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31篇)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服务队员本着友好的态度和当地的人民交流、沟通。尽管一开始当地的群众对我们的采访持着怀疑的态度,但在我们队员的耐心和诚恳的态度的感染下,他们从逐渐接受我们到热情接待我们。他们总是很真切的反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提出他们对国家建设农村的希望和信心。
我们调研组的队员能抓住当地的特点,专挑可以乘凉和小卖部等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调研,这样既节省了步行的时间,更能收集到广大群众的共鸣。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协调宣传组的工作,时刻向群众介绍我们服务队的情况和我们所举行的所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宣传的难度和工作量。
(五)宣传篇:深入大街小巷 传播知识信息
为了提高湛江师范学院的知名度和我服务队的影响力,我们开设专门的宣传队,深入长岐镇各地方进行宣传。主要宣传湛师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本服务队的主要目的以及本服务队的主要活动内容。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不忘为农民伯伯、阿姨们做些简单的农活。我们宣传组的队员以专业的素质在各村庄进行大力的宣传,在张贴海报前不忘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我们的海报是否可以张贴在墙上。我们的谦虚、热情有礼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六)劳动篇:日晒雨淋终不悔 为取劳动新体验
为加强队员老师和学生对劳动的观念,深入体会劳动的快乐和农民的艰辛,我支队征求学校的意见,在校内开展一场校园“卫生清洁、除草大集会”的大型劳动活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师生都忙乎悦乎,大家都干劲十足,忘记了劳动带来的疲劳,谨记着劳动的快乐。劳动场面喧闹而和谐的情景,感动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张主任和李惠欣老师也投身到我们的劳动中来。
经过这次劳动,我们队员老师和学生对农间劳作有了更深一层的新体验,也体会到古人所说的“粒粒皆辛苦”的真切含义。这次劳动为我们的未来之旅铺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脑力劳动的同时,不能忘记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才是生存之本。
(七)座谈会篇:体察民情 实时汇报 了解基础教育实况
经过三天的调研之后,我们总结了各村庄的具体情况,针对这些情况队长带领部分队员和该镇的镇长梁亚统、教办主任车进程、校长许智等领导开了一次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历经两个多小时,主要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扶持、农民信息培训、农村未来发展规划、村民监督村委领导机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的状况开展的。首先梁亚统镇长对农村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也对未来的规划做出了设想,同时也介绍了目前村庄的监督机构的建设情况。车进程主任则对当地现状的教育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分析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普及的利弊因素,以及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只管教、不敢管”的现象,这种观念以深入到当地基础教育的领域中,大大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后镇长和主任用激励的语言教导我们要看到教育事业积极的方面,将来好好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并承诺以后会大力支持我们回去搞一切有益的活动。
(八)慰问篇:点滴问候点滴关怀 传递爱的信息
为贯彻团委布置的工作,在实践期间我们深入了解当地“五保户”的生活情况。当我们踏进“五保”老人的家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因为他们住的简陋、吃的简朴、用的是我们想像不到的。他们有些家里连最基本的电灯都没有,让我们看到都觉得心酸。我们了解到当地的“五保”其实就是每个月一百元的生活补助。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代表湛江师范学院去慰问他们的时候,他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激动的握住我们队员的手,表现出无限的欣慰。通过这次的慰问,我们的队员更深刻的体会到基层人民生活的艰辛,更加懂得如何关心他人
(九)成果展篇:精彩缤纷现成果 铭记于心师生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场成果展午会将我们在“三下乡”期间所取得的硕硕成果展现在郑山中学的领导、老师和初一级的同学以及当地村民的面前。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新意的节目,赢得在场所有观众的喝彩。整个成果展体现了“激扬青春共建和谐”的主题,我们的成功举办和圆满结束得到了该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校长在会上发表讲话,主要强调我们这次实践活动所带给该校的活力,感谢我们服务队为他们灌施新的思想和理念。最后服务队长对整个实践活动作了详细的总结和汇报。
(十)总结篇:总结过去 展眼未来 相信明天会更好
在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收获是丰富的。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队员不仅得到了锻炼、能学以致用,也达到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最终目的。同时实践基地学校的学生们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也有了新的体验。这是我们队员们实现自己价值的见证,也让我们队员对未来的事业建立起充分的信心。
(十一)送别篇:离别的泪水 难忘的师生情
在我们回校之前,学校的学生自发的来欢送我们,早上六点多就停留在我们的宿舍门外等候,生怕会错过欢送他们的老师的机会。在离别的那一刻,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流下了留恋而感人的流水,我们彼此的泪水体现了我们深厚的感情,这一切都是我们所取得的成果的最直接体现。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们的付出换来了学生不舍的情怀。
(十二)励志篇: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纵观本服务队在吴川市长岐镇郑山中学开展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无论从队员表现的精神面貌、团队合作精神,还是在当地所产生的影响力来说,效果都是值得肯定的。在炎热的夏日里,我们经受烈日的蒸晒、厨房的蒸烤、和蚊虫作斗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这我们的意志力和承受能力,然而,我们都微笑着走过来了。
但在整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班级在上课的时候有同学在打瞌睡、同学发问积极性不高、宣传工作局限于镇内,后勤食物量安排不充分等。但我们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们06教育技术学(1)班会更辉煌!
2024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3
所谓三下乡,即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三下乡是各高校在暑期开展的一项意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其活动成员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为了使自己尽快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于是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13公管1团支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这次三下乡我们去了茂名高州市荷花镇高丰村高丰小学,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支教,二是调研。支教的目的是带给小学生课本以外的东西,丰富他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也让我们自身得到锻炼。我们支教组开设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是语数英,第二课堂则有手工、音舞、手语、美术、游戏和键绳。丰富的课程让学生享受到了不少乐趣,也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调研组则是在高丰村展开关于粤西偏远地区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调研组的组员们顶着烈日走家入户做调查,关心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也在当地老人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项特色活动健康操,这也为高丰村的妇女增添了几分乐趣,带给她们新鲜感,也让我们得到她们的一致好评。
弹指一挥间,三下乡已经结束一个月了。虽然三下乡的时间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十二天,但留给我们的却是一辈子的回忆。回想起下乡时候的情景,嘴角还泛起淡淡的微笑,早读课上学生们高声齐读的样子,早操时候师生一起跳跃的身影,课堂上同学们认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情景,还有游戏课和键绳课上同学们那灿烂的笑容,一幕幕再现眼前。放学后,我们的安全护航开始了,支教组的老师负责把学生安全送到家。看着路上的小朋友蹦蹦跳跳的身影,我心里也是满满的欢喜。晚上七点,我们的特色活动便开始了,我们队员和当地的阿姨小朋友欢聚在篮球场,我们在喊着口令耐心地教他们跳健康操,虽然跳的大汗淋漓,但我们的内心无比自豪,为我们能给他们带去点什么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