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流转合同模板(精选35篇)
甲方将承包的土地约 亩经营权流转给乙方。承包地种类为: 承包地座落于 :
四至界限:
流转土地包括 树 棵
二、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合同双方约定,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为 年,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三、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
甲方采用转包方式将其承包地流转给乙方生产经营。
四、流转承包地用途
流转承包地用途为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或有机生态种植养殖 。
五、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时间
1、承包地流转费用现金支付。合同期内,乙方向甲方支付流转费共 元。 付款方式:分 次付清 ,合同签订三日内支付现金 元, 年 月 日付现金 元, 年 月 日付清全部余款 。 。
2、流转土地所享受国家惠农资金和其它补贴均由乙方享受。
六、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按照合同规定收取承包地流转费,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收回流转的承包地。合同约定的其它权利。
2、义务。在不干预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下,协助乙方按合同行使土地经营权。甲方应当及时向发包方备案;以转让方式流转的,甲方应当事先向发包方提出转让申请,发包方同意后甲方与乙方签订本合同。土地流转期间原发包人收取该土地的所有承包费用由甲方负责支付。协助乙方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流转的土地,帮助协调本流转土地与其他农户之间发生的用水、用电、治安等方面的纠纷。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在受让的承包地上,乙方具有自主生产经营权。在受让土地上附属物归乙方所有。
乙方在流转期间投入资金而提高了土地生产回报能力或在流转土地上投入的生产建设基础设施,在流转合同到期或者未到期,由甲方依法收回承包土地时,甲方应按照所有地面附属物的实际经营价值赔偿给乙方。当政府规划需要占用土地时,乙方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应按照所有地面附属物的实际经营价值补偿给乙方。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乙方有权将承包土地以转包、出租方式实行再流转,再流转时应当及时书面告知甲方。
本合同到期时,乙方有优先承包权及合同约定的其它权利。
2、义务。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从事观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交纳流转费。对流转土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使其荒芜,对流转的耕地(荒地、林地等)进行有效保护,不能依法保护,造成损失的,乙方自行承担责任。合同约定的其它义务。
七、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①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又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②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的;③一方违约,使合同无法履行的;④乙方丧失经营能力使合同不能履行的;⑤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八、违约责任
1、甲方非法干预乙方生产经营,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由甲方赔偿乙方损失,并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2、乙方违背合同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并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3、乙方不按时交纳土地流转费,视为乙方违约,甲方有权收回土地经营权。
4、本合同违约金额为人民币贰拾万元整。
九、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甲乙双方因履行流转合同发生纠纷,先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双方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或者协商、调解无效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服仲裁决定的,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其他约定事项
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乙方各持两份。(发包方及乡镇经管站合同备案事项由甲方负责办理)。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甲、乙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签名: 乙方(盖章)签名:
年 月 日
关于土地流转合同模板 篇19
流转方(甲方): 联系方式: 受让方(乙方): 联系方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订立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甲方受______组______名农户委托以_____(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形式将该组共计________亩(其中原纳税面积土地________亩、非纳税面积土地________亩)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流转期限________年(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流转费用每年(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元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付款时间为每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
第二条:流转期内,乙方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收益权和______、______的权利,并接受发包方依法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流转期内,乙方承担维护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和________、________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