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的自我鉴定(精选28篇)
二、备课
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其实,从第一周听课开始我就着手备课了,刚开始我所备的课是正在听的课,也就是每次听完一节新课,根据从老师那儿学到的技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也写一份教案交给指导老师批阅,虽然刚开始我写的教案错漏百出,但是我的指导老师李xx老师认真地指出我的不足,耐心的教我修改,慢慢地我就积累了备课经验,到了我正式讲课时,我写出的教案受到了李老师的赞赏。
关于备课,我学到的经验是重点备教材和备学生。备课不仅要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一定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教学的实际情况等等。在备课的时候,我的教案是详案,一字一句地把上课的每一句话写出来。备好课后,我都会交给李老师批改,李老师会耐心告诉我哪些地方需要重点强调,提醒我哪些地方可以跟学生互动,哪些地方应该引导学生勾勒重点。在李老师指导完初稿后,我会再次整理,整理后再交给李老师审查,如此反复,直到我写的教案让李老师满意。为做好备课这一环节,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为的就是争取早日在讲台上发挥更好的效果。
三、上课
10天的时间转眼即逝,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经历了听课、备课和试讲后,终于到自己讲课的时候。讲课这个环节是可以看出每一位教师的真正的实力,是否有做好充足准备,是否把上台讲课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是否对实习学校、学生负责,都可以从讲课中看出来。
第一次新课讲的是离子反应,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吧,所以很感谢指导老师拿这么重要的课给我上。所以我也很重视自己的第一节新课。准备了几天吧,然后就试讲了。第一次上讲台讲课时,开始我真的有点紧张,但见到学生们一个个热情洋溢的笑脸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放松下来,一定要稳住,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很好地吸收相关知识,让课堂效率达到最高。在离下课大约还有5分钟,我的课就讲完了,还好李老师替我解了围,课后她先是鼓励了我一番,说我语音和教态还好,有做老师的潜质,最后她指出我课堂上有一小点知识漏掉了,下节课得补充完整。讲课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或者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看书和睡觉。课堂上若学生对我的提问有所反应的话,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因此,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学生的反应。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确立教学内容。过几次实战的磨练,现在的我已经基本能够驾驭课堂,胜任教师的角色了。虽然我还有很多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但这次实习真的让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也深刻理解了教学相长的内涵,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成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
还有一点就是批改学生的学科作业和试卷,这也是教学工作的最后阶段——检查教学效果。从这一环节中,我可以知道自己上课中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想办法查缺补漏。给学生讲解习题或者评讲试卷是考验每一位老师的思维是否敏捷,同时也检验出老师的课堂反应能力。
以上就是我教学工作的总结。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了解了教师的伟大,教师工作的神圣,同时明白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这才是教师工作最伟大的意义所在!而站在教育的最前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更加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实习总结的自我鉴定 篇22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四考虑,我还是把他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异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高潮。
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作素质教育吗?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亲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实习总结的自我鉴定 篇23
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