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消防管理制度(通用32篇)
8、使用炉灶时,要随时有人看管,不得离人,防止中间火焰熄灭,漏气遇火发生爆炸。点火时,必须遵循先点火、后开阀放气的程序。
9、经常检查灶具及管道有无泄漏、软管有无老化,发现漏气应立即停用,打开门窗,不准动火和电气开关,同时报告供气部门。
10、对安全部门配置于燃气使用区域内的消防器材需妥善保管、安全检查,不得挪用。
中小消防管理制度 篇5
一、保安值班人员应提早15分钟准时到岗,准时上岗,禁止抽烟、睡觉、擅离岗位。
二、岗位主管责任制:
1、检查该岗位人员到位情况,每天到液化气房查看;
2、中班当值班主管,应在稻香源停止营业时,检查所有煤气阀是否关闭;
3、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并同时上报;
三、岗位值班人员职责:
1、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煤气储备房,工作人员进入时,应注意其工作状况;
2、整个房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使用通信系统;
3、通道不能堆放杂物;
4、必须设置并保持3kgco24支;
5、每天检查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的性能,并利用嗅觉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有泄漏;
6、对每天送来的煤气罐检查是否为固定气瓶(固定气瓶需经检测站定期检测,并附检测报告);
7、岗位应设置在离煤气房安全距离位置。
8、值班人员必须做好工作记录(进入煤气房人员记录)
四、如何处理煤气泄漏:
1、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设法截断煤气来源;
2、如果嗅觉到浓烈的煤气味可采取:
a、关闭煤气罐总阀;
b、打开所有的`窗户通风;
c、熄灭一切火种,切断电源禁止用电;
d、通知消防中心、工程部到现场处理;
e、禁止使用火柴或火机查寻漏气位置;
3、如果嗅到轻微煤气味,应采取:
a、立即关闭总阀,检查气味来源;
b、若仍有煤气味,马上通知消防中心、工程部人员到现场检查,切勿自行修理;
五、与使用单位负责人做好沟通工作,密切与我方值班人员合作;
六、工程部主管安排人员每天定时到煤气房检查,不少于四次;
七、消防主任每天到煤气房定时检查;
八、煤气值班岗设检查签到本。
中小消防管理制度 篇6
1.乙炔瓶、氧气瓶及软管、阀表均不得沾染油污。软管接头不得用紫铜质材料制作。
2.乙炔瓶、氧气瓶和焊炬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乙炔瓶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0m。
3.乙炔瓶应放在操作地点的上风处,不得放在高压线及一切电线的下面。不得放在强烈日光下曝晒。四周应设围栏、悬挂“严禁烟火”标志。
4.新橡胶软管必须经压力试验。未经压力试验的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及沾土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5.不得将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更不得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6.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也不得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圈和安全帽。应平放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曝晒。严禁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7.开启氧气瓶阀门时,应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得面对减压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敏正常。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至少应留49kpa(0.5kgf/cm2)的剩余压力。
8.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进行作业。
9.安装减压器时,应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氧气瓶阀门时,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不可紧闭)。
10.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应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11.在作业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逸尽后,再行拆卸修理。
12.发现乙炔瓶因漏气着火燃烧时,应立即把乙炔瓶朝安全方向推倒,并用黄砂扑灭火种,不得堵塞。
13.乙炔软管、氧气软管不得错装。使用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14.冬季在露天施工,如软管和回火防止器冻结时,可用热水、蒸气或在暖气设备下化冻。严禁用火焰烘烤。
15.不得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焊枪内若带有乙炔、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管、槽、缸、箱内。
16.作业前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的严禁作业,作业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施,必须有监护人进行监护方可作业。
17.作业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
中小消防管理制度 篇7
一、凡在站内直接或间接使用明火施工作业,均应到经本单位安全部门(或消防安全责任人、上一级负责人)审批,办理《动火证》手续。不办证而擅自动火的,有关人员应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应人员实施处罚。
二、动火作业时,现场应有人监护,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三、液化气站电气及线路的选型、安装,必须符合液化气站电气安全规程的规定。
四、执行当地电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五、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六、配电室的用电警示标志醒目,防护用具完好。
七、电气设备接地保持完好,做好接地线的检查和测试。
八、发现电气设备老化和线路供电不畅等故障,由加油(气)站上报公司主管安全部门及时修理或报废。
九、做好电气运行的检查测试,并作记录上报公司主管安全部门。
消防器材、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检查测试及维修保养制度
一、液化气站应根据国家消防技术规范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器材设备、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实行统一负责检查、测试和维修保养。
二、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应每12个月由专业维护部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维修,对报警探头清洗一次,系统值班人员对系统功能至少每班进行2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三、对所有灭火器材应每12个月组织或委托维修单位进行一次功能性检查。掌握各类灭火器的有效使用年限,到期强制报废。
四、灭火器材不应被挪作它用,应摆放稳固,没有埋压。应取用方便,灭火器箱不得上锁锁闭。
五、应保持灭火器表面清洁、干燥,没有锈蚀现象,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铭牌完整清晰,保险销和铅封完好,喷嘴或喷射软管畅通,没有堵塞、变形和损伤缺陷。
六、灭火器、防毒面具等器材应当建立维护、管理档案,记明类型、数量、设置部位和维护管理责任人,并制作维护、保养卡进行明示。
防雷、防静电检测制度
一、防雷、防静电系统的自检自测、维护保养由液化气站负责落实,由公司主管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每半年自检一次,并填写《防雷、防静电检测登记表》。
二、每年雨季之前,应对防雷、防静电设备和接地装置进行检查、维护。
三、对爆炸危险区域和火灾危险区域内检查、维修及保养设备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四、检测中发现的问题限期维修,保证防雷、防静电系统的完好有效。
五、对符合报废标准的设备,应及时报废和更新。
六、液化气站自检结果应及时上报公司主管安全部门存档备查。
中小消防管理制度 篇8
为加强王家岭煤矿井下防灭火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杜绝井下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消防器材使用规定
1.井下消防材料库、井下爆破材料发放硐室、油脂库(或临时存放点)、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各队材料库、皮带机头、移变、泵站、局扇附近的巷道中必须设消防器材;
2.消防器材的安设地点必须保证宽敞、干燥,安设位置醒目;
3.消防器材的存放点应标识“消防器材,严禁破坏”字样,以示警示;
4.摆放消防器材的地方不得堆放杂物;
5.各队要设专人每月对所有的.干粉灭火器进行压力表、保险塞、压把、喷射软管进行检查,并将灭火器摇晃数次,防止筒内的粉末受潮沉淀结块,并做好记录。
二、井下消防器材配置要求
1.配置要求
沙:粉末细沙、干燥
沙箱:1000mm×600mm×600mm(长×宽×高)、装沙量不得低于0.3m
沙袋:15袋
消防锹:2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