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学业成就的自我评价(通用31篇)

2024-08-06 00:49:23介绍鉴定评语寄语打印
学业成就的自我评价(通用31篇) 初二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我把这半年学习生活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了评价:首先在学习上,我每天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鲜明。....

  (三)学业成就评价的意义

  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对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诊断的功能

  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不仅可以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可以用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诊断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的不足及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和进行个别学习指导。

  2、有利于对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通过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诊断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和评价学生学习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此外,也可以评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迁移能力,为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为自己确定新的努力目标。

  4、教育研究的功能

  通过评价,教师能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为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材料,有利于教学改革。

  二、学业成就传统评价的种类

  学业成就传统评价的分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按测验的标准划分——标准化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由专家或专业的测验发行机构编制的,测验的设计、编制、实施、评分及分数解释等一系列过程都依据统一的标准而进行。标准化测验的试题取材广泛,题量多,涉及面广,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它的难度适中,区分度高,施测、评分等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因而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等优点,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标准化测验不易编制,有关的要求也比较高。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依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查而自行设计与编制的测验。它的编制较简单、灵活,使用范围广,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使用,贴近教学实际,有利于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当然,教师自编测验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达到真实评价学生的目的。教师自编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要求不如标准化测验那么严格。

  表2—1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测验的比较

  (二)按测验题目的特性划分——客观式测验与主观式测验

  测验的试题可以客观地记分,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答案唯一,这样的测验叫客观式测验。客观式测验的试题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再认式的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和再现式的填空题、简答题等。客观式测验的优点是测试试题容易标准化,试题内容取材广泛,评分也客观公正,而且省时。不足之处是只能评价学生一般的学业成就,而对较复杂的学业成就如学生语言文字材料的组织、表达能力,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等能力则难以胜任,而且也易受学生猜测因素的影响。

  主观式测验是指传统的问答式测验,学生根据测验提出的问题自由作答。它包括论述题、说明题、作文题等形式。其中,论文式测验的优点是试题编制容易,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材料组织和应用等能力,而且学生回答的猜测因素较小。其缺点是取材范围有限,代表性不强,评分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性不足,而且也很费时。尽管论文式测验有以上缺陷,但同时又有着客观式测验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不能简单排斥或取消这类测验题型,而应在不断改进试题及提高命题质量的基础上,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配合使用。

  (三)按测验的用途划分——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对学生进行的.学习阶段及结果的评价。它有单元测验、平时的随堂考试等形式。形成性测验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内容或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在不断的评价、反馈、改进中不断地完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己的进步状况,便于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促进、自我提高。形成性测验具有诊断和预测的功能。形成性测验的测试过程比较频繁,可以是一周一次或是一单元一次等,但其测试的概括水平不高。

  终结性测验是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周期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它主要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判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及能力水平进行综合的评估。终结性测验侧重于评价学生在较大范围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多数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取材内容广泛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评价的频率不高,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如常见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但是它的周期太长,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回顾式”评价,不能适时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

  (四)按测验的特征划分——学科测验与综合测验

  学科测验是测量学生在一定阶段时间内通过学习各门具体学科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重要评价工具。学科测验的种类很多,按科目来分,可以分为语文测验、数学测验、物理测验、化学测验等。这类测验的试题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它们在概念与标准化上与其他任何学科的测验无关。

  综合测验是包括不同学科内容范围、相互配合进行的成套测验。此类测验用来测量各个教学阶段中学生在若干学科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其优点在于编题计划的综合性,即把主要的知识、技能或各课程的主要内容设计到试题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评价的结果既可以进行综合性比较,也可以为分科性比较提供依据。

  (五)按测验的形式划分——操作测验与书写测验(纸笔测验)

  操作测验主要考查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尤其在理、化、生学科方面比较突出。操作测验的准备和实施很费时,而且评分也困难,测试的条件不易控制。

  书写测验也叫纸笔测验,指以书面形式的测验工具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或认知能力发展状况的一种评价方式,可分为再认式测验(如是非题、选择题、匹配题等)和回忆式测验(如填空题和简答题等)。纸笔测验是教育者了解学生分析和有效解决各类问题、语言材料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评价中一般以纸笔测验为主。

  三、有效评价的必备条件

  作为测验工具的测验或量表是有好坏之分的。判断一个测验是否有效,主要依赖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而不能只凭主观经验来判断。无论是心理测验还是教育测验,不管是标准化的测验还是教师自编的测验,都要考虑其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反映该测验质量特性的重要指标;否则,这一测验的代表性和可行性就会让人质疑,影响测验的效果。

  (一)效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所能测量的准确程度,即测量结果能否准确表达所测量的特征和功能。一个测验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它是否准确测量了其所能测量的内容。效度是学业成就评价最重要的必备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测验的效度是相对的。任何测验只是针对一定的目的而言才是有效的,而不存在对所有目的都有效的测验。因此,在测验中,测验的试题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定,而且取材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对学生的评价起到诊断和预测的作用。

  (二)信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一致性程度,即测验的可靠性程度。它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信度和效度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测验对于某个目的具有一定的信度,但它不一定是有效的;而一个测验对于某个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一定是可信的。在学业成就的评价中,必须保持测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测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使试题的编制和评分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编制的试题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心理特点,而且试题的内容应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内取材。同时,对试题进行评分时,评分者应客观公正,持相同的评价尺度,尽可能地增强评价的信度。

  (三)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测验中,试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评价学生的目的。但是,难度也不应过大,一般难度值在0?5左右为宜。难度值通常用答对或通过测验的人数比例来衡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