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礼仪范文

礼仪范文

中餐用餐礼仪常识(通用23篇)

2024-03-28 23:09:31礼仪范文打印
中餐用餐礼仪常识(通用23篇) 一.几种常见的用餐方式我们主要介绍宴会、家宴、便餐、工作餐(包括自助餐)等具体形式下的礼仪规范。1.宴会,通常指的是以用餐为形式的社交聚会。可以分为正式宴会和非正式宴会两种类型。正式宴会,是一种隆重而正规的宴请。....

  为了便于来宾准确无误地在自己位次上就坐,除招待人员和主人要及时加以引导指示外,应在每位来宾所属座次正前方的桌面上,事先放置醒目的个人姓名座位卡。举行涉外宴请时,座位卡应以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我国的惯例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必要时,座位卡的两面都书写用餐者的姓名。

  排列便餐的席位时,如果需要进行桌次的排列,可以参照宴请时桌次的排列进行。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个原则。

中餐用餐礼仪常识 篇9

  中国餐饮礼仪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人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如今,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中国台湾等。

  清代受西餐传人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敬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我国的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请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中餐席次和桌次的安排

  1.正式的中餐宴会一般均安排席位

  在国际交往场合和商务交际场合,中餐习惯于按职务和身份高低排列席位,如果携妻子出席,通常将女生排在一起,即主宾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妻子坐在女主人右上方。

  如遇主宾身份高于主人时,为表示对主宾的尊重,可以请主宾坐在主人的位子上,而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子上(1号座位),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2号座位)或按常规排列。

  主宾携带妻子,出于礼节,主人的妻子应该陪同出席。如果主人的妻子因故不能出席时,可请与主人有联系且身份相当的女生作第二主人;若无适当的女生出席,可把主宾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1号和2号座位)。

  2.中餐宴会的桌次排列

  按照国际惯例,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既方便宾、主,也有利于管理。

  中餐宴会上的主桌有两种,一种是长方形横摆桌,主宾面向众席而坐;另一种是大圆桌,圆桌中央设花坛或围桌,主宾围桌而坐。主桌的座位应摆放名签。

  一般说来,台下最前列的1~2桌是为贵宾和第一主人准备的,一般的赴宴者最好不要贸然入座。

  中餐宴会多使用圆桌,如果是多桌中餐,则桌次一般以居中或最前面的桌子为主桌。

  二、筷子的使用礼仪

  中餐有别于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在我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已形成了基本的规则和礼仪。

  (1)正确使用筷子。标准的握筷姿势,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

  (2)使用筷子的忌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用筷子敲打桌边、碗盏或杯子。在使用筷子夹莱时不要在菜肴里挑来挑去,上下乱翻,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遇到别的宾客也来夹莱,要注意避让,避免“筷子打架”;不要将筷子含在嘴里或把筷子当牙签使用;在进餐过程中进行交谈,不能把筷子当道具,指点别人;餐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开。

  三、中餐进餐礼仪

  宴会开始时,一般是主人先致祝酒辞。此时应停止谈话,不可吃东西,注意倾听。致辞完毕,主人招呼后,即可开始进餐。:

  进餐时要注意举止文雅,嘴嚼食物时,不可发出声响;食物过热时,可稍候再吃,切勿用嘴吹;鱼刺、骨头、菜渣等不可直接外吐,要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或轻吐在叉匙上,放在碟中。

  用餐前应先将餐巾打开铺在腿上,用餐完毕叠好放在盘子右侧,不可放在椅子上,亦不可叠得方方正正而被误认为未使用过。餐巾只能擦嘴不能擦面、擦汗等。餐务员送来的香巾是擦面的,擦毕放回原盛器内。

  若遇本人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品,当餐务员或主人夹菜时,不可打手势,不可拒绝,可取少量放人盘中,井表示“谢谢,够了”。对不合口味的莱,勿显出难堪的表情。作为主人宴请时,席上不必说过分谦虚的话。对来华时间较长的外宾,不必说这是中国的名酒名菜。在给宾客让菜时,要用公用餐具主动让莱,切不可用自己的餐具让菜。

