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年自我鉴定集锦(通用33篇)
学生学年自我鉴定集锦 篇19
物华苒苒,岁月无痕。弹指一挥间,转眼就到四了,又到了人生中的重要关口,于今想要说些什么,我却突然不知从何开口。四年对于一个人来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当是人生中最风华正茂、最完美、最值得怀念的时光。从进一的懵懂懂到四的后知后觉,似乎还没有完全做好到社会上拼搏的准备。尽管从过去的不知天高地厚、初生牛犊不怕虎转变到此刻敏锐多思、稳重淡定,但是从心底里还是有一种畏惧。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倏然有种脚踏半空的感觉,所以对未来有一种既新奇又害怕的心理。
但不管怎样,我们到了这个十字路口,就务必选取一条路继续前行,这样才是一个准职场青年就应有的决断和勇气。孔子曰:吾日三省。我想在这花花世界、滚滚红尘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每日一省就很不错了。学四年教会的不是我们学到了多少书本知识,而是学以致用,自学为先,兴趣第一。然,这其中最关键的两点就是心态和思维。快要毕业了,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说的话也很多。在此,我想对自己过去的四年做一下简单的总结,也不枉了这四年的锦瑟华年。
第一,关于学业。
学习乃学生之本务,所以无论是哪个地方哪所校园,都会始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不学知识就等于在削弱你未来的力量。从小到,我对这一点倒是挺自觉的。小时候,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学到了很多自己不明白的知识,而且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但从高中开始,我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各科布置的作业很多,每一天都有做不完的题,每一天的睡眠质量都很差。虽然各科表现不俗,但是我却怎样不快乐,感觉这是一种应付,不是真正的求知。尽管平时各科成绩都不错,但是高考却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名落孙山了。从刚进学开始,我迷茫彷徨了好一阵,一再地质问自己。虽然这个校园不,也没多名气,但是它唯一的好处,就是能让自己慢慢磨练自己的韧性,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上了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发散了许多,不守于幻想,而守于理性。慢慢地习惯了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能够更多地灌注自己的想法,学习的重点不是在于多,而是在于精,这一点至今仍需努力。
所谓“学到老,活到老。”然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就应学习本阶段该学的和未知的知识。一到四,我们还是学了不少课程,文学课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专业课能够让我们了解一点职业领域的常识,公共课能够让我们明白时下就应关注的事情。一二课程不多,可那时却是最勤奋最静得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因为到了陌生的环境,只有自己沉静下来才有适应的潜力。那时每一天认真地学习英语,背诵单词短语,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自己能有一种安定之感。一二为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努力的学习,所幸在一下学期提前考过了英语四级,之后报考的六级要么是考场发挥失误、要么就是没时间复习准备。计算机二级也是考了两次才透过,第一次是因为笔试差两分重来,第二次那一个月但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以为一二把过级考试考完之后,能够简单许多,没想到三四又要为专业课而繁忙,虽然学得不是很精,但是能够了解基本的知识就够了。每科表现差强人意,还缺乏“温故而知新”。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能够和实际结合起来,比如广告学、摄影摄像这两门课,尽管没有那些专业的学生学得精深,但这确实很考验自己的实际操作潜力,我觉得这样才搞笑有用,所以每次题目设计花的力气不算小。
第二,关于人脉。
对于人际交往这一块儿,似乎很多人都在说“有了人脉,就有了资源,所行之路必定宽广。”但是,人脉再广,你若没有真正的实力也是白搭。还未进学之时,就有朋友时常对我说,学是个小社会,各人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家学会了彼此谅解、彼此包容,就会和谐很多。但是我这四年所接触的人当中,也没有遇到多么复杂的人,即便是有,也不会对产生很的影响,因为我相信人性本善。
