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坐井观天优秀评课稿(通用31篇)

2024-04-02 01:44:24文秘写作打印
坐井观天优秀评课稿(通用31篇) “五校”联片教研活动中,有幸聆听了池培培老师的《坐井观天》,课堂上池老师和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块教学是课堂上的大亮点,纵观整个课堂,板块教学清晰明了,重点研读部分更是紧紧抓住小鸟和青蛙的3次对话,落....

  4、讲解生字也可以放到文中,现在语文提倡“随文识字”,在讲解课文时把生字挑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5、教师上课应该多下台走走,尤其要关注后两排的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听课上来。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砺,让我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改进,希望下一次公开课的表现能更上一层楼!

坐井观天优秀评课稿 篇13

  今天第一节是青年教师研讨课,我讲的是《坐井观天》,正副校长、书记、主任、年级组长都去听了我这个稚气未脱的新老师的课,说实话,我感到莫大的荣幸。虽然之前自己也曾精心准备,但是相对于老教师而言,差距不言自明。

  当然,上课自然不会紧张,这是我一贯的特点。也许真是应了那句话,凡事最怕认真二字。自己进入角色了,神马都是浮云!言归正传,说一下课后各位领导的评课,以便日后时常翻阅,借以自省自励!

  一、毕校长

  去找毕校长的时候,毕校长有事,事情比较多,不过毕校长还是抽出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跟我聊了一会儿,大部分时间都是鼓励我这位新人。

  二、孙老师

  孙老师是我们二年级的年级组长,主要从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提出了意见。

  1、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在写之前指导,而不是学生写完了之后。(平时上课没有注意,有点小随意了,故公开课的时候把次序颠倒了)以后上课要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自己严格点,说不定自己之后就是严师兼高徒了!

  2、自由读课文一定要让学生读完。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读的慢,如何协调操作好,以后要多学习。

  3、字词句段篇的读,方法单一,不能光齐读的形式,学生容易疲劳,失去兴趣。可采用开火车、个体读、男女分读、领读等方式进行。

  三、房书记

  房书记主要从大的方面来评的。房书记原先教理科,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能用在此处不是很合适,嘿嘿。)房书记跳出了语文的范畴,站在了语文的圈子外面来看待,视野也就自然有些不同了。

  1、优点:书写工整、沉稳、课堂常规较好等。

  2、学生读的时候方式单一,如上。

  3、提出了一些长期有效的管理学习的方式。

  首先,对于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有时候不是吝啬,是不知如何表扬,以后这方面要下大力气学习)而且,表扬的语言要隔断时间变换一次,不然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其次,识字方式多种多样,学习无处不在,要树立学生的这种学习观念,激发其学习兴趣。像如:利用汉字的演变过程给孩子讲解,易于记忆;上学放学经过街道的商店名称是否全会认读等等。并推荐了一个网站,学乐中国。很不错。

  最后,班级分组,好学生带差学生,分担教师的担子。一个班50人,一堂课35分钟,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总有个别学生学习的不到位,知识点不明白。这样就显示出小组的重要了。每组可分为4到6人,可采用大组套小组的形式,配合着小组间的竞争评价,采用分头管理,组员评价、相互帮助的原则,每堂课留出5分钟左右时间小组内交流讨论学习,共同进步。

  四、谢老师

  谢老师主要从文章的思路上讲解,听完后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引导教学,之前自己的那种自认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原来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谢老师解开了我许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谢老师主要从生字、课文朗读与理解、文本的使用三方面系统细致耐心的教导我这位新人。

  1、生字

  (1)字音。齐读和个人读的方式相结合,更便于找到学生的薄弱点。

  (2)字形。

  首先识字方法要多样化。像如: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编谜语等形式,同偏旁、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自己找出规律,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来说。

  其次指导写字要具体。哪一笔是主笔,从哪里起笔,落到格子的什么地方,都要讲解具体。(诸如此类的公开课挑几个重点字讲解即可)

  2、课文朗读与理解

  注意此环节的每一遍读课文都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

  (1)前两遍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漏字掉字。

  (2)第三遍读课文:板书关键词,让学生尝试复述。

  (3)第四遍读课文,细读:以引导为主,每一环节都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4)学以致用,加以拓展。

  3、文体意识

  文体意识也就是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慢慢渗透。像如此篇对话比较多,可以发现对话多的文章基本上是每个人说的话自成一段。写作的时候要让学生注意。

坐井观天优秀评课稿 篇14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如今,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师的天地广阔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语文的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我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质疑、解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我提出疑问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学生马上有序的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拼读;然后由我检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这期间,我参与到具体的小组学习中,重点对个别后进生进行指导。

  二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到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在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低年级学生是有能力自动化地自学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的。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思考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营造了书声琅琅的教学氛围,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

  进行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们争论的很激烈吧?我们怎样才能读好?我们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才读得好?”孩子们纷纷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态度积极认真,有的为了读好角色,练习读了好几次,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在本环节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我拼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哪儿必须得读重音,哪儿必须读拖长音或读轻声,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该怎样读,才会读好,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在教学中我还体会到要有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我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但我发现孩子们练习时,往往就练习喜欢的角色,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还有的孩子,因为怕读不好角色,就单挑旁白来读。积极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的孩子就“走进”角色,朗读水平较弱的就“永远”旁白,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我就创设情景,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要求孩子再研究时进行多次的练习,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要轮换角色。这样利于孩子们整体综合发展.

  寓言故事的教学,到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我在教学寓意这一部分时,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的,而不是纯粹的说教。“如果有人说你是坐井观天,你明白他在说你什么吗?你想对坐井观天的人说些什么?”或者让学生出点子帮助小青蛙:“你们愿意像小青蛙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吗?你们能出出点子让小青蛙也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吗?”这样就更能从学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