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周记600字(通用35篇)
汤圆。“每个人都赞成这种方法。但是父亲的谜语立刻被母亲猜中了。妈妈骄傲地说:“看来这个饺子是我的了!”我赶紧说,“你放心,我还没解开谜语。这个不算!”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我。妈妈说:“你也会打灯谜吗?”我说,“你猜怎么着,雨下得这么大,山都被冲下来了!什么词?“大家猜了半天也猜不出来。最后我宣布了答案:“是个‘雪’字!"
我得到了最后一个饺子。很好吃。你赢的就是最好的!
元宵节的周记600字 篇24
元宵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孩童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我虽是女孩,却如男孩般爱玩鞭炮,爱放烟花,为此父亲总是说我投错胎、生错性别,并时时教导我,说是女孩不可如男孩般如此疯闹,可我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丝毫不去加以理会。因此每次离元宵节还有好几天时我就已早早买好烟花,然后开始掰着手指头等待十五的到来。那时的我真真可以说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啊。
仍记得小时候的烟花多种多样,有钻天坠,有小蜜蜂,有满天星,有……每到十五,漆黑的夜晚总是亮如白昼,被各色的烟花装点着,照映着。最近几年国家提倡文明春节,提倡人们少放鞭炮,少放烟花,所以现在春节、元宵的热闹程度大不如以前,然而即使如此,元宵灯节时仍是一片热闹场面。
过十好几年的元宵节,放十好几年的烟花,然而只有今年最让我记忆深刻。
以前元宵节是在自己家中度过,唯有晚饭后方才被允许跑到大街上与小伙伴们一起。然而今年却是在舅舅家度过。而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元宵节才让我如此难忘。
嫂子前年九月份刚添个小孩儿,今年已一岁半,正是无忧无虑,活泼好动的时候,所以场面格外的热闹。我们先是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欣赏美丽的烟花并放飞孔明灯,接下来就是观看我一岁半的小侄子的表演。
哥哥用手机放一首《最炫民族风》,本来还在乱跑的小侄子立马从哥哥那夺过手机拿在手中,并伴着音乐开始他自创的舞蹈——群魔乱舞。他先是在房间的空地上转圈,然后挥动双手,不停的摇晃,有时晃的猛就会跌坐在地上,可是他既不哭,也不闹,一骨碌就自己从地上爬起来,然后再接着晃动。后来跌的多,他干脆就又加一个动作——爬地。可是他爬地还不是简单的爬地,偶尔也会加上几个高难度动作,那就是翘起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然后再晃悠胳膊,那滑稽的动作总是会引起我们的`大笑。
他也很会和我们这些‘观众’互动,偶尔拉上我十三岁的弟弟和他一起跳舞,或是跑到我们身边给我们来个飞吻,当我们要去抱他时却又迅速跑开。
房间内的笑声不断,窗外的烟花也绚烂夺目。房内的笑声穿过窗户,越过正盛开的烟花,向着远方飞去……
元宵节的周记600字 篇25
期待,期待元宵节。今天爸妈要带我去张掖看灯笼,我很开心。
来到甘泉公园门口,门口挤满了看灯的人。我们好不容易才买到去公园的票。当我走进公园时,我看到公园里挤满了人,很热闹。五颜六色的灯笼使公园非常美丽。它只是一个充满灯光和人山人海的世界。我忍不住大喊:“哇,好美!”
