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银行实习鉴定报告(精选30篇)

2024-07-13 02:09:36介绍鉴定评语寄语打印
银行实习鉴定报告(精选30篇) 不知不觉在工商银行的滨河西里储蓄所里已经实习了近半个月了,在这半个月中我感受到了以前在学校从未有过的感觉,收获到了初涉社会的经历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这里的孩子很单纯,总想把最好的给我们。每次上完折纸、剪纸、美术,一到下课就可以收到学生的爱心作品。其实我们教会他们的并不多,但他们总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所有给我们。我记得有一次上课前,李涛给我一个小纸灯笼,我道谢后说了句“好喜欢”,结果下课前就又收到了七八个;内向的王建英折了一堆星星,捧在手里,柔柔地对我说:“老师,给你的”;总是静不下来的岑洋也耐着性子画了只熊猫给我……除了手工、纸片,我们不敢接受孩子给的其他东西,因为他们会想给我们更多。

  这里的孩子是坚忍的,有苦有痛都能咬牙坚持。开班没几天,三年级的王刚就被马蜂蜇了,疼得龇牙咧嘴,却一句话不说。我被蜜蜂蜇过,知道有多疼。这么小的孩子,不哭不闹,真的很不容易。在运动会前一天,韦美摔伤了,我和其他老师都劝她别参加拔河和跳绳。摔得流血的她没哭,反倒因为我们的劝说难过得哭了起来,坚持参加比赛……

  当然,这里的孩子有乖巧的,也有调皮的。乖巧如陆秀,虽然小时候发烧以致智力受损,但她学习特别认真;而调皮如李涛,可以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同学打三次架。老实说,作为三年级的班主任,我没少被这些熊孩子气到,像上课搞小动作啦、同学间闹矛盾啦、值日时溜了等等,都是我忍不住训斥他们的原因。尤其是当我正在气头上、站在讲台板脸训话时,有的孩子根本不买账,玩自己的,但偏在这时,有的又会将自己刚刚无视我、做好的东西递给我,真是令我哭笑不得。其实每次训他们,是希望他们懂得什么是尊重、责任,不能想干什么干什么。可每每骂完他们我又会有些后悔,毕竟他们都是孩子啊,自己是不是有些心急了呢?

  【上课】忘了是谁说,学什么都好,要么有用,要么有趣,不然学来干嘛?对这句话我是深以为然的。“有用”或“有趣”是我备课时选择内容的标准,有用的如二十四节气歌、词语积累,有趣的如科普小实验。不过实际讲课时我才发现,无论学什么,终归会有些用处,而如何让孩子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才是讲课重点。小学的知识点虽然简单,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并不能通过简单的讲解使他们吸收知识,所以讲课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同时生动形象的语言,如讲故事、画图示意等方法。在语文教学方面,同行的湖南老师萍芝姐的教学方法使我很是佩服。萍芝姐的课生动有趣,她很擅长用一些口号、儿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如边拍手边背诵“前鼻韵母有几个,前鼻韵母有5个;前鼻韵母哪五个,an,en,in,un,vn”,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学生都很喜欢上她的课,我也从她的课上学到了许多。

  三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上课气氛相对活跃,可有时也会过于闹腾。秉持“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和“先严后宽”的观念,上课时如果学生太吵我就会直接停止讲课不说话,看着说话的同学,这时候学生都会自觉地安静下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过课堂纪律还是得有。尽管我上课对他们比较严厉,但孩子是不计较的,只要下课多陪陪他们,他们就会很愿意和你亲近。拿调皮的李涛来说好了,之前上课喜欢动来动去,因为打架的事也被我说过,可是有空和他说说话,时不时逗一逗他(“来,给老师笑一个,笑起来才好看啊”),久而久之他变得听话许多,上课也愿意乖乖听讲。孩子其实都挺简单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听谁的话。

  五年级学生比较安静,上课挺认真的。他们的语文成绩普遍比数学、英语好,对语文也有较大的兴趣,很喜欢听故事。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比我想象中好,但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在语句通顺、文意疏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大。因为上课时间有限,且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是上课后才逐渐了解的,很难在短期内将他们的写作水平提高,所以这一个月我的教学侧重点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让他们明白一些道理,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主人公力量微小,但人可以忍受失望,不能放弃希望”。

