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鉴定总结(精选35篇)
6、部分设备锈蚀严重、无油、灰尘重、设备保养较差;
7、各管线未标识内所含何种物料及流向。
四、各部门存在的具体问题点
管理部:
1、餐厅、保洁人员无安全培训记录;
2、小餐厅内电箱柜门被一储物柜挡住;
3、四楼楼梯口消防栓被用来挡门;
4、办公室一楼北面漏水。
资材部:
1、破碎机低压及照明电箱柜门把手坏;
2、破碎机一楼到主控室楼梯内照明差,且平台无踢脚板,人员上下过程中视线不佳,易碰撞;
3、C库区筛料机控制箱有死老鼠,检查封堵漏洞。
工程部:
1、宿舍楼空调锅炉房内蓄水池上方无盖板;
2、空压机房内二号机柜内有电源线裸露在外;
3、配电室门口张贴的出入及清洁卫生表格未如实填写(最近日期为15年1月份);
生产部:
1、行车多次发现挂钩无防滑扣,提议全部排查一遍,检查有但不能有效保证安全的进行全部维修;
2、K炉收条机冷却水阀门锈蚀严重;
3、K炉收条机旁高温区内放有废油;
4、K炉收条机、冷灰桶冷却水泵电源线保护套管破损;
5、冷灰桶冷却水池上方盖子未盖;
6、2#冷灰桶主马达上方漏水,直接锈蚀马达外壳、1#冷灰桶主马达链条保护罩补磨损坏,链条锈蚀严重;
7、1#冷灰桶电箱控制柜把手坏。
请各部门主管对以上所检查出的共有问题和现场具体问题点落实职责人负责整改,并给出整改期限回复给总经办安全员,到期进行确认完成情景。
安全工作鉴定总结 篇20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措施,重视安全培训,落实安全职责,安全工作卓有成效,具体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明确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培养团队意识
1、车间采取职责区域划分的属地管理方法,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工作划分,划分明确的职责区,减少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区域,加大其职责心,月未车间对职责区域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好的奖励,差的处罚以此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进取性,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到达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使车间真正到达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团队。
2、车间相继出台《现场整治实施办法》《安全检查实施办法》《安全培训实施办法》《隐患排查制度》《作业面防尘有关规定》《安全员管理规定》《爆破物品管理有关规定》等制度,实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真正做到“班班见领导,事事有人问”,经过完善制度以及跟班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工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为培养车间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加强班组与车间的沟通、各班组之间的沟通,车间采取碰头会形势,每一天傍晚各班组负责人向分管主任汇报当日工作情景,将当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汇报、解决,同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总结,每一天、每周、每月的工作总结和计划及时上交车间,经过这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改善工作效率,更好地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以现场管理为中心,多举重措,着力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1、狠抓隐患落实,每月定期进行内部自查,不走过场,不留盲区、死角,对照规程标准,全面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对各采场顶板情景进行检查,安全检查发现的隐患及时通知相关班组进行整改,并跟踪隐患整改落实情景,对到期不予整改的职责人加大处罚力度,避免出现查而不纠的现象。
2、合理调整锚索施工单价,抓好顶板管理,及时跟进安全措施,降低作业风险。锚索固顶作为顶板控制的有效措施,对顶板的稳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有采场多为残采采场顶板破碎,为了控制好顶板,车间在月份适当提高了锚索施工单价,极大地调动起操作工的工作进取性,锚索月施工量超过一万米,有效地控制了顶板;同时车间成立专门的圆木支护小组,对破碎采场及时进行圆木支护;充分利用撬毛台车对顶板进行排险,减少人工排险的风险,确保工人作业环境的安全。
