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自我鉴定参考范文(通用35篇)
在思想上,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体系,积极提升自己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为献身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多与人为善、为乐,用实际行动来展现当代教师的风采。
在生活中,我崇尚质朴的生活,时间观念强,并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正派的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和同事相处融洽。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了自身能力并且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在社会工作方面,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除了学习科技知识,还培养了自己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我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善言谈和交往,喜欢什么都想学,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能学会,自己也已经搞得很疲劳了。使深刻认识到“贵在精而不在于广”,如果我一段时期内专注于某一方面学习,不求博但求精,相信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这方面知识。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且切实的遵行它。
教师个人自我鉴定参考范文 篇34
各位考官早上好。我是郑州师范学院数学系____届数学教育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名叫___,很高兴能有机会在此向各位考官学习!
广西师范学院数学系是我们学院最悠久、教学质量最优异的系别,在此学习环境下,使我的知识能力受益匪浅。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勤练教师基本技能,有较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许多知识,在假期从事的家教工作中加以运用。在实习期间,我思索激励教法、课件制作和教具选择,在课堂上取得了学生主动要学的'效果,得到了校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好评。
我出生于教师家庭,对父辈循循善诱的引导深受感染;对父辈们的殷殷嘱咐,使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人;对所受到的学校教育,让我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的专业技能干好每一件事;坦诚、踏实的性格,让我在工作中与领导、同事相处融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期望:有一个合适的平台,用我的热情和智慧去全力开拓、耕耘。
我希望:能到贵学校任职,为贵校的发展出一份力,相信我的付出也正是您的英明选择!
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学习,用“心”去面对一切,必然能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教师个人自我鉴定参考范文 篇35
许多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心中无数,不知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往往要等教研员和老教师点评后才心中有数。其实课后只要按照九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符合要求的就应该是好课,哪些方面欠缺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作为评价别人课的参照。这九个问题可简化为27个字: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
1、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明目标)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斗目标,战斗员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亦如此。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写在教案上,而要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以通俗的形式或问题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要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要机械套用三维模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尝试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即把一节课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问题解决了,学生就达标了。在问题中要包含目标的三维性。
2.教学内容是老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自主学)
新授课,老师不要急于先讲,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操作。过去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知识一无所知,老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学课本。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其含义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书本知识先让学生看书思考,有些问题可以先考一下学生是否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作用,要给学生完整的自学时间。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
3.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来解决?(合作探)
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的合作组织要分小组和大组。首先是两个人的小组合作。实验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对于老师布置的自学内容,两个人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大组来解决(6—8人一个大组)。大组一起讨论不会的问题,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大组不能解决的通过全班讨论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巡回检查,不要急于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掌握: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大组能够解决的全班就不要讨论了,要实事求是,不要走过场。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为点拨做准备。
4.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精点拨)
从理论上来讲,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老师也不要急于讲,老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学以后教师点拨主要起四方面作用:
一是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老师来解决。
二是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学生在自学和讨论过程中有些问题基本会了,但表述和书写不够规范,老师要予以纠正,并培养学生用专业用语表述和书写的习惯。
三是扩展学生思路,给学生提出多种解题的思路,扩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思维。
第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5.教师是引领学生整体建构还是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之中?(整建构)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编写改变了过去线性结构模式,变为模块结构。每个模块就是一个主题,一个整体。教师在备课时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备一节课的习惯,按照单元备课,把一个单元看做是一个整体来安排和设计。要引导学生领悟编者意图,理清单元结构脉络,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碎片。在教学一篇课文和一节教材时,也要整体建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单元和一节教材,使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状结构而不是点状结构。只有网状结构的知识才便于理解和记忆。
6.教师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找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课本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要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所谓“用课本教”是指课本是范例,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知识的系统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课本知识。所谓“不是教课本”,是教师不一定用课本例子,要善于归纳课本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表面上,模块式的课本编写打破了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线索,但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它理出来。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学习规律,讲解例题找规律,变式练习验规律,联系实际用规律。高水平的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低水平的教师只能按照课本,亦步亦趋教给学生零散的知识。
7.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活而不乱?(巧组织)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精心设计,试图取得最佳效果。但一节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是否每个环节都有必要,都合理高效?有些教学环节单就本身来讲,可能是创新,但在整节课中可能多余。比如有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都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就要挖空心思创设情境。其实有些课不需创设情境,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再如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有的老师不管什么问题都要让学生讨论,好像不讨论合作就不是新课程的要求。其实有时学生自己学会了就没必要讨论,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老师就不要讲了。一切根据实际情况,在备课时有些要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变通,不要机械照搬教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要做到环环相扣,目的明确,不能太随意、太零碎。教师的随意性太大,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没有完整的独立自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