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高中范文汇总(精选33篇)
这就是我第一次的值周。虽然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好,但是我很快乐,真希望下次值周还有我,那时,我会更加努力的做好值周工作。
周记高中范文汇总 篇23
行进中,听说离黄河口还有一段距离,八十高龄的诗人、散文家石英便和当地女作家老杨唱了一路吕剧,他俩所唱的吕剧就盛行在黄河口岸边,这样一路欢歌笑语,尽赏窗外的美景,我还不时地举起相机对着窗外美景“咔嚓、咔嚓”,定格了美丽的瞬间,经过了一片片盐碱滩和茫茫几十里似“红地毯”的野草地,仔细辨认着路口,终于找到了“黄河入海口”,大家便端着相机,有人还打着雨伞,从车上走下来,可惜“天公不作美”,阴雨影响了拍摄效果,不过,更给我们留足了思索和想象的空间,难怪组委会张殿武主任说:“大家回去好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是啊,这次到“黄河入海口”,我本来就是想来写点什么,拍照是次要的。说实话,我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黄河口的,想到这里静听远古的呐喊,写点今天的感触。当我站在万里黄河汇入大海的地方,我的思绪与黄河与大海的波涛交融在一起,一起翻腾,汹涌澎湃,浮想联翩,我不由得回忆起我过去听说过的黄河,我过去亲眼看到的黄河,我现在目击的黄河口,我想象着未来的黄河。
我从小读着赞美黄河的文章,唱着歌颂黄河的歌曲,一路走来,一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歌词,曾使我热血沸腾,豪情满怀,使我对黄河更加关注,黄河在脑海里有了更深的印记。“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黄河。。。。。。”,唱着这深情的歌,脑海里油然而生出对黄河的一片深情。黄河,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大河”,它发源于我国的青海省巴彦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的垦利县汇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是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大河流。在中国历史上,黄河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被国人称为“母亲河”。
我最初听说过的黄河,其实就是解放前时的黄河入海口,那一带连年决口,那时候还没有东营,也没有垦利县,毗邻黄河最近的大概就是广饶县,因黄河两三年一决口,百姓的家被淹了,衣食无着,只好拉着要饭棍子,带着老婆孩子四处乞讨,那一带的百姓都逃往了他乡,等到河水退了再回来。听家乡老人们说,许多广饶县一带的百姓当年遭了“浑水淹”(其实,就是黄河决口),许多人乞讨到我们胶东这里,因为这,有人还编了个小典故,说是乞讨的人到了我们这里,有人便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说是广饶的。那人就说,广饶为什么遭“浑水淹”,就是因为起的名字不好,“广饶”听起来就像“光涝”。从此以后,因传说这个小典故的多了,再问乞讨的人是哪里的,没有说是广饶的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很好地治理了黄河,再没听说过黄河决口,黄河一直造福于人民。
我初识黄河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当兵的经历,让我认识了横亘在中原大地上的黄河。当我乘车行驶在广袤中原的时候,我就盼望着见到黄河,先是在郑州流域,后来在新乡流域,我见识了不同的黄河,每到一处,战友们总会齐声惊呼:“黄河到了”、“这就是黄河大桥”。听到战友的呼声,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黄河公路大桥,横跨黄河,蔚为壮观,置身于黄河大桥上的时候,我的身随着急驶的“大解放”在奔驰,而我的心却随着桥下滚滚的黄河水在奔流,我脑海里的潮水在涌动。再仔细看我眼前的黄河,河面很宽,浑黄的黄河水水流湍急,不断奔腾向前,黄河波澜壮阔的气势震撼着我,漫长的黄河大桥寄托了我几多情思和无限遐想,我在想,奔流不息的黄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的祖先就是在黄河流域,喝着黄河水,开辟黄土地,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作为炎黄子孙,我终于看到了黄河。我还在想,过去的黄河曾在中原大地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今天的黄河却给人民带来了福祉,勤劳勇敢的人民在激流奔涌的黄河上架起了大桥,“一桥飞架东西”,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了方便,让黄河造福于一代又一代人民。中原黄河给我留下了最初的印象,现在想来,又给我带来美好的回味。
