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管理制度(精选31篇)
第18条
培训过程记录
培训专员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培训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培训档案。
第4章培训考核与效果评估
第19条
培训效果评估内容
公司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的内容包括以下七点。
(1)培训课堂考核(纪律和态度考核)。
(2)培训考试、总结、工作笔记、案例分析。
(3)现场操作。
(4)日常工作应用(有记录或成果)。
(5)工作改善计划或方案。
(6)分享、授课或主持研讨会。
(7)工作业绩考核。
第20条
培训效果评估调查
培训专员组织学员填写“课程评估调查表”,对本次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师的授课质量等进行评估。
第21条
培训考核
(1)培训考核一般由学员的'直接领导负责,培训专员协助进行。
(2)学员须作培训小结,总结进步。培训小结与培训成绩将一起被放进学员的人事档案。
第22条
培训成果运用
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将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中,培训专员应不定期地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工作情况。
第5章员工培训的权利与义务
第23条
员工培训权利
(1)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员工有权利要求参加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2)经批准参加培训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培训学员提供的各项待遇。
第24条
员工培训义务
(1)培训期间,培训学员一律不得故意规避或不参加培训活动。
(2)培训结束后,员工有义务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3)参加非脱产培训一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参加培训的员工,应凭培训部门的有效证明,报本部门和人力资源部批准。
(4)员工在脱产培训期间,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合同在培训期间到期的,应续签一定年限的劳动合同,其生效日期为前一份合同期满之日。
(5)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受训员工须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
①脱产培训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
②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公司支付培训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
第25条
外部培训人员义务
(1)外出培训人员返回后,须将所学的知识整理成完整的学习资料,连同考核成绩、结业证书复印件等相关资料送本部门及人力资源部存档。
(2)外出培训人员有义务将培训时所学的知识整理成文,作为讲习材料,在人力资源部的安排下讲授给相关人员。
第6章培训档案管理
第26条
培训档案管理
(1)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签到表、培训讲师档案、培训机构档案、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学习情况、获得的各类培训材料、内部考试试卷等。
(2)人力资源部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填写“员工培训记录表”,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
第27条
部门内培训记录
部门组织内部培训时,应填写“员工培训记录表”,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并送交培训专员存档。
第7章附则
第28条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编制,其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所有。
第29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培训管理制度 篇16
一、每学年初制定出班主任的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和实施。
二、培训形式和内容。
(一)集中培训
1、每年暑假利用一周时间,由学校负责联系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或组织班主任观看有关的影视资料,以达到开阔班主任眼界、拓展班主任工作思路的目的。
2、在开学初召开“班主任工作艺术研讨会”。由班主任总结在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讨会达到互相学习、改进工作的目的。
(二)定期和不定期的校本培训
1、利用每周的例会组织班主任学习有关学生教育、学生管理的文章。提高班主任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探讨工作方法,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水平。
2、每学年要求班主任订一本德育杂志,读一本教育名著,写一篇德育论文(或总结),交流一次工作经验。督促班主任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提炼,并把以上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之内。
3、组织班主任之间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三)外出培训
派出部分班主任积极参加校际教研活动,及上级组织的班主任工作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培训等。
三、培训要求。
1、新接班的班主任须经过培训,并“拜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
2、每次培训内容与班主任的工作量化考核相结合。
培训管理制度 篇17
一.总则
第一条: 按照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它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试用工和临时工除外)。
二.工资结构
第三条: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系数、技能工资、职务津贴、工龄工资、住房补贴、误餐补贴、交通补贴。
第四条:岗位工资是根据员工的职务、资历、学历、技能等因素确定的、相对固定的工作报酬。
第五条:员工工资总额由各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拟定后报总经理审批。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每月对员工进行考核。
第六条:员工工资扣除项目包括:个人所得税、缺勤、扣款(含贷款、借款、罚款等)、代扣社会保险费、代扣通讯费等。
三.工资系列
第七条:公司根据不同职务性质,分别制定管理层、职能管理、项目管理、生产、营销等工资系列。
第八条:管理层系列适用于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第九条:职能管理工资系列适用于从事行政、财务、人事、质管、物流等日常管理或事务工作的员工。
第十条:项目管理工资系列适用于各项目经理及项目部成员。
第十一条:生产工资系列适用于工程部从事安装、调试、焊接、接线等生产工作的员工。
第十二条:营销工资系列适用于项目部人员。
四.工资计算方法
第十三条 工资计算公式:
应发工资=固定工资x岗位工资系数+各种补贴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扣除项目
第十四条:工资标准的确定:根据员工所属的岗位、职务,依据《岗位工资一览表》确定其工资标准。试用期员工工资参照公司劳动合同书。
第十五条:职能部门普通员工考核由其部门经理负责;部门经理考核由其主管副总负责;项目部成员考核由其项目经理负责。
五.关于员工工资
第十五条:员工工资标准的确立、变更。
(1)公司员工工资标准经董事长批准;
(2)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可以变更员工工资标准。
第十六条:员工工资核定。根据员工本人业绩表现、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聘用的岗位和职务,核定其工资标准。工资标准1000元/月,同时办理国家规定的四种劳动保险。(员工的固定工资作为公司为员工办理各种保险的基数。当员工固定工资未达到本市办理各类保险的最低限时,按本市低保基数为其办理保险。)工作满半年后,工资1300元/月,尔后每年按10%递增。
第十七条:工龄工资:工龄工资以到公司服务的时间计算,每满一年每月发工龄工资20元,职工工龄增加一年,月工资增加20元,每年年初增发。
第十八条:岗位工资系数: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1.8;从事行政、财务、人事、质管、物流等日常管理或事务工作的员工1.3;各项目经理及项目部成员1.5;工程部从事安装、调试、焊接、接线等生产工作的员工1.3; 项目部人员1.3。
第十九条:误餐补贴:需要职工外出工作时,每日补助15元。
第二十条: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参照第十八条岗位工资系数补贴。
第二十一条:其他补贴:职工月满勤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5%奖励;半年内满勤者按本人半年基本工资总和的10%奖励;全年满勤者按本人全年基本工资总和的15%奖励。职工在公司工作3年表现优秀的,公司给予30000元的交通补助;职工在公司工作5年表现优秀的,公司给予100000元的住房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