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项目经理自我评价(通用10篇)

2024-10-14 14:08:39介绍鉴定评语寄语打印
项目经理自我评价(通用10篇) 时光荏苒,20__年很快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从纺西街的竣工验收及纺四路开工到年末、这一年的工作一幕幕的在眼前闪过。....

  5、此刻是做项目说明书的时候了。一份好的项目说明书不仅仅将要做的事情描述得很清楚(主要是讲做什么,而不是说怎样做),并且把如何检查也说明得很透彻。也就是说它不仅仅说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也让客户的业务人员(一般不懂技术)明白项目做成什么样就算完成了。简单地说,项目说明书描述项目做哪些事情和每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检查每一个结果。

  6、是到做总体计划的时间了吗不,你此刻已经明白了客户的目标和你手上的资源,那么做计划以前,你还需要和你的经理和客户充分沟通资源的问题。因为很多资源是还不明确的,你需要写一份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情景。如果一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资源不够,就要高层改变策略,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景下,有些公司会放弃这个项目。总之,没有人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项目经理工作不能尽早发现风险,那么就只能去当烈士了。

  7、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和你手上的筹码以及你做这个项目的总体策略,此刻是成立项目小组的时候了。很多项目经理工作都没有自我选择组员的权利,那么,就尽量发挥你的影响力去寻找那些你想要的人吧。成员的组成根据项目不一样,相差较大,很难有什么具体要求,可是,必须要有精通客户业务的人,很多小项目里,这个人就是项目经理工作本人,大项目里会配备行业专家,这样和客户沟通起来才不会鸡同鸭讲,双方才能够相互理解。我经常看到的情景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客户交谈时满口的专业术语,结果搞得客户一头雾水,反过来,他还指责客户不懂技术。其实,明白自我想做什么的客户已经是很好的客户了,不明白自我要做什么,更不懂怎样做还要指手画脚的客户到处存在,可是要明白,是客户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了客户,有了客户你才有工资拿,心平气和一点吧。

  8、此刻你要应对三群人:你的领导、你的组员和你的客户,和这些人沟通,让他们明白你打算怎样做,什么时候要他们做什么准备这些事情将是你的主要工作。既然沟通这么重要,那些事先定义一下沟通的原则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很多沟通原则都是潜规则,如果你在一个部门时间做长了,对这些规则的运用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你此刻应对的是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单位,不把沟通规则说清楚,你以后就会吃亏。下头的东西看起来无聊,其实还是很管用的:第一个是规定信息的流动方式和介质,是推还是拉。推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工作将主动发布信息,不管经过电话、邮件还是书面方式,保证将信息传到达每个人。这种情景适合小项目,人少;拉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工作就是一个类似web服务器,你自我需要什么信息就去问他。当然,没有项目经理工作把自我搞得那么累,他会用发布信息到公共介质的方式公布信息,简单的是白板,复杂一点的是项目的公共信息交互区,潜规则就是我发了你没去看就不要说我没告诉你。

  说这些看似很无聊,其实里面牵涉信息传达不完全的职责问题。当然,这些都是指一般的方式,并且不要绝对化,一般情景下,主动沟通和被动访问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对领导,项目经理工作更加应当主动去和领导沟通。第二个问题就是文档问题,很多人怕写文档,可是项目经理工作必须要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有理有时候为什么会说不清呢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项目经理工作开始就要和客户说清楚有些文档是必须签字的,比如项目经理工作的项目日志,每个星期至少让客户签字,另外所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比如会议纪要,甚至领导的讲话记录,都要写成文档,双方签字,这样以后扯皮的时候,就能做到有据可查。记住:说了的就和没说一样,仅有写下来大家签字后才算真正发生了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你提交的报告,给领导(包括本方领导和客户领导)做一个选择题,结果领导压住不批,让你无所适从,结果拖延了进度。这时候,你能够等,可是注意要留记录,标明是谁的职责;另外,如果你在开始阶段就和领导商定:如果批示提交三天后没有得到领导答复就算对方同意,这样你就会主动很多。再比如不一样事件的审批流程问题:什么等级的事情记录在项目日志里、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项目经理工作专门签署备忘录、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领导出面签署合同附件等等。事先想得越周到,以后的项目经理工作就越主动。

