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5篇)

2024-09-23 00:40:21心得体会打印
2024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5篇)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而如何运用网络开展教研,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所困惑的地方,所以怎样做好网络集体备课作为网络教研的一特例便成为这次暑期培训的主要议题,特就此次培训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5、让小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

  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动手操作的数学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我比较赞同吴老师和史宁中校长的提议,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烙饼的问题,就让孩子们动手去画,列表解决。让孩子尝试,失败了可以再尝试,是有意义的,比你强加给孩子一个生硬的计算公式要好得多,经历了尝试,收获最大的是孩子。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操作了,我理解了。这才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动手操作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发展。

  6、让小学生学”数形结合“的数学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数形结合的数学解读是小学生需要且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数形结合,即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直观的”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树形图、集合图、线段图等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理清数量关系,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图形方法解释数学,用原汁原味的构思、丰富多彩的图画、独特的视角,展示儿童富有创造的思维过程。

  此外,还要让小学生学”学会数学思维“的数学,学”研究真问题“的数学,学”有数学思维“的数学,学”有情感“的数学。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通过吴老师的解读可以看出她的数学课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虽然没有听过她的课,但是通过她的解读仍然可以让人清晰的感受到她对孩子的爱、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大气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智慧,真的是一种享受,有品位的老师,有品位的教学。

  ”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这是吴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吴正宪老师送给各位老师的四句话:

  1、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2、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3、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

  4、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虽然我还没有机会走进吴老师的课堂,感受她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意,但我从她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中已经看到了她对孩子的挚爱和引领。”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是青少年的老师,还应该成为他们亲密的朋友。当孩子的内心充满孤独寂寞和惆怅时,教师应该走近他们,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尊重他们,激励他们。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了数学教学之中,把其他的一切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美丽所打动,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地吸引……“我相信,这个时候的吴老师一定是神采飞扬而独具魅力的。

  短短的10天过得很快,但收获也多多,不但领略了名师的风采,还亲耳听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校长的精彩讲座,聆听了来自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名校校长、以及年轻有为的特级教师的报告。每一句扣人心弦的话语犹如一簇激浪,使我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也在不停的反思。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把学到的、看到的恰如其分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辜负各位领导给我的这样好的机会,争取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开辟出一片更加绚烂的天空!

2024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已经整整过去两个月,一直想把这份收获记载于这里,工作之余过来品品,可能是充实于其他的课业吧,反正是收集恨晚!工作中的这点点学习时间酷似珍宝,捧在手心中细品他们给予我的书香笔墨。

  20xx年,我在江苏大学参加了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训,感到十分荣幸。特别是各位专家来到培训班为我们亲自画作时,更是感到必无比的幸福和激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各位教授专家都放弃了在节日里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与我们来自各个地区的老师共同加入学习的美好时光,心中倍感温馨而难忘。

  虽然仅有三天的培训时间,但每天的感觉是快乐而又充实,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一周的培训期间,我始终热情高涨,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真心探讨。带着累累的硕果,踏上新的教育征程之际,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发现自己不仅在美术专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得到了升华。总之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菲浅,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此次培训心得体会:

  一、转变角色,认真进入学习状态。

  这次的培训内容包括中国画、书法的创作、书法欣赏与创作,写意山水创作,写意花鸟创作等。在开班仪式上,领导对全体学员寄予了殷切希望。这一切都深深鼓舞着我要做一个认真的学员,把握机遇,努力学习。

  在培训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认真观摩,做了大量作品收集。我们与专家对话,与同伴交流。这些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的“那桶水”,已成为杯水车薪,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的给自己的知识海洋注入新的生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聆听讲座,提升自己

  在培训中,我聆听了许多专家关于国画书法笔墨方面的讲座。他们睿智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他们结合自身的绘画体会,以丰富的知识内涵对中国画绘画技法方面进行精辟的阐述,拨开了我在绘画中遇到的重重迷雾,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江苏大学美术学院——绍慧良教授给我们系统的讲授了中国画。绍老师讲到“艺术创作离不开自我,它是自然课题的基础,是自身素质的体现”这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的素质,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绍老师边讲边示范,他用娴熟的笔墨以及在对构图形式灵活应用的基础上,率性而为,随时而动。他对色彩的把握及画面整体的掌握游刃有余,畅尽胸中逸气,具有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另外绍老师还让学员们尽情作画,现场一对一的指导,让我们在佩服教授绘画技法的同时,更被他平易近人、认真教学的态度所折服。

  绍老师还近距离地和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一线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并帮助指点迷津,他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着实令我敬佩。

  江苏大学美术学院——颜教授讲授了书法的创作与欣赏,使我不仅欣赏了优秀的书法作品还了解了书法的各种书体,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现代书者的风格风范。

  另外,我们还有机会重拾画笔,进行了大量的写意画练习。其中在几位教授的带动下,我们每位学员交了作业,有了很大的收获,在写生期间,虽然感觉笔触生疏,但是在书画学院几位教授和讲师的指导下,在学员相互的交流中,我的绘画技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拓宽视野,更新观念。

  我常想:能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是领导和老师们对自己以前工作的肯定和认定,大家对我寄予了厚望。这次能有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我真的很珍惜。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我不仅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而且要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是成功与圆满的,对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家都是非常真诚的交流,我很珍惜这类的培训,和各位同行教师交流,不仅能在专业上有提高,而且运用专业引领教学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我满载收获回到了工作岗位。培训,是一次专业的引导,一次经验的分享,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培训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激励。我深知,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式下。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我将以此为契机,紧随时代的步伐,做好教教育工作,争取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与发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