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自我鉴定范文(通用33篇)
2、开办宣传栏、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工作。
3、协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调解村民纠纷、接待村民来访、承办上级政府交待事宜等。
4、参与政府组织的、村官之间自发举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5、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为镇上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如一卡通的录入等
6、参与村内劳动,为村民提供科技文化等服务。
三、凝聚智慧,以创新的思维“干”好工作
创新是工作获得成功的不竭动力,农村基层的情况复杂多变,必须根据出现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经验的积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创新,在工作上要学会与时俱进,善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理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才能打开新局面,求得新发展。然而只有创新的思维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善于利用创新的思维去“干”好工作。作为初出校门步入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来看,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用“干”的实际行动,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市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四、坚定信念,立足农村,努力弥补工作中的不足
细细品位这半年的经历,许多事情仍历历在目,大学毕业时的一份执念,终于让自己有了圆梦的地方。农村的天地是广阔的,我很庆幸自己能到农村工作,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与农村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农村给了我们大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它帮助我更快的成长,更好的发展,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克服困难,弥补不足,用我的实际行动给乡村带来进步。给渴望科技文化知识的村民带来希望的种子,给正在新农村建设伟大进程中的基层干部群众带来持久的动力,将自己的所学服务于农村,服务于社会,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两年的村官工作是短暂的,我相信这两年的收获,会使我们受用一生。
半年的工作实践和锻炼,我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一件件小事、实事中体现出了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这些“小事”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新建村的居民来说,就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大事。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把他们当成朋友、亲人,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真心、诚心、爱心去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以赢得更多农民的尊重和信任。
新的起点,孕育着新的希望,我将按照_“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更加坚定信念,更加勤奋学习,更加踏实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有同志们的帮助,有自己的勤奋努力,我一定能继续保持昂扬的工作热情,使两年的农村任职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从而谱写出美丽动人的青春乐章,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报答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期望。
大学生村官自我鉴定范文 篇33
三年很短,弹指一瞬间;三年很长,这段“心路历程”很不寻常,很有意义,为今后人生起航扬帆打下基础。三年的磨练,使我从“初出茅庐”到“脱胎换骨”的蜕变,从“朦朦胧胧”到“思想转型”的质变。三年来,经历很多,实践很多;有苦有乐,有付出有回报;有着思想上的洗礼,环境中的熏陶;有着工作上的如痴如醉,有着生活上的绚丽多彩。这一切,源于花园良好的工作环境,源于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
三年下来,可以用“学、干、悟”三个字来说。当然,特定的环境,特殊的身份、特别的对待,也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态度、行为。20_年2月7日,是_区首批“大学生村官”“出炉”的日子。那一天的场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街、村干部很客气,相互之间谈得来,让我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都说花园街道是“炼炉”,进去以后出来不一样;都说_村的支部书记精明、能干,带着两委一班人、干出一番事、走出一片天,使_村“干部吵吵闹闹”到“干事红红火火”的大逆转。来到这个地方,跟着这样人干,真是“三生有幸”。总的感觉,花园的干部关系和谐,工作的氛围浓厚融洽。三年下来,也印证了这一点。
人,都是需要学习的。学习是本,唯有学习才能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立足社会。学习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学问。作为我来说,自己就是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从头开始。怎么学,说说简单、做做很难,我始终给自己加压,向理论学习、向同事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不管事情再多,工作再忙,每天浏览《人民网》是必修课,从中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各级领导讲话精神。特别是____的讲话,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形象生动、百看不厌,使自己深受启发。每月《领导科学》是选修课,从中吸收“营养”、汲取精华,学习为人处事、工作方法、处理问题等。可能大家会认为,“一个“大学生村官”没必要看那些东西,离我们太遥远”。其实不然,我觉得,不管是哪个层面、哪种身份,有时间应该看看、学学,对提高自己也好、对开展工作也好,都是很有帮助的。都说“先做人、后做事”,人做好了,事也就好做了。身边的干部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大浪淘沙“雕琢”出来的,在做人做事方面都有自己的“招牌”。对照他人、看看自己,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也是我的学习方法,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终南捷径”,唯有点点滴滴,慢慢积累。学习更应从纸面走向地面,基层的群众都是“老师”,戴顶“村官”的帽子,没什么了不起。三年来,我走过_村80%以上的农户,结交了一批农民朋友。老百姓都很善良,每次到他们家里坐坐、聊聊,他们很热情、很好客,也乐意、愿意和我说说家里的事,谈谈村里的事。在沟通交流中,让我了解了上洋村的人文历史,明白了上洋村的干部确实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几年下来,丢掉了“贫困帽”,走上了“小康路”,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攀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站在位置上,就要做事情,这是扭转他人看法,改变自身形象的方法。“有为才有位”。从刚开始的抄抄写写到后来的_村驻村干部,我和街道干部“平起平坐”。20_年7月,我被调整为_村的驻村干部,那一天起,多了一份压力和责任,我要“挑担”了。面对花园街道“全员创卫、全面征地、全力维稳、全局经济、全心党建”的繁重任务,只想把事情做好,不给街道“拖后腿”,不给街道“添麻烦”。当时,衢州市创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创卫工作的必查点,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一点纰漏,我们压力很大,生怕做不好。为了完成上面交办的任务,我们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发动党员、村民积极参与,投身于这场环境整治“革命”中。工作中,经常碰到“钉子户”、遇到麻烦事,往往是前面弄干净了、后面垃圾又出来了;有些农户庭院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有些垃圾成堆、臭气熏天,有用的、没用的都当成宝堆在院子里。为了解决这个“顽疾”,我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走访、排摸具体情况、制定整治方案,我们风雨无阻、没日没夜、连续作战,出色完成任务。为了巩固成果,我们开展卫生户评选活动,全村农户积极参与,对评上先进的农户给予苗木奖励,这一做法受到村民好评。并在国家爱卫会检查中得到肯定。征地拆迁这项工作在花园是“家常便饭”,每年都有很多项目,这些项目都是_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枢纽”。征地拆迁号称“天下第一难”,每一次征地都是一块“硬骨头”。20_年,花园卫生院征地,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是涉及户数多,难度非常大。在推进过程中,往往白天没有人,通常晚上走进门,我和街、村干部天天工作到半夜,做工作、讲政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在多方努力下顺利交付土地。20_年,花园街道的“重头戏”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试点单位,没有可借鉴之处,没有现成的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方案的酝酿到文件的出台,从具体的实施到实践的创新,省市区各级领导悉心指导,花园全体干部全身心投、实打实工作、百分百用力,整个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最令我难忘之一的是方案酝酿阶段,区、街实践办成员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短短几天修改方案稿17次。整个活动中,我主要负责宣传信息、编写简报,街道领导一一把关,篇篇审核;自己也没怎么偷懒,下了很多功夫、化了很多精力、动了很多脑筋,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有时领导来调研,通常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那段时间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但是很充实。整个活动,共编印简报120多份,受到各方好评。当然,这些只是三年工作的一个缩影,还有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经济发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等,每一项工作我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