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扶贫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3篇)

2024-03-24 04:11:11心得体会打印
2024扶贫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3篇)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是不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用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指导扶贫工作的实践。二是强化业务本事与素质的锻炼,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决策者供给可靠信息,为确....

  第一、二、三种情况致贫对象基本只能靠低保兜底,第四种情况致贫对象有可能通过医疗救助脱贫,第五种情况致贫对象是最有希望通过救助帮扶脱贫的。对于低保兜底对象,需按“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原则及时纳入低保,并通过多方争取资金,逐渐提高标准实现减贫。对于医疗救助对象和助学对象可通过整合救助资源、多方筹措资金、集中救助方式助其脱贫。

  同时,实施住房救助工程,开展特困户住房援建也有民政职责。目前,我市尚有110户的农村特困户(其中低保户57户、五保户27户、其他困难户26户)还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危房中,土危房的分布情况主要是**乡从划过来的7个村43户、**乡20户、**镇19户,这三个乡镇占全市的80%,住危房的主要原因是贫困,需区分具体情况寻求解决办法。

2024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篇19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精准发力突破重点难点,以精准施策促进脱贫致富,确保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今年九月,我作为市教育局派驻云县栗树乡扶贫帮扶工作队长、大村帮扶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已过百日,按照“挂包帮”“转走访”和“回头看”等工作要求,现已完成4轮遍访。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加快脱贫摘帽步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云县作为全省12个试点县之一,将于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自己深知扶贫任务艰巨,时间紧迫,需要我们准确把握xx届五中全会精神,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大村距云县城138公里,距栗树乡10公里,是典型低热河谷山区,平均海拔1200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及经济发展滞后。受自然条件约束,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有点存款的农户都是近年来没有改造过房屋的农户,也就是说农民辛苦劳作一辈子或者两代人攒下的辛苦钱不够一次的房屋改造花销,目前仍有部分农户住着土木或者石木瓦结构的老式房屋,少部分还住着爷爷辈留下的年久失修的危房。

  究其贫困原因:一是群众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极积主动性差,“等靠要”和观望态度较为普遍。全村332户农户,砖混结构新民居房仅有13户。建房大多数采取自己供材料,请大工方式建房,一般130平方米需投入14万多元,平方米均价1100元,但发生建材二次搬运的需增加投入1万元左右。村“两委”班子成员还没有建盖新房,经过动员,他们表示要抓住当前好的政策机遇抓紧建房,同时,积极动员群众建房。二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无支柱产业支撑。户均水田1亩左右,产粮700斤左右,户均耕地8亩左右,主要种玉米、小麦,亩产1000多斤,粮食能自给自足并有部分余粮可以出售或者用于养殖业。户均咖啡种植面积8亩左右,目前亩产值1000多元。户均茶叶种植面积0.6亩,户均澳洲坚果种植面积10亩左右,目前尚未大面积挂果,经济效益尚未凸显。三是少部分村民商品意识弱,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赚钱理念。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迟迟迈不进现代化农业的大门,也就导致了农户经济薄弱,收入不理想。四是教育思想意识淡薄,大村距县城较远,交通不便,群众缺乏外出学习意识,与外界交流机会少,形成了较为落后的教育观念。家长存在“读书无用论”和“放养式”教育思想,“读得上去就供,读不上去就回家打工”,只提供受教育机会,不注重后期教育跟进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大村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仅有16人接受过大学程度教育并成功在群众眼中的“正规衙门”工作,教育成功的家庭范例较少,因学脱贫示范效应不突出,难以形成“知识改变命运”的重教氛围。

  因此,笔者认为,大村扶贫工作要以“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为切入点精准发力。一是坚定不移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生活条件怎么样,重点看住房的要求,积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自力更生、投工投劳,全民总动员,齐心协力建设自己的家园。坚持“规划先行,实事求是,群众主体”三个原则,把大村的危房改造建成具有特色,又确保安全的“安居房”“保命房”“放心房”和“满意房”。二是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整合资金,推动农业发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着力实施教育扶贫。围绕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从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入手,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全村贫困农户彻底脱贫致富。

  通过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一是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房工程项目建设,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以及居住D级、C级危房的一般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政府补助、群众自筹或者自建等方式进行房屋改造,确保户均有一套安居房,有条件的采取补助与自建相结合的方式配套建设卫生厕所。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丙贤组、南门山组、岩子头组、丫口组、大村组、字家组5条共计12.2公里的村组道路进行硬化,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和安居房建设。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优化整合项目资金,部门形成“各炒各的菜,同做一桌席”的良好局面,同时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经济发展的覆盖范围。四是挂钩扶贫单位参与帮扶,制定帮扶扶贫规划,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尽可能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五是引导贫困村的干部群众,坚持正确的贫富观,把“贫困”当做压力而不是福利,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早日从思想上和物质上都实现“脱贫致富

2024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篇20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民勤县医保局积极作为,紧盯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医保扶贫相关问题,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开展集中培训宣传。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镇的工作机制,划分政策宣传任务,切实做好镇、村干部和医疗机构人员医保扶贫政策宣传普及工作,对各镇、村领导干部、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村医进行参保资助、住院报销、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门诊慢病、欺诈骗保等政策进行集中宣传培训,着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知晓率,确保扶贫干部做到医保政策“一口清”,真正成为“政策通”“活字典”。

  落实全覆盖宣传。按照“最简必须”原则,围绕“生病找谁看、大病怎么转、报销怎么办”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印制2.5万册《医保政策问答手册》,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发放,全县帮扶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镇村干部人手一册;印制2万张《医保扶贫明白卡》,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发放到户;印制“民勤县城乡居民医保政策”“20__年度城乡居民医保扶贫政策”“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等宣传彩页各2万份,在便民服务大厅、医疗机构就诊大厅等场所张贴,并对办事、就医人群进行不间断发放和深入讲解,切实提高群众医保扶贫政策知晓率。

  进行进村入户宣传。积极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镇村干部、镇村医务人员等工作力量走村、入户,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面对面、一对一宣讲医保政策,发放宣传资料。全力做到人人懂政策,待遇全享受,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2024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篇21

  按照x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部署和我所《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计划》,20xx年xx月-xx日,在所长张偲、党委书记黄良民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韶关乐昌市云岩镇白蚕村开展“扶贫帮困”社会实践活动。

  白蚕村是我所定点扶贫村,自然条件恶劣。该村有农户x户、总人口x人,其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x元以下的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人。到达白蚕村后,我们分成四组逐户进行慰问67户贫困农户,我被分在贫困户最多的大白蚕村。我们冒着稀沥沥的冬雨,手提着我们的慰问品,满怀激情地开始了我们的慰问。

  第一户只有2位老人在家,儿子媳妇都去外地打工了,孙子在小学读书。老二口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住的是破旧的老房子,由于下雨,地上的几处水渍清晰可见,屋内的温度和屋外没有差别,一样的寒冷。因为提前接到通知,知道我们的到来,但看到我们的时候还是有点手足无措,对我们非常热情,邀请我们去屋里坐着,给我们倒上了热开水,就这样,我们的扶贫帮困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开始了。在接下来的4个多小时里,我们带上所里的问候与祝福,深入到每个贫困户中问寒问暖,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为白蚕村农户举办了农业技术讲座,向他们传授蔬菜种植、畜牧家禽养殖等科技知识。通过这二天的活动,每位同学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触动,特别是像我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更感受到祖国还有这么多贫困的父老乡亲,我不能有一刻的懈怠,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加倍珍惜现有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倍努力学习,争取在科研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