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介绍鉴定评语寄语

公开课自我评价(通用13篇)

2024-09-18 04:26:01介绍鉴定评语寄语打印
公开课自我评价(通用13篇) 这次公开课留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教师们对这次公开课教学思想上都很重视,态度都很端正,全力收集了教学素材,合理设计了教学策略,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能够说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付出了很多,学校对此表示欣赏并将研究对大家的表现予....

  讲完公开课后,我进取听取听课教师的评价和提议,同时也评价了成功的经验,反思了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1)课前各方面准备充分,课上语言流利连贯,多媒体操作熟练;

  2)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进取参与;3)课件设计重难点突出,学生听课效率较高;4)课堂秩序较好,学生比较配合,时间分配合理;

  5)教态大方自然。

  不足之处:1)幻灯片添加的个别动作音效不太适宜;

  2)授课语言还不够诙谐,有待提高;

  3)课前导入除了使用精彩图片外,可尝试使用一些视频;

  4)师生互动的形式(提问问题回答问题)不新颖,可尝试一些新颖的形式互动;

  5)应更加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和探究性;

  6)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整讲课进度;

  7)丰富自我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8)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应多与资深教师沟通学习。

  总的来说,还是要感激培养过我的大学教师和一中的指导教师,让能有幸第一次亲身体验公开课。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身上欠缺的还很多,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以更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公开课自我评价 篇5

  有人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20xx年12月25日,我在学校范围内上了一堂公开课——牛津英语《模块六unit3 reading》。整堂课下来,同事们说上得不错,教学流程很连贯,但我个人的感觉却不太尽如人意,总觉得有好些地方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些。课后我对我的这一堂课进行了反思与自我评价,找出了一些让我觉得留有遗憾的地方:

  第一、课前的预设与学生思路的脱节

  我处理的这篇文章是关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那天正好是西方的圣诞节,所以在导入课文的时候,我就想以中、西方到客人家做客时的差异性来进行导入。对于中国人来说,我设置了两个问题:

  Question 1 :Today, your friend invites you to have a dinner in his home , you have a delicious meal, when you leave, you say thank you to your friend, what do you think your friend will say? ”我预想的答案是饭菜一般,做得不好,不好意思之类的话。

  Question 2 :If it happens in the west, what do you think your friend will say?” 我预想的是很高兴你会喜欢,你喜欢是我的荣幸之类的话。我试图通过这两个问题来让大家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但上课后,当我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却回答道“不客气,很高兴你会喜欢”。 与我的预设完全相反,我无法继续,原本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不知所措,最后就只好自己把自己预设的答案说了一遍,才导入课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前我本以为自己的问题设置得足够好,学生肯定会按照我的思路来回答,所以当学生的回答与我的不一致时,却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我再反复琢磨我设置的问题,发现还是少了一个前提,就是——“As a Chinese ”,如果我当时很明确的表明这一点,我相信学生是不会回答“不客气,很高兴你会喜欢”之类的话的,即便是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语,那只能说明他(或她)无法用英语进行表达或在这方面不是特别了解,我完全可以找其他同学来进一步回答。

  因此,教师应以预设为前提,提高生成的质量;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让预设与生成共的平衡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在课前的准备时,要从多方面来考虑,从学生的思路考虑,早准备,早动手,使自己在课堂上不至于被动。同时针对上述导入,可以将问题准备得更容易些,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譬如可改为:“昨晚是圣诞节,西方人会吃什么?在中国的春节,中国人又吃什么?”

  第二、个别地方设立的障碍,让学生不知所措

  在课件中有一处,“Please spot the topics that are mentioned in this dialogue”,我自认为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准备一带而过,于是就叫一名学生起来回答,谁知他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我意识到可能有什么情况,再仔细一看,才知道,学生不知道“spot”这个词的意思,连忙用“choose”来加以解释,而这时学生马上就将“topics”相关的内容找了出来。

  还有一处,涉及到感恩节,我就设计一个 “感恩节是什么时候”的问题,没有学生知道,我马上报出了答案。课后有的老师对我说,那个问题有些难,就连她也一下子想不起来。

  教师是重要的外语信息源,其职能主要靠语言去发挥,因而有意义的课堂语言在学生学习外语时起到重要的作用。譬如将学生不认识的单词的意思解释为他们所熟悉的单词,或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采用最基本的英语语言,力争让每位学生能够听懂,能够明白老师的意图,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至于那位老师说设计像“感恩节在什么时候”这样一个问题有些难度,我倒不敢苟同。如果学生不会,我想直接告诉他们也没什么关系,至少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将高考题型带入课堂,但是不够精细

  江苏的高考发生了重大变革,将以往的短文改错改为任务型阅读,针对这一个变化,我们教师也在寻找机会来进行训练。这篇课文符合任务型教学的训练,在备课的时候,我把它设计成此题型来训练,学生可以对这篇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第一次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正确率很高。但是课后再回过头看年,发现题目的设计还是有些问题的:首先,题目设计得相对简单了些。从做过的题目来看,这类题目通常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10个题目中5个左右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而剩下的就要从自己归纳分析得出。题目的相对简单对于训练的意义不太大;其次,表格的设计也不是十分的清晰,所列的项目不是十分明确,所以让一小部分学生无处下手,由此看来,对表格的设计应该更清晰明了,各个项目的用词应该更加准确;最后,考察的选项设立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让学生注意所要填的答案要从词性、语法、句子结构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使得所填的答案最为恰当。

  第四、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意外和“节外生枝”

  在进行语言点的讲解时,我准备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然后由大家分析理解,但是学生很紧张,没有人敢主动提出问题。我看见如此情形,急中生智,当着同学的面说:“在文章中老师我有几处不明白的地方,谁能帮我分析一下。”并且告诉学生难句的位置,这一下学生立刻积极起来,七嘴八舌,不一会儿几个句子就在大家集体智慧的力量下解决了。解决完之后,我还特地问了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结果还有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均由其他同学为他们顺利进行了解答。由此看来,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准备充分,而且在课堂上也要有驾驭学生的能力和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上几点都是我在授课后的一些反思。对我而言,开设一堂公开课就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锻炼!我想,要使自己的教学不留有那么多的遗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学习新课程理论,多钻研任务型教学理论,实现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功能的转变,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公开课自我评价 篇6

  5月21日,作为___二中新教师的我与其他三名跟我同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一齐参与了“新苗杯”公开课活动,这个活动事实上就是为了观察和检验我们四人从去年参加工作至今的成长、工作情景。我上的课是音乐欣赏《爵士乐》。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我做了不少准备,课后,经过听课学校领导、教师的讨论和反馈,我了解到我这节课总体上来说还是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的,几个学校领导事后公开或私下分别找我谈了话,对我这节课做出了很多精辟的点评,我也进取主动找一些资深的优秀教师取经,虚心听取他们对我那节课的意见和提议,从中真可谓受益良多。所以,为了让自我今后取得更大的提高,成长更快,我有职责对我这节课做一个评价。

  (一)具体上课情景上:

  优点:我那里想引用一段邓绍球校长的点评:“一组提问,一组游戏,提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恰当的激励语言,较好的组织形式使学习氛围活跃;降低位子,与学生们平等探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鼓动“创意”、“惊喜”评价,效果很好。”我在那里不是偷懒,只是觉得邓校说得足够全面了,我自我评价反而怕说得不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