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鉴定报告(精选31篇)
三、多种角色 多样体会
“在领导面前像个实习生” 因为作为顶岗实习生,我们理应替领导老师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不是消极怠工,不停地哭诉抱怨。比如我会积极承担年级安排的值班任务、帮助主任打印文件整理材料,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积极献言献策,总结工作心得体会。
“在老师面前像个学生” 就像毛主席说的“我们应务必保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毕竟都是有着十几年二十几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老”老师们,所以在 平常的业务交流与工作中,我会毫不吝啬的请教老师们,并与其交换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且养成提前10分钟上班的习惯,把热水提前打好,把办公室清扫整理一遍,给老师们留个好印象,也好多向他们学点东西;也会主动帮老师们解决难题,比如分担批改作业、协助命题、解决计算机操作问题、打印试卷习题读卡等,无形之中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进一步熟悉了教学工作流程。
“在学生面前像个老师” 课上师生课下朋友,这是我一直以来秉承的教育理念,课上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督促其认真听课学习,做到老师的本分;课下和颜悦色的和学生交流谈心,询问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为学生们加油鼓劲提供正能量。
四、组长任务 责任担当
实习期间,我很荣幸的能担任承德县一中实习小组小组长任务,领导着我们的一个小团队实现着我们的大梦想,也是由于带队王老师的信任与嘱托,再加上自己愿意去承担这份责任,所以在日常工作之余,也会主动关心其他两位岗友的工作生活,并且一起解决问题,共同进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团队协作,创先争优 因为利用一中优势教育教学资源,所以作为组长我一直要求自己和组员力争第一,把实习各项工作做得出色。所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整个分队中,我们小组博客建设最好,上传文章、活动、图片、视频最多,在师大网站上投稿最多,发表量领先,宣传工作积极,得到了顶岗办王老师的认可与表扬,同时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第二,积极协调学校各相关部门与领导切实维护好组员利益,保证实习工作生活顺利开展。如每月向总务处领钱充饭卡、和教学处协调上课问题、和后勤处沟通宿舍供暖问题等。
第三,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如组织录课、进行访英烈活动、开张如何上好一堂课大讨论等。
第四,积极进行小组日汇报情况,每日向老师汇报实习工作生活情况。
第五,积极承担队内事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提前安排老师行程、按时收发队内快递文件、组织队员听取汇报会、收集相关材料等。
五、资源利用 收获感情
始终以一颗学习的心态你会发现你会得到很多,事实也是如此。在一中实习的这几个月里,一切能利用到的资源我都会争取用到,不放弃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如接受师大远程学科教学论老师的专业指导,在每周二和每周四的固定时间我都会对自己教学实习上的问题和困惑与老师交流解决,并应用于自己教学实践中去;对于特聘名师面对面的听课指导,自己更是倍加珍惜,认真反思学习;关注实习学校与当地教育局工作动态,积极参加当地教育活动与教研会议,丰富自己的见闻等。
除此之外,实习期间因为我们彼此的坦诚相待,所以我也收获了各种深厚的情谊。比如指导老师对自己的耐心教导与生活关切;岗友们之间互相的体贴关心与相互照料;家人的幸福短信与惦念电话;带队老师的嘱咐与关心;和学生们之间纯粹难忘的记忆等等这些都会是我人生中一笔难得的财富。
六、感恩顶岗 反思成长
顶岗半年,我觉得自己收获更大的是自己更懂得了感恩,当带队王老师对自己后期上课问题一遍又一遍的询问,联系校领导与教育局协商解决办法时,我十分感动,心想也唯有把实习工作做得出色才能回报老师吧;当面对自己学生调皮不学习心急如焚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就会想到辅导员老师为我们的操劳和付出;当看到学生家长面对孩子不学好的那种焦急无助的表情时,我也情不自禁的体会到爸妈为自己的成长流了多少泪和汗。
感恩之余,总结以上的实习工作,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静下心来琢磨,其实还有许多的不足。如对初中教学与管理不是很熟悉;日常实习工作中也会出现一定失误与纰漏;有时不能及时妥善化解岗友间误会矛盾;没有在升旗仪式上发表国旗下讲话;未能讲完自己最想讲的教学课本内容;错过了听部分老师教学公开课;自己的观点想法未能得到有效实施;和老师同学联系较少等等,但是总体上,我认为是有憾无悔。
(附:“数字顶岗”:顶岗实习共计136天,其中上课180节(含替老师)、听课120节、早晚自习92节、考试监场75次、各类各级值班52次、无课坐班80次;师大网站发表文章数十余篇、新闻稿近30余篇、小组上传博文110余篇(截止到20__年12月24日)、党团活动20余篇、图片50余张、视频2个;团支部组织与协办活动20余个、召开小组会议20余次;参加校本调研活动10次、教育局活动2次、请假0次、收发师大快递文件5次等)
顶岗实习即将结束,相信会是自己大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杰作。在得失之间,我收获了成长,感恩顶岗,无悔青春,一个终点的完结,更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为自己加油喝彩!