  注意牙签的.使用。正式宴会中,不宜当众使用牙签,更不能用手指甲剔牙缝中的食物,如果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直接到洗手间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须用牙签时,最好以手掩口轻轻剔牙,而边说话边剔牙或边吃边剔牙都不雅观。

中餐用餐礼仪常识 篇10

  中餐的主餐具包括筷、匙、碗、盘等;中餐的辅餐具(即在用餐时发挥辅助作用的餐具)有:水杯、湿巾、水盂、牙签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杯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1—餐碟;2—汤碗;3—汤匙;4—调味碟;5—筷架;6—筷子;7—银匙;8—水杯;9—红酒杯;10—白酒杯;11—餐巾;12—菜单

  ① 筷子。筷子虽构造简单,但不仅集刀叉功能于一身,而且有健身益智的功效,有助于手指灵巧、头脑发达,它早在公元前1200年就问世了,公元4~6世纪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在宴会中使用筷子要符合礼仪要求,注意以下禁忌:

  忌插筷——不要用筷子插取食物,只有祭祀祖先时才插放筷子在食物中;

  忌舔筷——不要用舌头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

  忌迷筷——不要举着筷子却不知道夹什么,在菜碟间来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拨盘子里的菜;

  忌泪筷——忌夹菜时流着菜汁,应该拿着小碟,先把菜夹到小碟里再端过来;

  忌移筷——不能刚夹了这盘里的菜,又去夹那盘里的菜,应该吃完之后再夹另一盘菜;

  忌敲筷——敲筷子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忌滥用——不要以筷子代劳其他事,比如剔牙,挠痒等。

  ② 汤匙。用匙取食不宜过满,可在舀取食物后,在碗边停一下,待汤汁不滴后,再移向自己享用。使用汤匙要注意:

  a. 应用右手使用汤匙。

  b. 取用食物后应移向自己食用,不要把食物再倒回原处。

  c. 若取用的食物过烫,不可用嘴来吹。

  d. 食用匙里盛放的食物时,尽量不要把汤匙塞入口中,或反复吮吸。

  ③ 餐盘。中餐的餐盘主要用于盛放食物,一般应保持原位,不宜挪动,取放的菜肴种类和数量不宜过多,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应轻放在餐盘前端,待侍者更换餐盘。稍小一些的盘子,被称做碟子。

  ④ 碗。碗用于盛放汤菜,不要端起碗,尤其是不要双手端起碗来进食。碗内的食品要用餐具取,不能用嘴吸。

  ⑤ 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不要倒扣水杯,喝入口中的东西不能再吐回去(如茶叶)。

  ⑥ 餐巾。当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其他人才可以取出餐巾平铺在腿上,动作要小。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不要将餐巾别在领上或围在脖子上,只能用餐巾一角擦拭嘴唇,不能擦脸、擦餐具。如果暂时离开座位,要将餐巾叠放在椅背或椅子上。

  ⑦ 湿巾。用餐前的湿巾只能用来擦手,绝不可用以擦脸、擦嘴、擦汗。正式宴会结束前,再上一块湿巾,它只能用来擦嘴。

  ⑧ 水盂(洗指盅)。需要手持食物进餐时,会在餐桌上摆一个水盂,即盛放清水的水盆。可将指尖轻轻浸入水中涮洗,洗手时动作不宜过大,不要乱抖乱甩。

中餐用餐礼仪常识 篇11

  中餐上菜的程序自古就很讲究。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袁枚,在其著名的《随园食单》上,就曾对上菜程序做过如下论述:"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需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需用酸甘以提醒之。"衰枚的这段话,总结了中餐宴会上菜的一般程序。

  目前中餐宴会上菜的顺序一般为:第一道凉菜,第二道主菜(较高贵的名菜),第三道热菜(菜数较多),第四道汤菜,第五道甜菜(随上点心),最后上水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