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道德讲堂主持词(通用34篇)
有请市残联机关办公室干部 刘莹
有请市综合服务中心工作 陶醉
有请博爱幼儿园老师 杜艳琴
有请残疾人康复中心医生 张镇峰
有请辅具中心干部 邓慧
有请博爱幼儿园老师 李春雪
有请残疾人康复中心医生 冯明真
有请残疾人康复中心医生 杨絮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请了这几位同志和我们一起分享他们对”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感悟。请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几位让我们共同分享了他们的心得。 诚信如一盆清水,当我们被浮华弄脏了双手时,正是对诚信的信仰让我们洗净了污垢、净化了心灵; 规矩如一盏明灯,当我们有所徘徊时,正是有规矩的引领使我们正确前行。我们的民族历来都把“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司马迁说过:“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商鞅立木为信,统一了中国,可见讲诚信、守规矩对我们每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这一基本道德规范!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唱首歌曲《公民道德歌》 请大家起立,一起来唱《公民道德歌 》。
(播放原唱歌曲) „„„„
谢谢大家,请坐!
这首歌曲以歌谣的形式记录道德箴言,深入浅出,易读易诵,春风化雨细无声,点点滴滴润心田,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增强了道德感,陶冶了情操。我们也用洪亮的歌声唱出了我们对生命最真挚的承诺。
通过今天的道德讲堂---几位谈的体会,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受益匪浅。感悟了一个人”讲诚信、规懂矩、守纪律“的重要性。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讲诚实、懂规矩、守纪律”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本期的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
2024年关于道德讲堂主持词 篇3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欢迎来到“道德法治大讲堂”,在今天的道德法治大讲堂开讲前,我想先跟大前分享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发生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布朗先生独自驾车返家,不料车子却在一片四下无人的荒野中抛锚了。正当他着急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且又冷又饿之际,一个年青人正好驾车经过,当他知道布朗的遭遇后,立刻帮助布朗先生将抛锚的车拖着到下一个城镇去修理。布朗先生无法表达对这位年青人的感激之情,拿出一笔钱做为报答。不料年青人却摇摇头微笑地拒绝了他告诉布朗说:“我不是为了获得报酬才做这件事,若你真想报答我,希望今后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都能够尽你所能的去帮助他,若他也像你现在这样想要报答,请你把我现在告诉你的话一样的告诉他,这就是对我的报答了。”在随后的20年里,布朗只要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义不容辞的去助人,碰上受助者想要回报他时,他也总是照着当初那个年青人告诉他的话去说。时光飞逝,一晃20多年过去了,这段时间从没有忘记对年青人的承诺,有一天布朗独自驾小船出海去钓鱼,不幸遇上暴风雨小船被掀翻,布朗抱着救生圈在海上载浮载沉的漂流了一天一夜,最后被冲上一座荒凉无人的小岛。过了几天,一个来孤岛附近钓鱼的小伙子,发现了遇险已命在旦夕的布朗并救了他。对于救命之恩,布朗事后非常感激的拿出一笔钱作为答谢,没想到小伙子竟告诉他,不需要这样,只要今后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都能够尽量帮助他,并且请他跟你一样,懂得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对我的报答了。这句话刹那间让布朗热泪盈眶,他突然明白,原来过去这20多年,他都以为是自己在帮助别人,其实他真正帮助的是他自己。助人的善念在人间传递,若干年后像圆圈一样又传递回他身上,若不是有这么多的人共同传递这份善念,他今天或许不会获救。
今天道德法治大讲堂的主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善念在人间传递”
第一环节:自我反省
首先让我们进入今天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自我反省,请大家欣赏短片《扶不扶》请看大屏幕。
《扶不扶》,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是否反问过自己“如果我看见老人倒地,我去不去扶?”尊敬、帮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在“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题上,却变得如此复杂,这何尝不是对当下社会风气的一种考问。如果今天我们不敢去扶起一个老人,那明天谁又能扶起我们的父母或者是我们自己。“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生命充满无限的可能,让人间变成天堂或地狱,常在你我的一念间。感谢郝建扶起了老人,也扶起了我们心中的善念。今天在这里,我向大家发出倡议:在事故发生时,请勇敢的扶起他,为善良伸出双手;在好人被误解的时,请为正义调查发言。愿我们一起努力,让恶念的涟漪不起,让善念在人间传递,让善良不再遭遇纠结。
第二个环节:唱歌曲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来唱《爱的奉献》。请大家一起唱。(大屏幕播放)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当今中国这个高速发展的列车上,我们急冲冲向前冲,忘记了看看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忘记了回头。“勿忙的人们,请停下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
第三个环节:看短片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请看短片《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及公益短片。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郭明义是一个平凡的人,有一个勤俭而又温馨的家,有一个宽容而又爱他的妻子,有一个会耍小脾气却最终被他影响的女儿。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他牢记帮助别人,帮助着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有人认为他不值,有人认为他傻,但这并不影响善良的真谛。我们允许“精明”的善良,也敬畏那些义无反顾的从容,却无法原谅那些袖手旁观,那些麻木灵魂的丑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郭明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朴实情怀,学习他传承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让这种善举和正能量薪火相传,彼此关爱的奉献,会凝聚成一幅巨大的和谐蓝图。
第四个环节:诗朗诵《以爱的名义相聚》
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请欣赏诗朗诵《以爱的名义相聚》。
再广泛的社会行动,如果缺少价值观层面的认知认同,也难以持之以恒;再鲜明的行为导向,如果缺少发自内心的自觉自律,也会变得遥不可及。一种行力,更多人的爱心合聚起来则是伟大的力量。让我们以爱的名义传递善心、传递善行,让爱的力量在幸福中前行,亿万人民必定能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中,营造“从善如流”的时代风尚。
第五个环节,读经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经典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多做好事、乐于助人的人阖家幸福,并且会恩泽及于子孙。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六个环节,讲故事
30年风雨来去,30年脚步匆匆。生命长河中的30年,或许只是短暂一瞬,但勇于奋斗的人们足可以用来书写辉煌而又无悔的人生。下面请听宁夏平罗县丁丽萍用真爱温暖人生的故事。
第七个环节谈一番感悟
善良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也许看得见,也许看不见。她像氧气一样给我们生命以活力和意义。细心一点,我们会发现有人在扫公共楼道、有人在弯腰拾起马路边的果皮、有人在扶起被风吹倒的单车、有人主动在给老人让座、有人在孤儿院做义工、有人在无偿鲜血。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也会温暖你我他。善良可以很平凡,可以很自然,那是一个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帮助。它不要求人有多么远大的志向,有多么高的知识水平,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听了他们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请大家和我们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现场请两位谈感悟)
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家也可以将感悟写在便利贴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讲述身边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