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教师个人鉴定(精选34篇)

2024-09-15 07:32:58介绍鉴定评语寄语打印
教师个人鉴定(精选34篇) 转眼间,我已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近一年多时间了,在逝去的岁月中,有得也有失;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过辛酸,也有过欢笑;在充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在与可爱的学生们相处。过程中,我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根据培训任务的需要,我们先后聘请了东北师大教科院院长马云鹏,书记于伟,教授王凌浩、邬志辉、张嘉伟;省教育学院李元昌、潘景峰、张俊清教授;省干训办主任林森;市教育学院赵明旭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盛市、县中小学优秀教师为兼职教师,共计241人。来源广泛,结构合理,与专职教师的比例为1:4.9。对于兼职教研员,我们同其签有聘用合同,实行动态管理。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王忠敏老师所讲的(五彩池)一课,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国家级新课程教学案例评比中获长春市十名特等奖中的第一名,课例光盘作为培训案例免费下发,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市中小学共有教职工9302人,其中专任教师7823人。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教师进修学校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整合教师培训工作的各类资源,与吉林省教育学院、长春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联合开办了本、专科学历培训班、研究生课程班、教学骨干培训班、普通话培训班、市民外语工程培训班、英特尔培训班、中小学校长全员培训班,下联全市各中小学,利用“县——基地——学校”三级研培网络,开展学科主题教研,组织教师研修,形成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同时我们还设立了四所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分别为德惠市实验高中、第四中学、实验小学和市幼儿园,用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活动,对全市的基础教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xx年召开了(关于落实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全面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意见)的启动大会,600名教师成为首批网联受益者。进修学校教研员受聘为网联指导教师,定期为网联学员答疑解惑。

  进修学校已于xx年10月16——18日顺利通过以省中小学幼儿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齐放为组长、潘飞老师为副组长的省级评估组验收,成为省级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和远程教育培训规划,力争在三年内筹措资金实现适应新形势的网上互动教研、视频教学,在XX年达到省级示范校标准。

  二、规划与管理

  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全市教师教育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功能,依据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相关法规和政策,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继续教育,坚持以教师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分别制定了(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规划)(新课程培训规划)等,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前瞻性、可行性。

  按照省教育厅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规划,实施了全员培训,培训率达100%。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XX年教育局出台了(“德惠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操作基本要求和“德惠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通知)。目前已总结出三个系列,共计二十二条,十种培训模式,供各校遵循,为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积极组织和推动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为各校开展教师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继续教育全员考试。帮助教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开展自主学习,为我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按照省教育厅XX年全员培训规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订购规定数量的教材21万多元,无滥发滥编教师培训资料的现象。

  三、组织与实施

  为加大学历培训力度,于XX年下发了46号文件(关于转发全面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特别指出对参加超高学历培训的教师将从师培经费中每年每人补助500元。几年来,我们有效组织教师进行学历补偿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先后与吉林省教育学院、长春市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训专科、本科、研究生课程班教师共5554人。其中专科3623人,本科1773人,研究生课程班158人。

  师德培训始终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德惠市政府在XX年教师节表彰了135名师德典型。

  新教师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XX年培训新教师142人,培训率达100%。对于音、体、美、心理等薄弱学科每学期都要组织期初备课,把新理念融入教学实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

  xx年5月19日,举办了主题为“关爱专业,注重发展”的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我市两名教师荣获长春市专业发展论坛金星奖。同时,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下乡,并将之经常化、制度化,通过讲课、研讨、座谈等形式与一线教师充分互动、传经送宝。在新课程培训中,吸收骨干教师构建“研究共同体”,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结合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对参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辅导。XX年,教育局下发了29号文件(关于成立德惠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明星站的决定),认定212名骨干教师为明星站成员,覆盖中小学22个学科,具体负责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研究实施策略、设计培训内容、确定测评标准、协助培训管理等。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计划,五年来,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达96%以上。参加高级培训736人,通过高级答辩125人。

  为了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进行了教研、师培重心下移的探索。XX年下半年,组建了“中国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布海教研教改基地”,通过校际间的联系和交流,组织科研活动,举办教育科研讲座、开展教研教改竞赛、评选学科带头人等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xx年,逐步在全市中小学组建了15个教研教改基地,建立了覆盖全市的三级研培网络,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以此为立足点展开,仅xx年就在各基地开展大型活动29次,中小型活动140余次,并将这一研培形式向村小延伸,将最基层的村小教研也纳入联合培训的范畴。在基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又探索出了“小班提升”和“学科沙龙”这些高效、快速、优质培训骨干教师的新模式。截至xx年,我们共选派88名“小班提升”学员赴吉大附中、108中、天津路小学跟课学习,近百人参与了“学科沙龙”。xx年,我们在继续深入搞好三级网络、小班提升的同时,又开始了对“主题教研”这一新的教研课题的探索,xx年先后下发300余个有价值的教研主题供基层学校参考,全市专任教师主题教研活动参与率达到98%。

  xx年以来,教育局本着“全面开展、典型带动、创新机制、开拓新路”的指导思想,把“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建设当作教师培训工作的龙头,引领其他业务工作,并总结出了适合德惠市情、充满个性与特色的全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即两个运行机制(培训模式机制和操作菜单机制),六个促培媒介(教学、教研活动媒介,教育科研媒介,合作交流媒介,教师考试媒介,专家、专题讲座媒介,干部培训媒介)。截止xx年,已经有9所学校被评为长春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其中,四中被评为长春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示范校。xx年,有74人的教学叙事文章获得长春市教育局颁发的证书。

  四、质量与效果

  为加强对教育科研过程的管理,出台了(德惠市科研兴教实施方案)、(德惠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教育科研计划和工作制度,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进行有效指导。XX年5月,继教办公室又立项教育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子课题; xx年11月,进修学校孙玲老师和大沙坨子村小共同承担的中央电教馆的科研课题(农远英语资源研发与应用)结题; XX年9月,陈冬梅老师主持承担的吉林省教育学院科研重点课题(关于以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立项编号jk81004)通过吉林省教育学院科研处有关专家的鉴定,业已结题。

  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五年来,进修学校教师在国家、盛市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达到70多篇,编撰的著作在国家、省级出版社公开出版的达50多册。xx年出版(新课程探索与研究丛书),共分八册,由长春市教育局周国韬副局长亲自作序。xx年(吉林教育)第5期刊登了晁振英校长撰写的联合培训的经验文章。XX年(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刊登了陶大勇老师的(浅析课改理念创新中校长角色的转变)。xx年(吉林教育)12期刊登了陶大勇、黄艳梅老师的(新课改理念下校长应具备的素质)。xx年,(吉林教育)1、2期合刊上刊登了我市大沙坨子小学的经验材料(抓好试点工程,探索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之路)。xx年9月,张绍琦老师的(德惠市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调查研究)和裴国英老师撰写的论文(以研培基地为媒介,探索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在长春市教育事业发展系列研讨活动征文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