  9、好了,做了很多前期项目经理工作,定义了一些游戏规则,此刻是坐下来做计划的时候了。这一节,任意找一本项目管理的书都会说得比我好,所以我就少写一点,说一些自我的体会就是了。首先是找几个关键组员,比如客户业务专家、系统分析员等等,做一下项目模块划分工作。项目分成几块去做,每一块完成什么,模块之间的信息如何交换等等。需求定义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那里说的是怎样做的问题。那里要强调一点:完成一个目标有很多种方式,你要选一种你最熟悉的,而不是看上去最完美的,这个思路会让你的项目减少很多风险。有时候客户会被某种新技术打动,坚持要你采用那种新技术,你就应当告诉他:你选我做这个项目,就应当容许我采用自我最喜欢的方式做事情,新技术之所以有诱惑力,就是因为吃亏的人还不多,我不期望你成为第一批受害者。采用一个计划会让你的工作更加明确,比如用微软的Project软件,你填写完表格以后,就能够明白这个项目有多少件事情要做,每件事情需要什么资源,他们之间的前后关系如何,消耗的时间有多长,完成后有什么标志等。

  所有的结果最终用一个叫做甘特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做完这个表以后会惊奇地发现,甘特图上项目的结束时间会远远落后于你的计划结束时间(签合同的人永远不会先征求你的意见的)。当然,学过项目管理的人会大谈什么WBS、优化路径之类的东西,可是我的经验是你再优化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安排到计划的时间结束。如果你没碰到这个问题,在我恭喜你挑了一个简便活之前,请你再去确认你是否罗列了所有要做的事情和正确评估了他们所需要的时间。这时候,你就要研究牺牲一些任务的时间(也意味着质量)了。按照什么标准牺牲这个项目的战略!我们在第三节提到过的战略。我的经验是如果你什么都赶进度,其结果可能就是十件事情你一件也没做好,想想多么失败啊。所以,把资源投到你熟悉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最终的结果是十件事情,你有三件做成了精品,三件完成,还有四件因为某些原因延误,成绩单是否靓丽了很多呢战略决定优先级,而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是一个项目经理工作本事的主要体现。

  在开发过程中,内部管理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时刻强调以验收为目的的思想,每个任务的最终可交付成果必须要是能够被检查的,比如,【界面要求:美观大方、简洁明快】,这个要求我就不明白如何检查。所以,给开发小组布置任务的时候就要研究如何检查结果,比如我见过一个计划,里面有一个任务【开发人员熟悉EJB编程】,这个任务,除了让这些人去参加一些专业认证考试,否则,结果很难被检查。所以,时刻研究如何检查结果、如何向客户交付是项目经理工作一向要注意的事情,我听说有些老项目经理工作拿到项目是倒排计划的,即首先看如何验收和验收标准,然后决定项目经理工作计划。很多项目开始了很久,还不明白如何验收,那么这个项目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做项目就是为了验收,我们的主角不是研究机构,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付出那么多劳动后得到结果。

  另外我插一句:我是极其不主张到客户现场开发的。尤其是一大群技术人员直接和客户交流,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技术人员的本性决定的)。我的做法是项目经理工作和项目实施人员到现场,软件开发人员还是在公司做项目。项目实施人员就是初级项目经理工作,他们了解自我的产品,懂得一些客户的业务,关键是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本事,俗称“皮厚”。他们是客户和研发人员的桥梁,其职业方向也是很机动灵活,以后能够有很多方向能够转,比开发人员的路要宽得多。

  之后,我们再谈谈最让人头痛的需求变更问题。变更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部分更改了原先的目标,即需求变更;另一种是没改变目标,可是客户不满意目前的实现方式,大到流程的实现,小到界面的布局,都是属于这类。碰到这种情景是难以避免的,主要是事先沟通的不够充分和客户随着项目的进展,慢慢想清楚了问题,改变了以前的思路。这时候,如果需要改并且你的战略是容许这种情景的,那么注意下头几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