随着人流,高大的灯笼陈列在我眼前:双牛灯、神舟飞船灯、天鹅灯……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甘泉假山”灯。这盏灯中间是一座装饰着银色霓虹灯的假山。假山两边各有一棵高大的绿色“松树”。花池周围粉红色的“莲花”在灯光的映衬下格外耀眼,仿佛活了过来。
我们来到公园东边的儿童公园,走进了“春节门”。我简直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我在每片草坪上都看到了一群儿童灯笼。看,在这里的草地上,小白兔正用篮子摘着五颜六色的大“蘑菇”;那边一些可爱的`“小黄鸡”正在草地上寻找食物。他们很可爱。更有意思的是“司马光砸坛子”这一组,只看到旁边司马光砸了一个大洞,一个小孩从洞里爬出来,真的很生动。好奇的我去抱河口的大缸,却看到眼前一亮。我父亲用他的相机为我拍下了这个美好的瞬间。“曹冲是大象”也很有意思。一只大象站在船上,旁边是曹操和曹冲,看着这一切仿佛回到了古代。我全神贯注,我妈拽着我的手说:“该回家了。”
勉强离开了甘泉公园。今年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周记600字 篇26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花灯,吃元宵,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今年元宵节,我们学校举办了“欢度元宵”活动,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温馨而甜蜜的下午。
元宵节上午,老师宣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同学们,今年元宵节学校要举办‘欢度元宵’活动,中午回家搜集一些关于元宵的知识,然后下午要自己动手做汤圆。”同学们一听到自己要动手做汤圆,有的拍手叫好,有的高声欢呼,还有的都开始讨论下午怎样包汤圆了,教室里的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
下午,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元宵主题班会开始了,老师看柏云轩准备的资料最多,就说:“柏云轩,你上台介绍一下关于元宵节的知识吧!”从柏云轩同学的口中,我知道了:山西省过元宵节,每家每户都会挂起各式各样的灯,有柑橘灯,香蕉灯,菠萝灯,如意灯……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每晚都挂,远远望去,整个城市都被花灯装扮得富丽堂皇。
主主题班会一结束,“有奖猜灯谜“活动开始了,老师让我们先看灯谜,把知道答案的灯谜的序号记住,答对的就会有奖品,其中有一则灯谜我印象最深:“此物大又轻,肚内火烧心。”我想:这不是灯笼吗?马上向老师说出了答案,拿到了一份奖品——橡皮,真有趣!再看其他同学,有的'正抓耳挠腮想答案,有的则迫不及待地举手抢答,教室里好热闹呀!
最有趣的还要数包汤圆,戚悦的妈妈和陈秋衡的妈妈亲临现场,是老师邀请来教我们包汤圆的。陈秋衡的妈妈亲切地说:“同学们,你们好!搓圆子只要一小块面,然后用力捏,捏紧了后再搓,搓圆了就行了。”阿姨话音刚落,我便开始动手,我拿了一小团面,捏得很紧后,放在两个手心之间来回不停地滚动,终于,我的“处女作”诞生了,再看其他同学,圆子各有特色,刘奇声自称“北方大馒头”,柏云轩的“小元宝”老师将我们做好的汤圆放进热气腾腾的锅里,一会儿,汤圆煮好了,每个人都吃得不亦乐乎。
今天下午,我们每个人都很开心,因为我们不仅尝到了自己亲手包的汤圆,也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我不禁想到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元宵节的周记600字 篇27
昨天是元宵节,春节的最后一天。晚上,我一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拿着我的魔杖和灯笼和妈妈一起在楼下玩耍。
到了楼下的广场,环顾四周,发现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出来和大人玩了。他们也和我一样,各自提着灯笼。那些灯笼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汽车灯笼,纸兔灯笼,和啦啦邦灯笼.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女孩:头上戴着一对“角”,一按按钮,“角”就会亮起来,不停地唱,很抢眼。
当我们走出大门时,我们看到一群人围着什么东西。我们很好奇,就俯下身,看到他们在买烟花。那些五颜六色的烟花让人眼花缭乱。买了一箱大炮和一堆手摇烟花,去超市买打火机。我和妈妈来到花坛,点燃了一个手摇烟花。我拿着手摇烟花翻来覆去。它变成红色、黄色、紫色和绿色。它非常漂亮。我觉得这个烟花应该叫变色烟花。玩了一会手摇烟花,我又去鸣炮,我妈继续摇烟花。我把大炮在纸上擦了擦,扔了出去。只听“砰”的.一声,大炮爆炸了,我和妈妈吓了一跳。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回家的时间,我很不情愿的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元宵节的周记600字 篇28
正月十五,举国上下,欢度元宵。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老家虽然偏僻,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外的游子总是要回老家陪家人过节,所以老家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在老家,我们有一个习俗是去山上的庙里烧香拜佛。大家进了庙,第一件事儿就是点香。这可不是一般的香,它像一根大柱子,有一米多高,上面的花纹非常漂亮,带足了“年味儿”。香的外立面上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正要腾空而起,栩栩如生,真是“神龙盘玉柱”啊!
大家手拿香火,走进庙里时,这里早已余烟袅袅了。我们点上“玉柱龙香”,便叩首拜佛,以求平安。此时,我惊喜地发现,袅袅浓香,从盘龙张着的大嘴吐出,真好像“灵龙吐珠”。
这些仪式完成了,我们便回到村中走亲戚送年货,欢天喜地去拜年啦!我们送年货给亲戚,也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客人走进主家门槛时,要左手一个“大”红包,右手一只老母鸡。主家笑容满面地迎出来,大家说着祝福的吉祥话。这时,我仔细地观察亲戚家门上的春联,上下联为“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