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元宵的周记(精选32篇)

2024-08-09 00:15:18文秘写作打印
元宵的周记(精选32篇) 周二晚上,奶奶拿一个大盆子,先把糯米粉倒进去,再把烧开的水倒一些进糯米粉里。先搅一搅把水和糯米粉活在一起,再反复地搓揉,慢慢地揉成一团。揉好了我们就开始搓汤圆。....

  这就是家乡的元宵节,既热闹又难忘!

元宵的周记 篇13

  元宵节,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家都是聚在一起,吃汤圆,看烟火,赏花灯。

  据我在网上搜索,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和灯节等,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昨天,按照“流程”,当然是先吃汤圆了,我调查了一下,今年的元宵不只是以前的那传统口味了,现在有水果口味之类的了,譬如:苹果味、哈密瓜味等等,当然还有我喜欢吃的巧克力味。市场上元宵、汤圆的品种真是琳琅满目,每一个口味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水果口味和巧克力口味的,每一种都是那么新奇,那么鲜美,那么饱满。

  品尝完美味的汤圆,我和爸爸、姥爷、奶奶、姑姑就去新房子那里看烟火了。我们是看的市体育馆放的烟花。“看,那里!”只见一朵如同牡丹花一般的烟花砰然而起,分散开来,又仿佛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Oh my God!这一朵还未“熄灭”,那一朵又出来了,真让人眼睛应接不暇。这一朵和刚才那一朵不太一样,它是一个滚圆滚圆,跟汤圆似得烟花,和照明弹一样,射入天空,照亮大地。

  赏花灯喽!赏花灯也是元宵节的一个习俗,每年的花灯都是那样新颖,那样美丽。今年也不例外,花灯不管是形式还是样式,都改变了不少。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谐张店了。

  和谐张店看似非常简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位警察推着一位老奶奶往前走,老奶奶笑容可掬。从这里,就能看出咱们张店的传统美德和中国的优良传统,才使淄博张店成为“和谐城”。

  今年的元宵节过的`真开心,吃了美味无比的汤圆,看了照亮天空的烟火,欣赏了种类繁多的花灯,过了具有优良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过的真是“爽”!

元宵的周记 篇14

  “卖汤圆,卖汤圆,小哥的汤圆是圆又圆……”听到这首欢快的儿歌,我肚子里的馋虫就被勾引出来了,我想吃汤圆啦!

  周六,我和爸爸去超市买菜,我看见一个大冰柜,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汤圆,于是我挑了一袋芝麻馅的汤圆,把它买下来了。

  周日早上,我想吃汤圆,爸爸让我自己学着煮汤圆。我先往锅里倒了一些水,把水烧开,然后用小勺把汤圆小心翼翼的放进锅里,汤圆立刻像小雪球一样沉入锅底。不一会儿,水开始冒泡了,汤圆慢慢的飘浮在水面上,像一个个毛绒绒的小精灵,在水面追逐嬉闹。汤圆终于熟了,我把汤圆盛到碗里,大功告成了。

  看着碗里的汤圆,我肚子里的馋虫更加活跃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可是刚碰到汤圆,我就被烫得连连吐舌头,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终于等到汤圆凉了,我用小勺挑了一个汤圆,放入口中,轻轻地咬了一口,那香浓的馅儿瞬间从开口中流了出来。接着我便一口吧汤圆吞了下去,嘴里立刻充满的香甜的味道。不一会儿,一晚汤圆就被我吃个精光。

  我知道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每到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闹花灯,我多么盼望元宵节快点到来。

元宵的周记 篇15

  星期三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芜湖市博物馆参加小记者工作室举办的闹元宵活动。

  活动在早上九点半开始了,每个小朋友都收到了一张任务卡,包括猜灯谜、博物馆探宝、剪纸、观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短片和做汤圆。我收到任务后对妈妈说:“我们先去探宝吧。”

  我们来到服务区,收到的探宝任务是寻找太古地界碑、滑石鼎和永通泉货铁钱。很快我们在一楼就找到了太古地界碑,还知道了不少知识:三门马是现代马的祖先,生活在欧亚草原,善奔跑;青瓷羊尊是六朝青瓷的代表作;古代将圆形的盛酒器称作壶,方形的盛酒器称作钫,钫主要流行于战国西汉时期;“牺”原来是古代毛色纯正的'牲畜,“牲”指整只的牲畜,“牺牲”往往作为祭祀时宰杀的祭品。真是太奇妙了。