毕业实习鉴定报告 篇3
当我们到来时,他们早早在路旁等着,明明知道追不上我们,明明第二天才开始上课,却还是远远地追着车子跑,笑着、跳着、喊着;
当我们离开时,他们早早在学校候着,明明知道终会有一别,明明是那么小的孩子,却还是执着地跟在我们身后,即使被劝、被说,也不肯回去。
【入选】在得知正式入选小橘灯山区助学暑期志愿者名单时,心情是难以言喻的,有欣喜,有欣慰,有放松,但更多的,是必须严肃规划、准备教案等的满满责任感,尘埃落定后,任重而道远。从一开始的报名,到面试、培训,再到名单确定,有3-4个月的时间,层层筛选,期间的期待与忐忑,现在还深有体会。不过,做好自己便可。选拔持续时间长、培训多,为的是确保每一位最终入选的志愿者都有一颗坚定的心。报名凭的是一腔热情,而能在层层筛选中坚持到最后的,除了志愿者需具备支教基本要求(授课能力、团队意识)外,更考验志愿者是否真正考虑清楚而非三分钟热度。
【备课】确定支教点、任课科目后,便是教案准备。由于人员有限,我们每位老师需要教不同科目。以我为例,我主要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和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同时又兼任三四年级的科普、折纸,以及五六年级的美术。准备教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是我遇到的第一大难关。由于当地经济、教育环境都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水平普遍偏低,然而他们多数入学较晚,如有的学生十五六岁才读五年级,也就是说,孩子们的基础虽然较差,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却比一般五年级学生好。
【出发】7月15日到16日培训、清点物资,17日出发,一路背着登山包,扛着/拖着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我们带着坚定、期待的心情出发。为了将物资及时搬上车,我们可以说是“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生拉硬拽,拖着一个个特大编织袋排队进站,总算火车开动前挤了上去。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每到一个站,便觉得离孩子们又近了一步,期待的心情愈发强烈。江由小学位于山顶,据老队员说全程走大路爬山需要4、5个小时左右。好在有校长川哥在山下用车帮我们将物资、行李运上去,否则背着行李的我们怕是走一天也走不到学校。
【抵达】沿着大路走了差不多两个半个小时,将物资运到学校的川哥返途回来接我们。十来个人硬挤在一辆小车里,颠颠簸簸地朝江由小学驶去。在离学校大概有5分钟车距的地方,能陆陆续续看到一些孩子。他们看到校长的车非常兴奋,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来了。远远的,我便看见他们小小的身影,挥着小手。车子开过时,他们雀跃的神情印在我心里。有的小孩还会笑着叫着,一路小跑,追着我们的车,直到车子拐弯追不上了。川哥告诉我们,有些孩子从早上就在校门口等着我们。到了学校,确实如此。孩子们站在树下,还有挂在树上的,用亮亮的眼睛望着我们,却又害羞得不说话,憨憨地笑着。
【孩子】孩子们给我的第一印象如上所说,亮亮的眼睛,清澈的眼神,倒映着你的影子。初次见面,他们难免有些腼腆,似乎不怎么敢靠近我们,可一有老师说“先来的同学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好吗?”“谁帮老师把桌子摆好”时,他们都争先恐后,叫着“我来我来”,拿起扫把弯着腰,认认真真搞起卫生。三年级负责的公共区域是厕所,在我点了几个个子较大的学生去提水冲厕所时,9岁的韦强(二年级)挠着头,不好意思地问我:“老师,我想去冲厕所可以吗?”得到我的许可和表扬后,他乐得跟捡到宝似的,一蹦一跳地跑了,让我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