案件线索,接下来我们就要针对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化解,针对防范短板积极改进防控措施,针对安全隐患积极进行整改清零,针对案件线索积极侦办尽快破案。我在分包村庄走访时,一个老大娘跟在我们后面走了好远,我转身问她有什么事吗?大娘!她说有事想跟我们说说,我说您请说,她欲言又止,我立马反应过来,说:要不去你家吧!说罢我们一起拐了好几道弯,到了她家,房子很陈旧,还是土瓦房。她又是要倒水,又是去找烟,我一一拒绝,落座后,大娘敞开心扉,说了自己多年的苦衷,原来早年在外出打工多年,一直没回来,当时说好分的宅基地被别人盖了房子,至今自己仍住在这几十年的老房子里,儿子在市区打工租房子,儿媳嫌家穷也走了,老大娘说到动情之处,黯然泪下,我边听边记边安慰,告诉她请她放心,一定会积极尽力帮她解决,在大娘满眼期盼的目光中我们挥手告别,此事目前正在积极解决中。群众无小事,当这些问题解决了、矛盾化解了、隐患清零了、防范提升了,案件侦破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我们党是靠服务群众起家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群众知道和掌握的社会治安信息是最灵、最直接、最广泛的,在深度上和广度上是我们公安机关远远不及的,我们只有把走访做到家,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更好,我们只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才能令群众满意,我们的形象才能在群众心中真正高大起来。
最后,我总结了“三贵三忌”,志在下一步更好的做好入户走访工作,即贵在真情实意,切忌虚情假意,贵在深入扎实,切忌形式主义,贵在持之以恒,切忌虎头蛇尾。
2024年党员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8
八月下旬,按照我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的要求,我满怀激情地走上了去往村里的路上,这次走访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又是一次挑战,历时一个多月,感受颇深。这次走访,看似简单,但任务极重。要全面准确的了解农民群众最真的基本情况和最实的愿望与呼声,了解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