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医学生自我评价(通用34篇)
我性格开朗,安静,有活力。我与人交流真诚,表达能力强,也乐于倾听,懂得自我反省。我尝过失败的滋味,经历过迷茫,但最终在集体生活中成长起来,养成了良好的性格。
我富有责任感,敢于面对挑战,有很强的主动性和优秀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同时,我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学期间,我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最终在担任俱乐部管理中心主任、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种社会工作和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认可了自己,增强了自信。
我积极乐观,适应性强。在我的大学生活中,由于远离家乡,经济条件不好,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良好的心态和同学朋友的相互支持下,我终于得到了成长。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是可以提高的!
影像医学生自我评价 篇25
近年来,在少数医务人员出现的重医术医技、轻医德医风、服务意识淡薄、甚至收“红包”和要回扣的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生”的形象,也加重了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解决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环境出发,以人为本,优化对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是医院管理者根据管理目标的需要,设计一定的奖励措施,控制和引导医务人员的行为朝着某一方向前进的制度和过程。它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奖励什么?怎样奖励?谁来决定这种奖励?单从医院的局部利益着眼,还是在考虑医院利益的同时更注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需要?其答案是不一样的。纵观目前相当一部分医院的激励机制,考虑前者居多而考虑后者甚少。
诚然,医院的基本职责和业务工作就是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靠医技低劣的“庸医”是办不好医院的;医院的发展也要靠取得经济效益,长期亏损的医院将无法生存。因此,激励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提高医技水平,合理合法增加经济效益是完全必要的。事实上,这在目前各医院的激励机制中普遍得到了重视,还作了相应的量化。我们提倡的“优化”,并不是要去掉这些激励内容,而是要增加医德、医风方面的内容,提高其在激励机制中的地位与分量。
影像医学生自我评价 篇26
x年的大学生涯中,我不断的充实自我,挑战自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忙下,我具备了十分扎实的专业基础只是,并系统的掌握了医学专业课程。于此同时,在不满足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我十分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投身于医学事业中去!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还有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一生。
在这x年基础课的学习中,我对医学知识有了更大更浓厚的兴趣,我逐渐了解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特点,病理过程等,为自我第二的临床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这x年的基础课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忙下,自我都逐一克服了,另外我也总结了学多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自我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得到了扎实的运用。
通过这20xx年的理论学习,我自我坚信但是的选取是没错的,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铺平道路。
通过第20xx年基础课的学习,我对第x年的专业课的学习有了跟深更浓的兴趣,在学习中,我比第x学年的学习更加努力,课下努力复习以前的基础知识,还要去图书馆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和知识,自我各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提高,我的各方面潜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在临床课的学习中,我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深的认识到此刻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是无法克服的,对它还是不了解的,所以,我更加明白自我肩上职责,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影像医学生自我评价 篇27
医学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运用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医学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当今社会,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医疗环境日趋复杂,医疗工作中伦理冲突日益尖锐,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必不可少。为了解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认识程度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为改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针对授课学生的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査对象
以延边大学临床学院20xx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305名,男生151名,女生154名;临床医学专业176名,预防医学专业24名,麻醉学专业75名,口腔医学专业30名。共发放问卷305份,收回262份,有效问卷262份,总收回率85.9%,有效率100%。
1.2问卷设计
调査问卷设计参考了潍坊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W的调查问卷,并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意见予以修正,最终确定调查问卷。
1.3调查方法
采用不记名的方式,由教师发放,学生逐项填写后收回。调査内容统一录人Excel表进行统计。
2.调查结果
2.1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一般性认识
在学习医学伦理学之前,29.0%的学生了解这门课程,71.0%的学生不了解这门课程;对于医学伦理学的开设,72.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21.6%的学生认为可开可不开,只有1.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还有5.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性质,10.5%的学生认为是政治理论课之一,与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的部分内容有重叠,78.4%的学生认为是职业道德课,关注医德医风,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修养,8.6%的学生认为是一般伦理学理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2.5%的学生不知道其性质;对于课程开设时间,37.7%的学生认为应在通识教育阶段,30.2%的学生认为应在医学专业基础课阶段,13.0%的学生认为应在临床课阶段,19.1%的学生认为应在临床实习阶段;对于学时,45.7%的学生认为应少于20学时,37.0%的学生认为24学时,9.9%的学生认为36学时,7.4%的学生认为48学时。
2.2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学习态度
对于医学伦理学,10.5%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41.4%的学生表示感兴趣,42.5%的学生认为一般,5.6%的学生认为没兴趣;对于学习内容,23.5%的学生认为很难,28.4%的学生认为较难,33.3%的学生认为有点难,14.8%的学生认为一般;学习主动性上,8.6%的学生十分主动,29.0%的学生比较主动,44.5%的学生一般,17.9%的学生被动;对于课程结束之后会怎样对待医学伦理学,31.5%的学生回答学完考完就行了,6.2%的学生回答学过之后在校期间继续学习,61.1%的学生回答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要继续学习,0.6%的学生回答作为自己专业继续学习。
2.3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对于教学形式,12.3%的学生认为应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34.0%的学生认为应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35.8%的学生认为应课堂理论讲授与医疗实践教学相结合,17.9%的学生认为应以社会热点伦理难题讨论为主;对于教学的重点,9.9%的学生认为应是理论伦理,75.3%的学生认为应是临床伦理规范,14.8%的学生认为应是生命伦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8%的学生认为是教材质量不佳,11.1%的学生认为是教学质量不高,19.8%的学生认为是课程安排不合理,54.3%的学生认为是学生重视不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5.6%的学生认为完全掌握,24.7%的学生认为大部分掌握,55.5%的学生认为只掌握了一部分,14.2%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掌握;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84.6%的学生认为教师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14.2%的学生认为部分完成,1.2%的学生认为没有完成。对于教学建议,9.3%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多媒体教学,84.5%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医学伦理学理论与临床案例的结合,1.9%的学生认为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4.3%的学生认为应改进教学方法。见表1。
2.4对学习医学伦理学作用的认知
关于学习医学伦理学对医德修养的影响,27.8%的学生认为提高作用明显,45.0%的学生认为有较大提高,25.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提高,1.9%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伦理学对医德修养没有影响;对于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最大收获,16.7%的学生认为是学习了医学伦理学理论,37.6%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伦理学对医德修养有帮助,25.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医学问题的伦理认知能力,20.4%的学生认为获得了运用医学伦理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