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体会(精选34篇)

2024-07-20 19:29:53心得体会打印
2024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体会(精选34篇) 实践前,通过二轮面试的我们在队长的督促下,进行了定期的备课。这个做法不仅减轻了实践过程中的负担,也让我们的课堂因为准备充分而井然有序,生动活泼。....

  而我,作为这次实践队的队长,这项活动亦给了我更多的责任与挑战,同时,我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的能力与认识。从课题选定的一开始到组建好我们的团队再到队员一起为活动奔赴往返,到最终完成我们的成果,一步步一天天,我与它同在,牵挂着它,与它一起成长。我明白了要带领大家去做成一件事,首先自己要成竹在胸,有比较成型完整的想法,并且要有一定的自信,这样队员们才有可能信服你,与你一起完成任务。同时,沟通,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队员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我们要的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合作氛围,大家各抒己见,不时的改善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的行动向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但在这一点,自己做的就不很好了,没能把男生女生带活跃起来。另外,作为队长,还需要协调好外部与内部的关系带领队员适应不同的新形势。

  每天的努力,让我们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每天我们各自奔波在我们的实践岗位,尽管辛苦,也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但我们依旧没有放弃,相互鼓励,以一个集体的力量坚持下去。作为一个学生团队,虽然我们缺乏相应的系统性知识,而且并不像zhèngfǔ部门那样具有权威性,但是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紧密的联系,一起讨论,一起做事,一起总结,一起面对困难,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同样能把最真实的成果展现在大众面前,让人们认识到恩施地区烟叶的生长现状、烟农对烟叶评价及以后的发展如何,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并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给自己增长知识,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大家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成果意识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虽然在活动进行时,不可预见的辛劳与看不到的成果让我的一些队员退出了,但我看着我的其他队员,他们依然能不惧艰辛,他们和我一样,不甘放弃,这已是责任,背在肩上,我们年轻,我们不怕输。我们倔强的相信我们能坚持到最后,我们能做出一份成果,这就是回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践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与人交往,关键在与真诚。初到办公室,周围都是些新面孔,一句早上好,就能拉近同事间的距离,都会获得别人的微笑。有时候尽管只是一些细微的东西,比如早晨的一声问候,给同事倒杯水,都会博得大家的关心和重视,因为它表达了对同事尊敬,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我和同事们我相处十分融合,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相信我,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其次就是要善于与他人沟通。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做事要保持一种热情和信心。其实,不管在哪个岗位,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是处理一些日常的小事,热情让我对手上的工作充满激情;耐心又让我认真的对待工作,哪怕是小事,我都想办法把它做好。俗话说:事在人为,成事在心。只要你有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做杂活"是工作的必需,却无法让我学到什么。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要想收获更多,只有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2024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体会 篇16

  7月15日中午,随着火车在上海火车站缓缓停下,我们延安“三下乡”实践团结束了为期9天的外出考察活动。出站后,大家在火车站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一再说着“开学再聚”。9天虽然不长也不短,但却让我们拥有了一次宝贵的经历,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延安“三下乡”实践活动虽已告一段落,但它留给我的体会却是永恒的,我想“四心”最能概括我们这次的考察实践之旅。

  首先是“用心”。我们团队包括老师在内的16位成员,在出发前做了非常多的准备。调研组的成员们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认真地列出了访问提纲,为实地调查做足了准备。采编组的成员们亲笔写好了送给老红军的祝福对联,准备了绘画用具,用来给红军爷爷们现场画素描,并提前做好了网络宣传的准备工作。课题组的成员们精心备课,精美的课件、生动的小品只为给爱心义教的班级带去一堂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丝绸之路”课。活动组的成员们提前上网查询了此次实践考察的路线和住宿的宾馆,为保证整个团队外出的安全做了多方面的考量。我们团队还一起编排了一首《强军战歌》送给老红军爷爷们,并准备了许多文具和礼品送给爱心义教的同学们。

  其次是“爱心”。这次实践考察活动中,我们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的同学们上一堂“丝绸之路”课。我们团队,尤其是课题组的成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出发前的精心备课,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所有成员还聚在一起听胡双同学试讲,并提出建议,讨论怎样的表述才更能为小学生接受和理解,让课程别开生面、活泼精彩。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有些担心,我们的到来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但同学们却了用最大的热情欢迎我们。课堂上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回答问题时嘹亮的声音、看小品时欢快的笑声、拿到礼物时欣喜的表情……这些美好的画面至今仍能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我相信,不仅仅延职附小的同学们通过这堂课有所收获,我们整个团队也在这次的爱心义教中学到了许多。在延职附小,每个班级平均有60多位学生,虽然小学的学生身材还比较矮小,但这样一间教室对60多名孩子来说空间还是太小了,一排坐9名学生,排与排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孩子们小小的身躯只能挤在一起,而且他们的教室并没有空调和电风扇。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学习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少,我反而从他们专注的目光,高举的双手和嘹亮的读书声中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快乐和倔强,我相信未来的他们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越飞越高,祝福他们!

  再次是“细心”。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这次的实践考察活动中,虽然我和团队成员们前期做了非常多的准备,但还是有一些小的细节我们没有考虑到。比如老红军们年纪都很大了,身体不是很好,视力和听力也都衰退得厉害,我们却打算问他们非常多的问题,这是欠考虑的。其实红军爷爷们需要安静的环境,也不能久坐,不能一直与人交流,这样太费神。到了“八一敬老院”,当我真的见到老红军爷爷的时候,我才发现所有设计好的访问题目都不重要了,看到他们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现在亲身经历过那段抗战岁月的老红军越来越少了,他们是抗战故事的“活教材”,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地去问些什么,只要安静地陪着爷爷们,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就可以从中体会到红军抗战的艰辛,感受到红军战士们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最后就是“真心”。我们团队共由8个学院的师生组成,能够在2019年的暑假一起加入延安“三下乡”实践团,我们应该要珍惜彼此之间这种独特的缘分。行前会上,我们初次见面,大家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但自我介绍时却争着比谁更浮夸,笑着说在之后的外出实践中就会知道谁更胜一筹。经过这样一番“争辩”,我们之间的氛围明显变得轻松愉快了。9天的相处也确实证明了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是与众不同,极富个性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主见,但彼此却能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协作,为了整个团队共同努力。虽然这次的实践考察结束了,但我们的友谊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们还会一起参与更多的活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