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感悟(通用33篇)
1.观察法。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中去,全面而真实地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首先,要选择好观察点。班主任要在不惊动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观察,获取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其次,在观察中,班主任切不可大意,视而不见,一定要细心、敏捷、明察秋毫,注意突然的、甚至是微小的变化。某个活泼的学生为何突然间沉默寡言?一个守规矩的学生为何迟到?某某为何心神不定?这些都需要班主任通过细致深入地观察来探明原因,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2.问卷法。问卷法是采用书面形式了解学生的情况的一种方法,班主任可根据所要调查的内容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收回调查研究。一般可分为开放型问卷和封闭型问卷两种。开放型问卷只提出问题,不给出答案,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回答不受任何限制。如:为了调查学生的理想,可以设计"你长大想干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调查。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不适合大范围内的学生,只适合在人数较少的班级中进行。封闭性问卷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提供可供选择的答案,限定答案的数量和内容,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具体可采用以下形式:
⑴正误式(即判断式)。如:"你长大了愿意当教师吗?"回答方式:愿意( )、不愿意( )。
⑵选择式。如:"你喜欢那些课外活动?"请在你选择的答案后的括号中划"√":音乐( )、舞蹈( )、体操( )、美术( )、书法( )、航模( )、种植( )、计算机( )。
⑶编序式。如:你最喜欢的三种书是:( )、( )、( )。①故事书、②史地知识、③科技知识、④作文指南、⑤英语会话、⑥连环画。一张问卷,无论采用那种形式,问题的选取一定要精炼,用词一定要准确、简练、具体,便于学生的回答及材料的整理和数据的统计。
3.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或弄清有关学生教育的个别问题,可采用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的对象可以是一般同学、班干部、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以及过去的班主任和其他有关同学。如:为了教育转化一后进生,就可以走访他身边的同学,弄清他的基本情况,向各科任课教师了解其课堂上的表现,向他的家长了解其家庭情况,然后对各个方面进分析和整理,找出原因,制定出对策和实施方案,帮助其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稳步提高。
总之,班主任要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研究,探求一条行之有效,符合客观实际的方法,对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学生个人或学生群体的情况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
三.避免班主任工作中的三种误区
1.急于求成简单化。许多新任的班主任有着极强的责任心,远大的抱负,他们在主观上很想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客观上由于班级管理成绩与有关的奖励机制挂钩,就会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急于"露一手",做出一番成绩,但往往事与愿违,导致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虑,欲速则不达。
2.先热后冷情绪化。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不久,对班主任工作充满好奇心,抱着极大的热情,但往往低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遭遇挫折和困难后逐渐心灰意冷,怕难怕烦,形成了一种懈怠厌倦心理,使班级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3.心血来潮突然化。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班级工作做全面、稳定的安排,使班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有的班主任在这方面却显得比较薄弱,在工作中缺乏稳定的常规性,常常为自己想到的"新点子"而兴奋不已,并迫不及待的加以实施,而没有考虑到它的可行性,致使班级工作陷入僵持被动的局面,使学生难以得到真正的启发和教育。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艰巨的,也是有最大乐趣的。班主任担负的任务要比一般教师重的多,对学生的影响也超过了一般教师。正如不少优秀班主任所说的那样"在学校里工作,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幸福"。因此,每一个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者,都应该当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自我,努力探求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争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奋斗,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2024年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感悟 篇11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感慨良多。在书的序言中,魏老师这样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这段话,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更清楚地认识教师的角色。
一个人一生中的种种经历和行为,都可通过“角色”一语,来加以概括和说明。
教育是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但是,必须看到,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服务行业,它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千百万个家庭和亿万个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提供的服务,它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服务者——也就是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慧眼,还要懂得心理学,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老师都应该是教育家、学者、思想家、导师、顾问、权威和园丁,有这样的前提,才可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应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
在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在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需要调整,对教学的目的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调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侧重于“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被视为“差生”。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和伤害,本来老师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意和责任心对学生的教诲和评价,反而伤害了师生感情,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有的学生与老师反目成仇,反过来大大地伤害了老师的工作热情。对辛勤付出的老师而言,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是这也说明,仅仅是好意和责任还不够,为人师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精神需求,并且以最适当的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效果才是理想的。
教育基础工作者应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这是教育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教”是起着主导地位的,“学”是“教”的目的,教师和学生是“授者”和“受者”的关系,如果仅有单方面存在,教学目的就无从实现,而如果双方不能沟通,就谈不上合作,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因而教学的成就取决于双方的配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确立教师正确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格外突出。
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端直的品格,这应是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为此,就应春风化雨般地给他们输予道的醍醐,饮以爱的琼浆。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如此。
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2024年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感悟 篇12
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写的关于教育的书很受教育者的欢迎。其中,《班主任工作艺术》深受班主任的喜爱。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总结。
班主任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艺术,是严格的艺术,需要诚心、爱心、耐心和匠心的结合,才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根本是真诚。魏书生说:“像一棵小草,一只蜜蜂,作为一名勤务员,对人无所求,尽可能多给予别人,勤奋好学,切莫自以为是。”
老师一定要真诚地尊重学生,在严格的同时不要忘记爱,越是落后的学生越要有爱心。不要生他们的气。要有耐心,真诚地帮助他们找到迎头赶上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基础是爱心。列·尼·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只热爱他的职业,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像父母一样爱学生的.老师,要比一个读过很多书但不爱教育、不爱孩子的老师好。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完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