  我们到了二楼看到了一些陶罐和铜镜,但是没有找到我们要找的滑石鼎和永通泉货铁钱。在第二个大厅里仍然一无所获,我们又奔向了三楼。在三楼我们看到了许多古代文物,也终于找到了西汉的滑石鼎和南唐的永通泉货铁钱。

  第一项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开心地来到十里长街赏灯会。十里长街里挂满了灯笼,每个灯笼上面都有一张灯谜。我来到一张灯谜前,上面写着“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这不是蜻蜓吗?”我心里想。我撕下灯谜,火速赶到服务台,果然对了。

  接下来剪纸、观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短片和做汤圆我也顺利完成了。

  戊戌新年闹元宵,小记者们忙探宝。博物馆里知古今,鸠兹古风有领教。这次博物馆小记者活动,我学到了芜湖灿烂的历史和美好的习俗,意犹未尽,收获满满。

元宵的周记 篇16

  周日,我们家做汤圆吃。因为我要回校上课,所以提前一天做汤圆。开始做汤圆了,我先搓粉,我用温开水倒进装着米粉的大碗里,然后,用力地搓,放的水不多,也不少,就是刚刚好。在我搓粉的同时,妈妈就把馅料调好味,做好,有花生味的,有芝麻味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为强,从大碗里拿了桔子大小的面粉,把它压平,放进一勺满出来的馅料。由于我放的馅料太多了,所以在把汤圆合上口时,有些地方过于胀大而裂开,我连忙补救,补好这里,哪儿又裂开,我忙得手忙脚乱,再看看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而且是那么的漂亮。我灵机一动:咦?!我怎么那么笨啊现在才想到。

  我又从碗里拿出了一块比刚才那块大点的'面粉,压平后,包在原来的汤圆上,那些馅料立刻停止了往外流。耶!~我成功地做好了第一只汤圆。第二只,第三只……我越做越熟练。做完后,妈妈把汤圆都煮熟了,我做的第一只汤圆做显眼,因为,那只比任何一只都大,我吃了一口,啊,好,好,好吃啊!香香的,甜甜的。在这一次成功地学做汤圆后,我学会了,在生活中,要大胆地做事,要是做错了,或做得不太好,没关系,要及时改正,不要让错误延迟下去。

元宵的周记 篇17

  愉快的春节刚过去,热闹的元宵节又来到。

  爸爸说,过完正月十五就算是真正过完年了。今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包饺子、看烟花,而妈妈还精心准备了猜灯谜游戏呢!

  下午,我和妈妈、姐姐还有奶奶在家做灯笼。材料很简单哦!用纸杯、卡纸、剪刀、毛线、还有双面胶带。妈妈还说要在灯笼里放谜题,等晚上看完放烟花回来就进行猜灯谜,答对了有糖果。我好期待 啊!

  晚上,一盘盘热腾腾的水饺和一碗碗圆溜溜汤圆呈现在眼前。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我们全家人认真的品着嚼着,嘴里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窗外响亮的鞭炮声和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提醒我们,到了去看烟花的时间!

  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在我的`催促下急急忙忙向火炬公园出发了……

  宽阔的马路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临近火炬公园时我们的车被堵了起来,好不容易找了个停车的地方,还好,在车里坐着就能看烟花!

  “咚”,一条像流星似得烟花升上天空,接着一朵鲜红色的 “花”盛开了,紧接着一朵又一朵。这开放着金色的烟花,重叠在一块,像一棵巨大的柳树在空中随风摆动,随后,又变成金粉从天而降 ,好神奇!咦!那是什么,好多好多的毛毛虫在空中扭动,落下来的时候渐渐地又像一个个灯笼了。火树银花映得天空像白天一样明亮。烟雾在天空形成了白云,千奇百怪。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心里暗暗的想:烟花,明年我还会来看你!

  回到家中,看到我们亲手制作的灯笼挂在墙上一排,我兴奋不已!

  我期待的猜灯谜游戏终于到了。

  爸爸听说答对题有糖吃,就很积极地凑过来。我从灯笼里取出一个小纸条,打开谜题,冥思苦想后终于答出了谜底。我用我的智慧得到了第一块糖,拿在手里,心里有种美滋滋的感觉。姐姐和爸爸也不 甘示弱,争先恐后取题答题。其中有简单的,有难的,有我答对的,也有想不出的。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灯笼里的题全答完了。

  灯谜游戏结束了,我还浸在游戏里,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元宵的周记 篇18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着糖心圆子,喜气洋洋。我和爸爸吃完晚饭后,径直向灯会走去。还未到达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拥而至。随着夜色加浓,穹庐中的“明灯”亮了。尤其是市民广场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地砖上,跟着风,随着晃动,闪烁,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