3、为了提高采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车间在各作业区域设立安全提示板,安全员、班长将安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填写在提示板上,便于进入作业的职工第一时间了解采场内的隐患点、危险源,必须程度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同时车间开展“安全标兵”“优秀员工”“优秀安全员”“优秀机组”等多项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职工进行物质奖励,调动他们安全生产的进取性,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班前会、车间调度会、周一安全例会安全知识、安全措施的培训、落实,把好作业前的第一道工序,使作业人员在精神饱满、士气高昂、警惕性强条件下进入作业现场,从不一样方面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预防各类危险性的本事。
4、通风降尘方面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首先,制定了冲帮刷顶规定,要求作业面顶邦必须每班冲刷,联络道每一天冲刷,斜坡道、大巷每周冲刷,车间定期进行检查,凡是不按规定执行对相关职责人扣款处理。其次,加强对风机、风带的管理力度,要求分管安全的主任逐一落实风机架设位置,确保风机安放位置合理真正起到净化空气作用,同时加强对风带长度不够、漏洞较多的查处力度。第三,强制要求各台设备作业前必须携带co检测仪,作业前先对作业面的空气进行测试,一旦空气不合格及时采取措施,待空气达标后才可进入作业。第四,要求安全员、班长加大对采场空气检测管理力度,凡是空气不达标的采场、掘进面严禁作业,必须确保空气合格后才允许工人进入。第五,加工co警示标志牌在相关采场悬挂,仅有悬挂空气检测合格的标志牌后才可进入作业。第六,组织人员加工拉链式与粘贴式风带并及时用到井下采场,解决了风带破损通风不畅的问题。第七,在作业区域安装十处风水联动装置,进过半年试运行,使用效果良好,该装置水雾的降尘面积较大,喷雾距离远、水雾滞留时间长、降尘效率高、用水量少,对粉尘具有更好的吸附作用,能够到达最佳的降尘效果,从而改善空气质量,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强化顶板管理
顶板作为车间安全管理的重点,仅有抓好顶板管理,才能真正做好安全工作,车间为了加强顶板管理,不断完善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开展专项排险工作,对采场进行危险等级划分月份以来车间开展扫雷行动,成立扫雷小组,对采场联道、大巷、分段巷、斜坡道进行专项排险,由安全员、安全主任进行排险效果检查,同时车间规定,每月第一个周为车间扫雷周,由扫雷小组对各中段区域、采场联道、大巷、斜坡道等顶板进行浮石排除,有效地保证作业区域的安全。
车间依据上、下部采矿区采场顶板情景,对顶板进行了一、二、三级划分,及时在宣传栏进行张贴,每月根据顶板变化情景进行更新,让职工第一时间了解各采场顶板状况。采场顶板及两帮较稳固为三级顶板,每班进行详细地浮石排除,及时采取锚索、锚杆或圆木进行控制;作业面顶板较破碎,存在不安全因素为二级顶板,必须控制好凿岩、爆破工序,加大检查、隐患整改力度,经班长及安全员确认方可作业;采场顶板及联络道顶板很破碎,存在较大的不安全隐患为一级顶板,一级顶板为危险性最大的顶板,必须加强顶板、两帮的控制,及时采取支护措施,作业前必须高度重视,随时进行观察,作业时必须有人员进行监护方可作业。同时车间强调,作业前当班班长、安全员必须首先到一级作业面进行检查,经安全确认后方可允许作业;其次到被确定为二级作业面进行安全确认,依次类推。作业面存在重大隐患时,必须在有控制措施的前提下方可作业,安全无保证时禁止作业。
四、重视安全宣传与培训
1、车间每年制定季度安全培训计划,利用每周一的安全例会、班前会时间进行法律法规、岗位安全技术知识、生产现场主要危险源的分布及控制措施、应急救援方法及疏散路线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切实将培训教育落到实处,其中车间将应急救援培训作为重点培训资料,认真组织车间员工进行学习,熟练掌握自救器等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应急的基本知识,不断完善车间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付突发事件本事。
2、车间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建立标准化园地,车间的人员构成、设备情景、工艺流程等一览无遗,方便职工及时了解矿部及车间的规章制度、工作重心,安全情景、成本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加强了车间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