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实验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5篇)

2024-06-17 20:38:20文秘写作打印
实验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5篇) 一、实验前应认真预习,了解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定。二、凡是做有毒和有恶臭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或室外进行。三、严禁在实验室内饮水、吃食品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应立即洗手。....

  5.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7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呼吸困难,即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篇33

  一、设备检修必须按照计划检修的原则进行。设备检修分为: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事故检修。

  二、检修的原则:

  1、配电设备配合发、供电设备

  2、次要设备配合主要设备

  3、二次设备配合一次设备

  4、试验配合检修

  5、运行维护配合预防性试验

  三、计划检修的申报程序:

  1、属地调管辖范围内的设备检修,由设备主管单位于本月18日将下月的检修计划报送县调,县调应与20日报送地调。

  2、县调管辖范围内的设备检修,由设备主管单位于本月25日前将下月的检修计划报送县调。

  四、各单位检修工作的进行,应根据停电计划所确定日期于开工前两天十二时向县调申请填写设备检修申请票,县调应于前一天十二时前批复(星期六、日应提前至星期五)。

  五、事故检修:检修单位随时可提出申请,值班调度员应立即报主管领导批复。如领导不在而检修不可拖延时,值班调度员可先批准其检修,然后报告领导。

  六、值班调度员不准私自批准临时检修,临时检修必须经主管领导、总工批准方可进行。

  七、设备检修的申请必须由设备主管单位负责人(包括工作负责人)向值班调度员提出申请并填写检修申请票,非设备主管单位提出的申请,值班调度员可拒绝受理。

  八、凡涉及到地调管辖范围内的设备检修、试验应经地调值班调度员的许可后方可进行。

  九、设备带电检修,可不填写检修票,但事先必须取得调度同意,并说明是否需要停用重合闸,工作结束后须及时汇报。

  十、禁止不经申请,擅自利用其他单位停电检修时间,在停电设备上进行工作。

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篇34

  钢水罐、铁水罐、半钢罐是吊运高温金属熔液的容器,在转运过程中,要求百分之百的可靠性,特建立以下规章制度:

  1.大罐的'使用、维护与检查

  (1)罐耳轴与吊车钩板应经常保持有润滑油(纳基黄干油或二养化钼润滑脂),严禁干磨。

  (2)大罐装金属熔液时,不能装得过满,以免熔液溢出烧坏罐体及罐耳轴或使吊车长期超负荷吊运而损坏。

  (3)严禁在罐体或耳轴上乱割乱焊,严禁用重锤或其他重物在罐体或耳轴上碰撞或敲打。

  (4)罐体或耳轴表面有裂纹或明显伤痕以及耳轴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9%(35mm)者,该罐体应停止使用。

  (5)罐嘴、罐皮罐沿不得挂铁、挂渣。

  (6)罐皮厚度烧损超过50%者,应更换。

  (7)经常检查罐耳轴周围的焊缝,有无裂纹及开焊情况。

  2.责任分工(按使用单位)

  (1)车间指定专人负责铁水罐、半钢罐、钢水罐的使用和维护,并对罐耳轴和吊车板钩抹油。

  (2)大罐使用由车间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大罐的使用情况,发现罐体及耳轴变形、裂纹、开焊等应及时报生产部鉴定处理。

  (3)生产部每季度组织一次,由使用车间有关人员参加,对大罐及耳轴进行全面检查。

  (4)生产部负责每年联系钢研究院做一次耳轴超声波探伤。

  (5)大罐产权归使用车间,生产部负责监督检查生产车间对大罐的安全使用。机动科负责大罐的日常检修及备品备件供应。

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篇35

  1目的

  制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为所有职工提供一个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保地调所符合法律法规和大队要求,避免意外事故,实现环境卫生安全的持续健康。

  2适用范围

  地调所所有部门和人员。

  3职责

  3.1地调所管理人员负责识别环境卫生与安全影响因素,并制定公司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组织环境卫生安全培训,检查各部门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

  3.2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卫生,设备的安全操作。

  3.3司机负责车辆的维护保养,降低意外事故。

  4 设备、工程施工、劳动场所安全要求

  4.1 各种设备、仪器和车辆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

  4.2 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4.3 施工场所布局要合理,保持清洁、整齐。

  4.4有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4.5钻机施工场所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由专人负责监督执行;如在烘箱旁放置细沙、灭火器等。

  4.6为确保生产、人身安全,作业者在各项工作之前必须穿戴好劳防用品、防护用品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后,按顺序启动设备和作业,必须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非操作人员,不准乱碰现场设备,做到文明施工。

  4.7非专业电工严禁进行电器任何作业,专业电工作业需俩人以上同时在现场,专业电工、维护工在进行作业时应穿戴或使用防护用品,以免危险发生。

  4.8工作照明灯、照明线路必须挂在绝缘体上,不得直接安置在生产线上。

  4.9 物探测井放射源由专人看管,做好防辐射措施,并设立辐射危险警示标志。

  4.10 放射源严禁外借,本单位使用前应提出申请,批准后由专人取出,使用后按时归还并做好出入登记;

  4.11 放射源使用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等,按规程操作使用;

  4.12 放射源使用人员每年组织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4.13 野外成员要检查所携带的设备、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图件,生活用具、食品饮水、急救包、通讯用具、记号笔、铅笔及刀器等携带齐全,妥善保管。

  4.14 禁止单独一人野外工作;山区作业时,组员间距离不得超出相互视线范围。

  4.15做到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以防摔跤和坠崖;遇雷雨天气时,不得在孤立的大树下、山顶避雨。

  4.16野外小组成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地点。

  4.17 在预测天气不利的情况下禁止开展野外工作。

  4.18 所有项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地质勘探安全规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各专业人员在野外作业时应遵守相应的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

  4.19放射性地质勘探活动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4.20下班后要求切断所有电源,锁好门窗。如造成损失,一切后果由责任人自负。

  4.21 驾驶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交通管理规章规定。安全驾车,按时参加车辆安全等方面的学习,保证项目组人员安全。

  4.22驾驶员应该经常检查车辆的主要机件,确保车辆正常行驶。

  4.23 每天出车前要理性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他情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要立即加补或调整。

  4.24 驾驶员要注意休息,不准开疲劳车,不准酒后驾车。

  4.25 驾驶员要准时出车,不得误点,保证准时接送项目组人员。

  4.26 非驾驶员项目人员,不得驾驶项目车辆。

  5 教育培训

  5.1每年最少一次组织新老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火灾疏散,灭火器操作,报警等,由相应专业人员担任教员。

  5.2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执照)后,才能准其独立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5.3对新职工、实习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6.事故的处置

  6.1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如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详细记录或拍照。

  6.2立即向单位主管部门(领导)报告并及时报警。

  6.3开展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