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工作鉴定总结(精选34篇)
3、优质烟叶开发初见成效。主要经过两个层次开展工作。第一个层次是建立烟叶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在福建三明和龙岩、山东省临沂、四川西昌、贵州遵义等烟区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烟叶生产技术的科研开发基地。第二个层次是在县一级建立烟叶标准化示范县。主要推广规范的烟叶生产技术。目前已建立了云南弥勒、山东莒南等10个标准化示范县,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全国第三批标准化示范100县之列。上半年会同烟叶公司组织召开了烟叶标准化示范县项目现场会并制定了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
4、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烟草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基本控制为10-15%,烟草种植先进国家为3-5%,差距还不校从1996年起,我们开始在全国主要产烟省(市、区)建立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机构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网”。截止底,全国共有16家省级局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级站总数到达260多家。200_年6月底,我们在云南组织召开了“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专题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总体目标是:到全国范围内烟草病虫害损失比目前降低5个百分点。
(五)不断推进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改革,科技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1、科技项目立项制度更加规范。
经过近几年的改善,科技项目立项已构成目前的五个规范过程:资格形式审查、科技委论证、专家评审、国家局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国家局办公会议审议,并实现了网上申报和管理的功能。
2、建立科技项目招标立项制度
为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公平竞争,今年我们加强了科技项目招标立项工作,在促进科研立项机制改革上迈出了新步伐。上半年进行的《低焦油低CO卷烟产品研制》和《“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项目的招投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今后,要求各省级局要加强科技项目的招标工作。
3、建立项目经费配套制度和经费执行检查制度
项目经费配套制度:自今年起,为加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凡各省局在国家局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均应给予相应额度的配套经费支持,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管理。
经费执行检查制度:自去年起,逐步开展了对大额科技经费使用单位进行经费的跟踪检查,目前已完成对郑州院、郑州烟草职工技术培训中心和生理生化基地三个单位的项目经费执行情景的检查工作。
(六)进一步完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不断加大卷烟产品和烟叶原料的质量监督工作力度,加强焦油量监督抽查
1、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建设
重点做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贯彻实施ISO17025国际标准及新的烟草质检机构审查认可办法和评审细则,并据此进行了湖北省烟草质检站审查验收的试点工作。二是抓省级质检站的整体提升工作。目前国家烟草质检中心、上海、湖北、广东、山东、云南等六个省级质检机构经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基本具备参与国际质检合作的工作条件。三是举办了行业质检站长政策法规培训班,培养了首批20余名行业国家级实验室注册审核员。四是加强了标准化工作,发布《卷烟、雪茄烟基本计量单位》、《烟用二醋酸纤维丝束》等12项行业标准,申报批准国家标准立项4项,组织行业标准计划25项。五是加强了行业计量室建设。经过了全国计量考核委员会组织的“烟草专用气体流量和压力标准”建标考核工作。
2、卷烟产品质量监督
国产卷烟的质量监督:组织了全国卷烟产品市场抽查和全国性统检,卷烟产品抽样平均合格率为98.43%,与度平均合格率为99.0%相比基本持平。平均焦油量为14.7毫克,比度焦油量15.3毫克有所降低。全国卷烟呈现焦油量下降,低焦油卷烟份额上升的态势。
进口卷烟的质量监督:上半年我司牵头与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局(原属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组成联合检查组赴深圳、珠海、上海口岸,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外卷烟品牌进行了一次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到8个国家的13家国外卷烟制造商生产的26个国外品牌卷烟,卷烟标识、卷烟外观质量、卷烟焦油量、烟气烟碱量检验合格率分别为:30.7%,88.46%、100%、100%,而不合格项中免税烟不合格的比例占81%。总体上反映出进口卷烟标识不符问题突出,免税烟管理混乱,质量问题严重。
3、烟叶原料质量监督
行业烟叶质量监督工作已连续开展了三年,经过有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行业烟叶质检体系已初步建立,烟叶工商交接质量监督工作初见成效,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有明显提高,1999-烟叶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分别为:49%、52%、60%,去年到达了最好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下发了度工商贸易交接烟叶质量技术监督情景的通报,表彰了47个烟叶等级质量好的烟叶产区和5个烟叶质量把关严的卷烟企业,通报批评了9个烟叶等级合格率低和9个烟叶混等混级严重的烟叶产区,并加大了督查烟叶产区整改工作的力度。今年农商等级合格率为80%
(3)卷烟材料质量监督
为落实姜局长在“200_年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经济秩序暨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今年发布了“国家局1号令”,加大了对卷烟材料的专卖管理和质量监督力度,推动了卷烟材料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立,从法制的高度对卷烟材料市场进行净化,规范经营。组织开展了对广东、云南和河南部分烟用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和丝束、滤棒、卷烟纸等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对存在质量问题,不贴合生产要求的4家香精香料生产企业、3家滤棒生产企业和2家卷烟纸生产企业进行通报,在行业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效果良好。
(七)、以国家实施名牌战略为契机,着手培育中国名牌卷烟
为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国家质检总局从起启动了中国名牌的产品培育工作。为推动烟草行业名牌战略的实施,做大做强一批卷烟优势品牌,今年我们在争创中国卷烟名牌工作上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将卷烟争取列入到了中国名牌评定目录。二是按照《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中国卷烟名牌产品评价细则、标准和计算方法,组建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卷烟专业委员会,并进行了对行业名优产品的摸底、调研和产品数据测评工作。在各方面的进取努力下,经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核经过并予公布,烟草行业有中华、红塔山、大红鹰、白沙、云烟、红河和芙蓉王7个卷烟品牌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同时统一组织7个中国名牌卷烟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今年11月份的中国名牌战略(深圳·香港)国际论坛暨名牌产品博览会,从设计、策划、宣传报道、组织安排等方面均以中国名牌卷烟整体形象出现,首次以中国名牌卷烟生产企业的整体形象向公众展现了其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八)、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提高人员素质,为行业持续发展供给人才支持
坚持职工教育培训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培训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坚持重点培养与全面提高相结合,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的总体竞争实力供给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国嘴”和“国手”的培养
第一是“国嘴”的培养。从全国卷烟企业的评委和工艺技术人员中选择业务强、素质好的人员集中培养,每年选拔必须数量的人员,参加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联合研究。目标是经过3-5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具有国家级评吸水平的技术人员。
第二是“国手”的培养(即烟叶分级专家)。已请烟草行业烟叶分级老专家冯国桢同志,选定了6个人,以带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培养。主要培养他们感官烟叶分级的本事,即定性分析本事。目标是利用3-5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烟叶分级人员。
2、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过去5年,我们按照“烟草行业百千万人才工程”的要求,已培养了824名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员,这些学员不少已成为单位或企业骨干。从200_年起我们开始开展学位研究生培养。已委托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北方交大为行业举办机械工程、农业推广、MBA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学员毕业时获得正式的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目前三个专业已招生120名。
3、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培训
从200_年开始,我们陆续选择一些重点企业的产品开发、卷烟工艺、调香配方人员、农业和科学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