也许我与黄河就是有缘,1984年,我所在的部队进入秦岭山区,途经三门峡时停留一段时间,便组织观看了三门峡大坝。这里属黄河的中游,据说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用神斧把高山劈成“入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滔滔黄河水向东流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而流传至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我国在三门峡兴建黄河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大坝全长713米,最大坝高106米。站在雄伟壮观的三门峡大坝上,确实感到了一种震撼的力量。1959年,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视察三门峡大坝时曾写道:“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这是对当时三门峡大坝的真实写照。为了真切体验三门峡大坝的壮观景象,我和战友们曾饶有兴致地站在大坝上,遥望黄河的美景,这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数百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镶嵌在三门峡,湖面碧波粼粼,一望无际,山光水色,美丽如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后来,我在部队乘车到西安提报材料,每年都几次途经三门峡,因有了先前的机缘,每次到了三门峡大坝时,我都会定睛观看,偶遇三门峡大坝泄洪,看到洪水如同数条巨龙腾空而出,顿时怒涛翻滚,涛声轰鸣,水花飞溅,蔚为壮观,一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感受到无比的震撼。有了与黄河的经历,我便大胆地想,黄河确实造福于三门峡人民,使三门峡一步步发展起来,就是三门峡市也因黄河而得名。如今,三门峡大坝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提起三门峡来,可以说无人不知,这都是黄河给三门峡人民带来的荣耀。
我当兵的年代,多在黄河流域,这还真是与黄河有缘呢,在陕西当兵那阵子,曾参观过黄河壶口瀑布,它位于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这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黄河中气势最宏大的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浩浩荡荡的黄河在这里突然从二三百米宽收缩到只有50多米宽,即使旱季,那平缓的黄河水到这里都要咆哮,30多米的落差溅起漫天的水雾,就像一朵云一样,既壮观又美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这句诗中所描绘的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与黄河还有过亲密接触的经历,前些年,山东电力作协在齐河举行采风活动,我被邀参加,当我乘车行驶在临近齐河的高速公路时,便让司机师傅停下车来,远眺了一会黄河,那时黄河缺水,我所看到的黄河,身子瘦瘦的,远看更没有什么气势,与往日看到雄伟壮观的黄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心中不免增添了些许遗憾。到了采风那天,组委会恰好组织到黄河岸采风,这是与黄河的“亲密接触”,是再次走近黄河,问候黄河,考察黄河的良机,采风团成员便乘兴结伴来到了黄河岸,可当我们亲脚踏上长长的黄河大堤,奔走在干涸的河床上的时候,不免集体发出了“这就是黄河啊!”的惋惜。不管看到的黄河怎样,总算也是看到的一条真实的黄河,还亲身体验了齐河县流域黄河的`特点,并了解到齐河县正在着手打造“黄河水乡、生态齐河”品牌,借黄河来发展旅游生态经济,有了采风带来的这些收获,也不枉来齐河一趟,心中也有诸多感触,还多了一次与黄河会面。
黄河就像经常见面的朋友一样,在我心里已占据了重要位置。我还去过许多地方采风,都从一个侧面见过黄河,它在山东流经的地域很多,大概有菏泽、聊城、济南、泰安、淄博、滨州等许多地方,每到可观看到黄河路段的时候,同行的朋友都会热情地提醒着:“黄河到了”,我听了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就会全神贯注这条“母亲河”,我在心中就会默默地说:“黄河,我们在这里又见面了。”黄河在我脑海里又会激起一片波澜,我与黄河的感情又递进了一层。
我与黄河的接触还有很多、很多。曾记得,前些年我在北京参加研讨会的时候,大宇书社董事长丁晓宇先生为我们授课,这位河南籍的老总授完了课,还潇洒地给我题了词,我前两天特意找出那个签字本,见上面写着:“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说实话,我当时对这句题词的涵义理解不深,现在细细想来,丁先生是借古人的诗句,歌颂黄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精神,用以勉励我学习黄河精神,勇往直前,我这心里才有所感悟。我还参加了全市大型歌咏比赛,合唱《黄河大合唱》,我放开喉咙,热情高歌我心中的黄河,当我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我内心感到无比激动,仿佛心随着黄河在奔腾,在激荡。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振奋,更鼓起了奋进的力量,这就是黄河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