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转正自我鉴定(精选35篇)
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还碰上了内控体系文件的修订,通过参加相关的会议,我渐渐自己也学会了如何填写这些内容,不仅如此,我对这其中内容的含义也从模糊到清晰,一点一滴地积累,慢慢地也搞清楚了。
作 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把自己的党组织关系也已经转到了兴业银行党支部,也积极参加了我们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自己是在大学入的党,如今在工作单位的党支 部里,自己的年龄是比较小的,党龄也是比较短的,不像在大学的学生党支部,在那里我们的年龄都是差不多的。虽然我的阅历有限,使我对党组织的认识可能还没 有其他老党员那样深刻,不过我们年轻人应该是更有朝气,有着更加长远的目标。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在这个新的集体里得到更多更大的收获。
当 然,在我的工作的这段时间,还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震中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省,但是在我们上海的高层建筑也同样有明显的震感,这也让我有了对这次地震更加直观 的感受。在这个举国同悲的日子里,我们兴业银行的员工们纷纷向灾区捐款,我虽然入行时间还很短,不过我还是向灾区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我们每一个兴业人都是本着这样一种态度来对待,同时也让我对这种人文关怀而倍感欣慰和自豪。
前段时间,我们上海分行进行了唱行 歌的比赛,我们这个部门与其他几个部门组成了一个小组,在经过了一定的训练以后,我们顺利通过预赛,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在最后比赛中,我们这个组获得二等 奖的好成绩。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很多,最终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大家都感到很不容易。由此我也看出我们兴业银行的员工 有着多么强的凝聚力。我也在其中为自己能够贡献出一份力量而感到特别的高兴。
“飞速发展的时代谁不想兴业,业兴家旺铸造起安定和谐,奋进 发展的时代谁不爱兴业,业兴国强缔造个美好世界。”这首行歌的歌词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兴业人对于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光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事业兴旺,家庭和 睦,同样我们每一个国人都期待着明天祖国会更好。同样,这也是我们兴业银行的目标,在建行20周年之际,我们本着“服务源自真诚”的理念,正朝着“百年兴 业”的目标大步迈进。同时,我作为一个个体,能够在这“潮起潮落,花开花谢”的进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我要以更加饱满的 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去迎接将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人们共同的盛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 运动盛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为此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看到的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强大祖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投入更大的资金去 发展体育,才有可能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绩。由此,让我进一步联想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行业,当然也包括银行业,不正是有那么多像兴业银行这样 的单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才有了我们今天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吗?我们每个人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缺一不可的,我为自己是其中 的一分子而骄傲,更为我是兴业银行的一员而自豪。
由此,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和锻炼,我已经初步了解了本部门的业务知识,已经基本能够单独 处理核销所具备的技能。从对银行业务知识的陌生到现在,我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希望在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努力学习,可以参加一些相关专业的 辅导班,并且参加一些银行业务知识方面的考试。积极提高业务水平,从而完全达到能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
作为兴业银行的一员,我时时刻刻都注意维护着我们部门以及银行的形象和利益,并且保守内部的秘密。处处以自己是一个兴业人为荣。
当然,在自己部门的业务知识水平达到一个高度以后,我还要了解更多的银行业知识,因为我要把银行业务整个流程能够有一个全面系统地把握。了解各个部门之间流程的相互关系,我想这一切都是一个银行从业人员所应该具有的素质。
2024年银行转正自我鉴定 篇34
暑假期间,我有幸来到了中国工商银行双流县支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会计实习,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受益非浅。下面是我对银行储蓄存款实名制进行的一点简单探讨。
一、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含义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金融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
我国建国五十年来,储蓄存款制度一直实行的是记名(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银行即按折付款。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
二、为什么要实储蓄存款实名制
我国现行的储蓄存款记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1、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外币全折人民币)达6.3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3073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t995年突破3万亿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5.3万亿元,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已达6.3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10.76%,GDP的增长与储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
2、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0.28%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1%,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3、使我国的相关调整政策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针对我国内需不旺、消费疲软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连续下调利率、鼓励消费信贷、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刺激教育消费等等,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很不明显,为什么 因为储蓄存款记名制掩盖了贫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机构很难对症下药,对少部分暴富阶层的人士来说(据非官方资料,这部分仅占存款人数7%的阶层控制了约60%以上的储蓄存款总额),收入只是数字的增加减少,钱对他们来说几辈子也花不完,该有的都有了,因此他们对刺激消费的政策很麻木。
4、个人信用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一切经济关系要靠信用来维系,没有好的信用制度,就会产生“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由于互不信任,交易方式会向现金交易和以货易货等原始的刻板的方式滑落,“银行惜贷、企业惜投、个人惜借”的悲观情绪弥漫,造成经济活力日益下降,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当然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涉及到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内容,但储蓄暑期实习报告存款实名制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三、如何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
1、以现有的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立储蓄存款实名制。信用是公民活在世上的面子和通行证,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享受贷款、透支和分期付款,还影响到退休保障。在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记录和支持下,每个人的每一笔收入、交易、纳税、借款、还款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作为考核信用的基础。
2、明确一个申报确认期,对现有个人帐户及个人财产进行申报登记,说明可计算的合法来源,对于到期按兵不动,无人认领的,以及无法说明合法来源的,国家给予冻结调查,违法收入将没收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