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鉴定开头(精选34篇)
我们实习的单位叫做广东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是营业额稳居国内物流行业前三强的大型私营企业。截至20xx年12月,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已经在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拥有483家营业网点、1000余台车辆以及8000多名正式员工。 算是一家发展状况非常不错的大公司。20xx年2月15日至2月24日,我们的五人团队在这里进行了简短的实习。
早在我们出发之前,我们就将团队的精神定为:实现梦想、自信执着、共同奋斗。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包括运营、企业文化等;加强兰大本科生与企业的联系;针对典型人物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访谈;进行校友访谈,为百年兰大献礼。
我们团队于2009年2月15日从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出发,经过30多小时的火车,于2月17日中午抵达广州,并与先期抵达的谢子恝汇合。而在此之前,我们在兰州作了不少准备工作:包括服装的统一、材料的搜集,以及礼仪的培训等等。
抵达之后,广东德邦物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刘致富先生接待了我们。他将我们安排在离公司很近的地方住下,而公司本部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东平——一个虽是郊区但物流十分发达的广州郊区。之后的几天,我们就在公司本部进行了参观与实习。
(三)培训
2月18日,我们主要进行了进入公司前的培训与参观。
早上7:45我们就来到公司,公司安排我们上午和一些年轻的员工一起上培训课,这次培训的讲师是德邦的金牌讲师鹿宁先生,培训的主题叫做心态修炼。在三个小时的培训里,鹿先生谈笑风生,引经据典,给我们这些学院派的小字辈们好好地上了一课。
培训课是在很轻松的气氛中开始的,鹿宁老师以幽默自如的口吻开始了讲课,主题是调整心态。学员都做了自我介绍,鹿老师先做了示范,首先,我是,我有3个优点……,2个缺点……,最后总结。在培训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鹿先生组织大家一起做的一个游戏也令人十分难忘。首先,大家一男一女相互隔开,一个人的脚尖顶着前面一个人的脚跟,紧紧围成一个小圈。这时,鹿先生的指令蹲下,在我们看来这就十分困难了,只能前面一个人蹲在后面一个人的大腿上,因为相互不熟悉,又是男女隔开,大家蹲得都十分不自然。谁知,鹿先生又命令我们听好口令,一齐左右左地向前迈步。大家勉为其难地走了几步后,都觉得腿部发麻,有点撑不下去了。可鹿先生仍旧不依不饶,下命令说走满一圈,我们顿时叫苦不迭。可是这个游戏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当你腿部无力,没有办法,只能把重量完全放到后面一个人的腿上后,马上就会感觉轻松不少,虽然说不上完全不累,但是走完一圈嘛倒还绰绰有余。就这样,大家完成了这个游戏。就这样,我们完成了培训课。
下午,我们在人力资源部何涛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总部,办公楼、营业部、汽运偏线、汽运统计部、外场等部门。之后,我们又对鹿宁先生进行了访问。再后来,刘致富先生为我们安排了以后两天我们将要去的实习部门:马雪被分在广州汽运偏线,任新颖和程远强到了东平营业部,谢子恝到了广州汽运统计部,我被分在人力资源部。
(四)工作
19日早上,当我再次来到公司之时,刘致富先生就已经把我当成他的同事了。这天早上,人力资源部各个小组分别召开了小会。刘先生这一组算上我共有6个人,小会大概开了十分钟,主要议题就是以往几日的工作里个出了什么错。除我之外,大家都发了言,真诚而认真地总结了工作失误,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小会开完,刘先生安排我在人力资源部的面试厅实习,主要负责给来应聘搬运工、接送货员、司机职位的求职人员登记、收发面试登记表。这个岗位的技术含量要求较低,但对于平时埋头考古学书籍的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9日、20日这两天一共有73人在我这登记应聘,他们大多是初高中毕业无法升学后来德邦应聘的。尽管有少数人拥有中大专文凭,但他们与我们相比,没有文凭、没有知识,有的只是一身力气,有的只是为生计所迫的无奈闯荡。他们或许一辈子也无法先德邦的副总康菠那样,从一个没有文化的司机,干到公司的高层管理,但他们为了自己、为了生存,依然无可奈何地出来,期待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的境况。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真谛——只有奋斗,才会有其他的一切。
公司招聘本科毕业生是不经过我这里的,那是由刘致富先生负责的。19日下午,刘先生让我帮他做了一份名单,是今年即将来公司进行应聘面试的硕士研究生,共有56人。虽不清楚德邦会留下几个,但可以预见到的是,这56人大多还是不会被公司录用的。这56人,有一人甚至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另一个则是双硕士,但在现在这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他们也只有接受现实,努力实现就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不关上面的政策多么优惠,人民币多么坚挺,中国多么强大,在这种全球经济寒潮袭来之际,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不可能无忧,就业率不可能不下降。如何使自己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实现就业,这将是一个异常困难的问题。
希望我们兰大的学生可以在广州过得愉快!
大学生自我鉴定开头 篇18
进入大学,第一学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了,在学业上,好像我并没有太大的收获。但在这个匆匆离去的大学第一学期中,有很多值得我回忆的事。通过这些事,我发现自己进步了,成长了,也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踏入大学的大门,第一件事当然是军训。那么多天的训练,真的把我累得够呛,在那个军训场地上,不知挥洒了多少的汗。虽然我皮肤晒得发黑,脚磨出泡,我也感到很快乐。因为通过军训,我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军训,我结交了很多的新同学;通过军训,我开始适应大学的生活。军训,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必修课。
军训过后,就要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了。本以为大学的课程不会太多,可是我们一进来就有十一门课,吓得我们所有人都叫累,吃不消。可是叫累有什么用呢?课还是照常上,我也逐渐的适应了这样的学习生活。可是有些课开出来,我又学不懂,感觉就是白费了,对我没有多大的用处。比如说,社会学(双语),老师上课用英语讲课,普通的英语我也许听得懂,可是社会学上有很多的专用术语,我根本无法听懂。感觉这一学期的社会学,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因为它而提高,社会学知识也没有学到多少。有些课,对我来说就有很大的用处。
大学生自我鉴定开头 篇19
我们也将跨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自身的动手能力,了解和熟悉矿区的生产、生活,增强自身对矿区安全生产的认识,学习煤矿生产工作中的规章制度,为我们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矿区职工锻练的时期,也是我们努力完善自已,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进步的一个重要时期. 我被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分配到潘北矿,潘北矿隶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是淮南矿业集团实施“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打造大型煤电基地,建设亿吨级生态矿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公司在建的六对大型矿井之一.潘北矿井的建设是淮南矿业集团发展和新老矿井接替的需要.潘北矿井地处华东腹地,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市场广阔,具有非常好的煤炭产业发展的条件.为实现矿业集团建成年产1亿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加快集团公司煤炭产业建设的重要一环.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实习已经有一个月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领导、同事都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同事们无微不至的热情,也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
刚刚来到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后,我被分到了打通一矿。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尤其这里都说家乡话,听不太懂,感觉很难融入群体当中。而且总听说煤矿出事故,所以对于安全方面也有些担心。但是这里的同事很热情,领导也很平易近人,很快我便融入了一矿群体当中。这里的老前辈还主动向我介绍了许多矿中的情况,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打通一矿。领导也极其重视我们工人的健康,在全公司六个矿井6000多名一线员工中统一备了“阻尘鼻腔护洁液”,从而增加了职工在操作上的健康系数,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提升了职工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阻尘鼻腔护洁液”的使用,有效地减少了我们在井下作业时过多的煤粉尘的吸入,从而保证了我们作业时对空气污染的抵抗能力,保障了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