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论文(精选32篇)
也是在教师自评,专家评论,领导评论等中最具有发言权的,同时学生的评价也是最为客观科学的,也是对英语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一个群体,这种效果是其他成员没有办法取代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绝对是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审的作用中无法比拟的。经过有关部门的统计,学生对英语课堂的评价体系是最为值得参考的数据且涉及的人脉广泛,其最具有代表性。
3.应把学生对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加入其教学评价体系的开发工作中。目前,教学评价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主要就是一种走过程的形式,这种走形式的做法对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改善没有一点效果,也使教学效果日趋下降。该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考虑,仅仅是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制定。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的是否合理与将来英语课堂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体系的时候要全面充分科学的制定。真正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指标的内容应该是由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应站在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角度全面进行考虑。应把学生的愿望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充分深入理解学生的具体评价的意义所在,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时应坚持以学生的评价为参考的关键点,充分考虑学生评价的内容,间接分析出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并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尽可能的使学生对英语课程充满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评价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的明确性,教学语言是否生动形象,教学效果是否显著,师生互动是否具有效果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判断。
四、总结
高等的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命脉,是一个学校发展是否长久的主要体现,同时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都知道,中国高校的教学形式它仍然基于教室,但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是今后课堂教学,课堂创新和英语教学方法改进的主要依据,而更科学,更全面,更完善的评价体系依然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使优质高校英语课堂评价体系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上发挥极大作用。
教学评价论文 篇4
摘 要:大学的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组成部分,也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众多大学在体育教育这方面尤为重视,应让大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意识。但是近年来,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活动,即使参加了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大学体育论文
大学的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组成部分,也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众多大学在体育教育这方面尤为重视,应让大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意识。但是近年来,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活动,即使参加了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建立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这在体育教学方面是一项新的尝试,旨在达到强化大学生健康第一、培养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俱乐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俱乐部作为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均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迟缓状态,这是因为现阶段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1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简介及现状分析
大学体育俱乐部制作为各高校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是以大学生自愿参加运动为出发点,依附于高校现有的各种运动器械、运动场馆,以一种俱乐部的形式展开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它将群体竞赛、课外运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等联系在一起。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们的体育文化素养以及增强学生们的体质,进而养成一种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形成一种影响其终身的、健康的、文明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这种体育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符合我们大时代的需求的,大学体育俱乐部制可以划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俱乐部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首先,它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从而选择相应专长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和训练。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们实现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的最终目标。其次,能够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选择相应的体育教师,不仅能够使自己收益,还能够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大学体育俱乐部制可以延续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兴趣是大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的主要原因。志同道合的学生聚在一起,更能达到提高技能水平、锻炼身体的目的。
2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2.1指导思想
开进行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应当围绕着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进行,它能够决定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几经变化,可以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那时的指导思想是体质教育、技术教育以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教育思想。第二阶段则是在80~90年代。那时的教育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思想、发展终身体育思想、开展整体效益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以及快乐体育思想这五部分。第三阶段则是90年代至今,指导思想则变成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从指导思想的这三阶段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指导思想的变革都源于时代的变化。但是,就目前来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最适合如今的时代主流的思想。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该指导思想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在进行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时刻谨记这一指导思想,还要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完善这一指导思想,从而更好地构建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