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价制度(通用30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无限光明的前程。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中国人民为此备感骄傲,备感自豪。实践证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
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价制度 篇21
XX县“两新”今年以来,XX县紧紧围绕“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工作原则全力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目标,突出抓好组织组建、理顺隶属关系、健全制度机制、狠抓队伍建设、丰富活动载体,有力提升了全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抓好组织组建,扩大组织覆盖。按照“有利于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原则,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区域统筹”和“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多种方式确保“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不符合单独建党条件的“两新”组织,由县委“两工委”牵头,采取挂靠到县主管局党支部管理等形式,对未达到建党组织条件“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和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率。
二是理顺隶属关系,促进作用发挥。为破解“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小、党建工作不规范、管理机制不顺的问题,把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作为党建工作破题的着力点,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组织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生产经营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了全县“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通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进一步规范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纵向上得到了延伸,横向上得到了拓展,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促进了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是健全制度机制,强化规范运行。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了“两新”党组织的工作职责,重点健全完善了三项工作制度,推动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建立了领导联系“两新”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讲党建、议党建、抓党建、谋发展,组织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督促和指导“两新”组织抓好党建工作。
二是建立了党建指导员制度。向党建工作还不规范的“两新”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切实从建立组织、规范组织、发展党员、开展党内活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较好地发挥了党建情况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两新”组织发展服务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的“四员”作用,促进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定期召开“两新”组织业主、党组织负责人、工商、税务、工会、民政、劳动等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四是狠抓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通过竞争式选拔、复合式培训、契约式管理、关爱式激励等办法,选好配强“两新”党组织书记。以县委党校为培训阵地,加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积极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两新”组织所在乡镇党委副书记、县级部门系统机关党委副书记到外地参观学习,增强培训实效。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积极引导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党组织内部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联系职工等制度,深入开展“三向培养”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带头学习提高、争当业务标兵,带头履职尽责、争当敬业模范,带头攻坚克难、争当创业先锋,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五是丰富活动载体,助推和谐发展。认真开展了以“重孵化培养,强队伍战斗力;重作用发挥,强组织凝聚力;重机制创新,强工作驱动力;重和谐发展,强企业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四重四强”活动,强化了党建工作保障。深入开展了以“部门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牵手、企业党组织与产业基地党组织牵手、企业党组织与产业协会党组织牵手”为主要内容的“三牵手”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企业发展提速增效,探索了党建工作新途径。
通过开展倾心服务企业、真心服务党员、贴心服务职工“三心”主题实践活动,坚持把企业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帮助企业拓宽经营渠道,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心服务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目标,扎实开展了以“争创先进企业党组织、争当企业党建工作优秀业主、争做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促”活动,有效激活了党建工作载体,创新了党建工作形式,丰富了党建工作内容,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价制度 篇22
按照市委组织部考核组要求,现将20xx年调任区委书记以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着眼全局、把握方向,科学谋划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调任工作之初,正值发生在我市腐败案件对区冲击影响最为严重、金融危机开始全面爆发、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大的特殊时期,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士气低落,重点工作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为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我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区区情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走访,全面掌握全区基本情况,适时组织召开全区干部大会和全委(扩大)会议,着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把主要精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投放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上,较快地统一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扭转了工作被动局面,保证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在抓好全局工作的同时,考虑到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实际,我及早谋划全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着重针对区作为全市中心城区存在的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市场风险大,农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规模偏小,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管理不同步等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在20xx年初区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更好发展、更快发展,大力实施‘工业立区、项目兴区、和谐稳区、富民强区’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的总体工作要求。
重点发展举措确定为:牢固树立中心城区意识和中心城区的发展理念,坚持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着力引进培育优势大企业、大集团,大上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项目,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为实现经济社会率先发展打开突破口,提供根本保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农业产业内部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高效节水避灾型现代农业,结合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种植、公司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区农业在全市的领先地位;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中心城区要求,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城市建设特别是北城区开发进程,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全力引进大型高端商贸项目,不断扩大服务业规模,尽快将三产服务业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改善民生,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
发展实践证明,上述发展思路是符合区实际的,得到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切实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率先发展、更好发展和更快发展。
二、协调各方、强化落实,全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为保证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委主要工作安排落到实处,坚持把握主要矛盾、关键问题,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力求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强化工作安排。创新推行重大工作处级领导专项包扶推进制度,对于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逐项明确主抓领导、牵头部门和相关配合部门,层层确定和落实工作责任,力求整合全区各级班子最优的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合力攻坚、扎实推进,确保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强化工作检查督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推动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