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鉴定(精选30篇)
一、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学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应对社会、家庭,每一个有职责感的教师都会感受到一种压力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全校教师都应把学习视为职业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时,莫忘给自我“充电”,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本学年开始教师每月到达了1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周上传了高质量、真实的教学随笔。
2.立足课堂,探索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是落实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和谐发展的主阵地。上学期对照“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为标准,落实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扎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备课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备课的理念在更新,备课的内涵也在丰富,有效备课,优化备课,创新备课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校决定从“五环节教学”与“精细化备课”入手,从教材的解读与学生的解读入手,精心预设,设计教学活动,避免教学随意性。下大力气引导教师进行教后反思,对不一样年龄段的教师分层提出要求,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本事,构成反思习惯。杜绝“搬运工”,杜绝无教案上课。
在听课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引导教师进取学习、探索,交流。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全体教师上达标课。鼓励青年教师上好研究课。师徒结对教师分别上好示范课和汇报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5年以内青年教师和学校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同时,本学期还要加强教师间的互相评课制度。每学期组织两次公开课活动,经过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学习,在评的过程中反思,以促使每一位教师加速成长。
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提倡同年级的作业资料要一致,共同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提议教师使用“作业盒子”布置作业,促进家校联系,发挥家长的监管与督促作用。语文作业布置,要注重积累性、应用性,忌死抄、死背;数学作业布置,应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忌机械、重复;其他各学科也应科学地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各年级要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质量。
3.落实制度,做好常规工作的管理
①加强随机检查。依托“一月一查制度”和“课堂教学巡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主要检查课程计划执行情景、教学秩序情景、课外辅导帮教情景等。
②规范教学常规考核。本学期,加强了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等教学质量检测,注重教师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为保证每月考核的正常开展,教导处负责做好以下工作: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景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深入课堂听随堂课,做好记录与评价。
4.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学校的研究课题,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策略、班级管理三个方面,深入地研究。人人有研究课题,人人有专题研讨,不断撰写经验论文。
5.注重了学生帮扶、提优、转差工作。学习困难生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教师人人制定了学困生转化计划,对认定的每一位学困生进行跟踪辅导,激发每一位教师探索转化学习困难生的途径,对在补差工作中涌现的好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推广。本学期继续加大了调研力度,及时了解各学科存在的问题,对薄弱年级、薄弱学科跟踪调研,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二)教育科研工作
1.进取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研究、课题试验和教学比武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本事。
2.抓好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的精神,扎实开展传帮带活动,为新教师配备教学本事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明确师徒结对的活动资料、要求和帮带目标。每位青年教师均要制订贴合自我成长上的奋斗目标。学校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本年度中学校的市级课题《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研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已顺利结题,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德育管理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①加强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建设好一支坚强得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本学年继续实行带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职责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职责人,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资料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开好班主任例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本学期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到达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③充分发挥班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中队干部和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当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中队干部、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进取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齐提高。
2.加强班级建设。
①班主任教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景,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资料,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德育处将对主题班会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各班还要根据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如班干部值周制、值日制度、课堂纪律评分制、班级日志、每日小结、周记、班级公约)等等,使各班的管理更有成效。同时学校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学校的良好秩序和风气。
③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团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礼貌事、说礼貌话、争当礼貌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职责感和主人翁意识。
④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本事。在班级内部发挥班干部和小组长的作用,在班级内部引进竞争和监督机制,搞好班级内部的小组之间的评比检查。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监督,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学生中继续开展“八好礼貌标兵”争当标兵活动。学期末,学校将对获得“八好”荣誉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抓常规教育促习惯养成。
①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了小学生守则演唱比赛。经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本事。经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当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②加强值周工作管理。学校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仪表仪容、红领巾的佩戴、迟到早退、乱买零食等情景的检查工作,加大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的处罚力度,以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③严格规范升旗仪式,进行富有成效的国旗下教育活动,有学生和教师代表讲话,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④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队会,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表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达成良好的共识,构成班级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4.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从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我关怀和帮忙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经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5.开展节日受教育活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各班级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九月份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十月份开展“庆国庆”活动。把感恩教育活动贯穿始终,教育学生从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我关怀和帮忙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学校还经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