我一向信奉“君子之交淡淡如水”,虽然没有遇到过什么知音知己,但是也交到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只要清楚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这是一种相互相依的关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是人类这样本身很复杂的群体。跟班上同学的关系还算说得过去,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亲切和谐。人在交往中都会有摩擦,即便是很要好的'朋友也不例外,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点裂痕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有失去后才明白珍惜的深切体会。这四年中,我也有遇到过不愉快的时候,但数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阳光雨润,因为这个世界没有过不去的桥。
总的来说,这四年下来还是认识的人不算少,也不算多,但是真心感谢他们。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能在这么的世界中积聚在这么小的一块地方,就是一种缘分。学四年,让我学会了忍让与包容,体谅他人就是体谅自己,为人达观才会实现更远的目标。
第三,关于生活。
校园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对于我这个好静的人来说,参加的校园活动就比较少了。参加过羽毛球比赛,尽管实力尚可,却经验不佳,还是没有杀进决赛;参加过职场精英赛,虽进了复赛,又未进入决赛,但是这种比赛太泛化,没有突出重点和着重培养人才的方式,整个比赛下来,我就觉得是在不停的自我介绍,评也不是很专业;参加过学生英语演讲赛,也惨遭淘汰,虽然我的口语不怎样好,但是我的故事却写得很动人;参加过诗文写作赛,最后也石沉海。所以说,付出和收获很多时候是不成正比的。自己也开心过,也失望过。但是,比赛重在参与,勇气可嘉,这是时常鼓励自己的话。
日常开支上,我也很节俭。学期间兼职不多,既然没有很好的做到开源,那就只好节流了。该吃饭还是要吃饭,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是花钱要用到刀口上,不能凭一时兴起,就扫购一些对自己没有多用处的东西。从初中读住校开始,我就开始记账,直到此刻也持续着这样的习惯。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清楚自己的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哪个月用得多,哪个月用得少,就明白以后该怎样计划花钱;二是要时刻铭记“花钱容易找钱难”,这些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是从他们的牙缝儿里挤下来的,作为子女要明白他们的不易,要学会感恩。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的钱就是给自己用的,而就应思考这是生活给自己的考验。
第四,关于奖惩。
学四年,肯定有过欢笑,有过郁结。但是,此刻这些都数眼云烟,只记好的,忘掉不好的。首先,守于班干部。做过两年的纪律员,这的确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但是到此刻我还是认为我尽力了,每个人我都认真对待过,对老师、对同学我都做到了公正,至于别人是怎样的想法,此刻多说也无益。但是二的时候,还是获得了一个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从小到,我都在班里担任要职,小学当班长和语文课代表,初中是兼班长、纪律员和物理课代表三职,高中当过历史课代表和数学小组长,但是越就越不想进入这些是是非非,或许是难得清闲吧。
其次,守于奖学金。一第学期从未想过要拿奖学金,也不是太在意这些。那时候还不懂学考试的模式,只是想着一学期也没怎样好好学,那就期末的时候考好点,回去之后就不至于不好过年。之后基本上每学期都有拿不等次的奖学金和单科奖学,虽然奖金不多,但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小小的奖励吧。当然,在每次评比奖学金的时候,也会羼杂些不快,但总体而言还是好的。自己会慢慢看透一些事情和一些人,渐渐地,自己也不会对这些事情那么上心了,有些人记忆好,考试就能考得很好,有些人记忆就不怎样好,考试相对而言就考得不是那么好。凡事只要是自己尽力而为就行了,何必那么较真呢。有些东西是你的就永久是你的,不是你的就永久不是你的。真正需要的是真才实学,能丰满羽翼的就是各方面丰富的知识,而非纸上谈兵。何况,此刻用人单位看的不是你拿过多少奖学金,得过多少荣誉称号,而是你实际工作的潜力。即便你曾在校园叱咤风云,到了社会上你还是得一切归零重新起步。
第五,关于兴趣。
都说兴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对于这一点,此刻想来是毋庸置疑的。有了兴趣,就有了自学奋发的动力,至少能让自己找到一些事情做。兴趣就是充盈自己知识的最好途径。学四年,唯一不变的兴趣,就是看书。一二还多读点,三四因为专业课多了作业多了就少于读了。不管是看什么样貌的书,只要是自己感兴趣又是自己未知的,就能填补自己很的一块知识空白。有时兴致所来,就会写上一两笔,算是聊以慰藉吧。以前自己很不喜欢看书,写作也头疼,之后在高中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所以此刻才会喜欢读点闲书、史书、哲书。其实除了这一项,我还有很多种兴趣,只但是人了,就会归于沉静了,在此就不必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