  简而言之,注重趣味性,成为孩子的朋友,因材施教,是上好课的关键。

  【家访】支教第二个星期,我们开始了家访,每天傍晚吃完饭后就出发,8点多打着手电筒回学校。尽管在出发前已经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看到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心中还是有许多说不出的滋味。江由小学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到江浙一带打工,一年回一次家,小孩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也有的只有兄弟姐妹几人住一起,家里连个大人都没有。所以,瘦小的他们,小小年纪就懂得怎么洗衣做饭,割草放牛,帮忙家务、农活。相似的砖房、昏暗的点灯,家里算得上贵重物品的电器也多是家电下乡政府优惠的,仅有老人与孩子的家,让人说不出的心酸。

  而周末到坝郎、板绕的家访则更使我印象深刻。由川哥带路,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走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到坝郎,遥远的山路,我们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尚且感到吃不消,可有的孩子却得每天一路小跑、抄小路跑到学校上课,往返就要四个多小时。孩子们看到我们去家访都很开心,有的甚至在我们回校的时候偷偷跟着,在半路被发现后才不情愿地回家去。虽然他们都说“习惯了”“没事”,可只有走过这段路的人才知道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

  【离别】出发,上课,家访,运动会,文艺汇演,充实的一个月,转瞬即逝,直到最后一个星期才惊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每个人都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玩,给孩子们准备礼物,给每个孩子写寄语。而孩子们也知道我们会离开,拼了命给我们画画、折小玩意儿,一有空就过来找我们玩。那个星期,几乎每节课都能收到孩子的小作品。有的孩子问我:“老师,你走了明年来吗?你明年来好不好?”可是,我怎么能轻易承诺?只能给他们一个不确定的答案,“老师不知道明年有没有时间”。聊到离别的话题,孩子们大多会很不开心,默默地不说话,我们也只好安慰他们说“以后还会有新的老师来的呀,新老师说不定比我们更好呢”。“我不要新老师,你们留下嘛!或者明年来好不好?”“要是没有新老师,你们怎么遇上我们呢?”同样的话对孩子们说了很多遍,可他们还是固执地认为新老师和现在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离开那天,天才蒙蒙亮就有学生候在学校门口,深怕我们早早地走了。孩子们陪我们走了下山路程的三分之一,刚出发时大家还有说有笑,平时安静的学生话也多了起来,拉着我们的手说各种事。但到了真正说再见的时候,离别总是伤感。和孩子说好要笑着说再见,所以即使看到他们眼角的泪花会很心疼,即使很舍不得他们,也要揉着他们的脸说:“笑着送老师走吧。”“笑一个,你笑起来多好看”“开心点,老师想看你们笑”,这是最后一个星期我对他们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大声喊着“回去吧,别送了”,我深吸一口气,选择将离开的背影留给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懂得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才会心甘情愿地回家而不是一路跟着,也才会慢慢长大吧。

  亲爱的,这一个月来,谢谢你们认真地听我的课,被我训斥后还愿意跟我亲近,拉着我的手爬山家访,用心给我准备的各种小礼物……你们的笑,你们的泪,我都会一直记得,谢谢你们给我留下的不可替代的回忆。

  【我们】关于队友,想要说的话有很多。一个月的形影相随、朝夕相处,有种兄弟姐妹一家亲的感觉。我们总是感慨缘分的奇妙,只要一个小小的改变(支教点分配等),待在江由的就不会是我们这12人了。我们一起在火车上过夜,一起爬山,一起备课、开会,一起家访,一起看星星,一起经历电闪雷鸣,还一起裹着睡袋在操场睡觉……即使换了其他的人,可能也会有相似的经历,可感觉也会大不相同吧。12个人,有来自不同学校的,也有来自不同省份的,往小的说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往大了说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小摩擦不可避免。但庆幸的是,我们都有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一切以支教工作为主。有分歧、有矛盾并不可怕,坦诚相待便可。我们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也互相学习,工作上的争论为的是支教工作能顺利进行,只要结果是好的,观点不同便持理解万岁态度、作出让步。

  而生活方面,山上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幸福感提升也是极其容易的,做饭的时候多下一碗米、多加两个土豆就能让我们深感幸福。周末家访啃着蘸盐的土豆,偶尔喝上不怎么甜的绿豆汤,都觉得是人间美味。为了改善伙食,我们还自己种了萝卜,当然,最后吃的是叶子。炒土豆、白菜汤,炒白菜、土豆汤,一成不变的食材,硬是让我们12个人煮出了不同风格。每次吃饭,12个人围着桌子,感觉就像一家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