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5篇)

2024-09-23 00:40:21心得体会打印
2024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5篇)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而如何运用网络开展教研,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所困惑的地方,所以怎样做好网络集体备课作为网络教研的一特例便成为这次暑期培训的主要议题,特就此次培训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教育观念要更新。

  目前,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对于我们教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新的压力,我们教师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这次培训能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更新。

  二、教育科学理论要学习。

  这次学习培训,很多知名老师都能以自己教学实践,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作了简要精辟的阐述,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

  三、教学方法要讲究。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

  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奉献。通过这学年的校本培训后,我认为更应做一名新课程中有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的具有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些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人教师的重要内容。

  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五、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通过网络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越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了很大的改进。

  参加骨干教师岗位培训机会是难得的,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更大了,但我一定要把压力变成动力,今后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中,共同寻找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作出贡献!

2024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11月27日至12月7日,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我参加了由江西师范大学承担的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此次学习收益很大,老师们讲课精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经过紧凑而充实的十天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特别是一些同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更让我们学员的眼睛为之一亮。现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得,但抬头望头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如师大文学院的院长赖大仁教授讲的《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关系》。赖教授站在社会科学的角度剖析了当下高中语文教育中出现种种问题。特别谈了当今的语文教育为什么拒绝文学的原因:1、社会实用主义风气的影响;2、应试教育的导向;3、工具论观念的影响。以及面对这种现状,语文老师应有什么作为,赖老师以自己为现身说法,认为语文教师一定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一点人物传记,以获得人格的力量与人生的启迪;多读点历史、哲学、宗教,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些观点与提法无疑对很多处于迷惑中的老师是一种警醒。

  又如:福建师大的张荣伟教授作《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启示》报告。张教授首先介绍了一下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大重大问题:1、历史背景:政府的选择与推动;2、核心思想:专家策划与引领;3、教学方式:教师的习得与创新;4、课堂变化:学生的体验与发展;5、三级课程:学生的开放与转型等。张教授站在新课改的前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现状给老师们一个全面的梳理,让老师们可以以一个新的高度全面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

  又如:江西师大的孙庆民教授讲的《对中国教育的批判与反思》,从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当对下的高中教育进行解读。指出:中国教育的现状是教书为主,育人为辅;甚至是只教书,不育人。孙教授强调,育人比教书重要一百倍,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品质的塑造,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接着引用孔子、老子、荀子、苏格拉底、洛克、蒙田、爱因斯坦等人的名言,最后得到结论: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育人教书。此报告无疑是对当下教育弊端的一次警钟,更是对一线教师理念的一次纠正。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越来越朝着急功就利与速成的方向。这些都需要在理念上纠正与更新,使我们的教育不离其本质。

  二、更新了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语文老师,他应始终站在时代文化前沿的号手,把住时代文化发展的脉博;他应是始终站在科学知识岸边的摆渡人,传承知识与文化;他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为语文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得一次新的补充。

  如江西师大熊大治教授讲的《语文教学艺术》专题报告。熊老师用幽默生动语言,借很多实在的教学实例形象生动地简述了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与技巧。熊老师长期从事教学法研究,长期扎根一线研究,也常客串中学讲坛,有理论有实践。很多提法值得学习。熊老师讲语文教学要讲究艺术,语文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情操,更要有高雅的格调与健康的思想。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我举双手赞同,因为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又如江西师大附中谭立义讲的有关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做法:1、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高中三年,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计划,一般借助《考试大纲》构成阅读教学的框架。 2、每篇课文的设计要集中解决一两个突出的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否则会造成浪费与欣赏的审美疲劳。而每一堂课又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为宜,让学生一课堂下来有所得。3、对文本的处理,强调教师要独立解读文本以形成对文本的独到认识。同时要充分注意尊重学生的阅读,并注意引导,以提升他们的认知与感悟能力,甚至有的时候要肯定学生的精神,引导他的方法。要依据文本的特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选择其最显著的特点进行深入地剖析。谭老师是省名师,又是师大附中的语文台柱子,“另类”教师,几十年的教学“摸爬滚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对我们无疑是新的启发。

  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讲的《关于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强调:1、要创造先有模仿。2、老师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批导如何写,而不是只会提要求。倪教授是全国作文教学方面的知名专家,他的方法科学而切实可行。对当下普遍迷茫的作文教学是一股清新之风。

  又如,南京师大李如密教授《教学风格理论与优秀教师的成长》。李如密教授强调,教学艺术是诗,教学风格是诗之韵。 创造教学风格的基本方法:1、优势培育法。寻找自己的优点,然后有意识地强化,形成优势。2、弱点逆转法。克服自身的缺点,痛下功夫改造它。3、选择突破法。根据个人特长与教学需要选择某一问题作为突破口,重点攻关,做强做精。4、综合建构法。通过对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系统完整的认识,确立教学整体风格。5、实践升华法。每日一创,每周留一个,最后每月留一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