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评课稿(精选5篇)
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课堂伊始,华教师在板书课题后,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出示了一组静态的荷花图片及动态的池塘荷色,并引导学生或词或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迅速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激起了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来。
2、充分诵读,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中的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依我的理解,美读就是读者将作者文中当时的情感还原出来。要到位地还原,就要读者沉入文中,体会文意,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华教师的课中,运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语段进行交流学习”这一教学手段,实现了预定的训练目的。当然,这一开放性的教学设计与教师充分的钻研教材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解读,还原了语言形象,又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通过朗读反馈了出来。
3、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出多元的解读。片断如下:
生:我喜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读着它,我仿佛看到了从碧绿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
师:“冒“字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学生说出了“长、钻、冲、露、伸”等字)
师:再体会一下,怎样长可以叫“冒”,作者为什么用“冒”?
生:(学生依据自己的感悟进行了回答)
师:(据学生回答,强调是使劲地、生机勃勃地生长)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生:(练习并朗读)
下面再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1、对文章第5自然段省略号的教学可改为:
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只有蜻蜓、小鱼过来了吗?
(意在引导学生为文中省略号进行补白,同时应强调让学生依照文中句子进行仿说,不能只让学生说小动物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
2、对“学完全文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荷花”这一环节,可否运用课堂开始时的课件,让学生在低低的配乐及荷塘景色中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学生语言。另外应强调语言的质量,不能以一个“美”字概括。
荷花评课稿 篇5
一、书写荷的笔顺。
二、描写荷花的诗句
三、跟着清香追寻,学习第二段。
1、范读前三个自然段。
2、默读第二段。找出描写荷花美丽的词语、句子。
A、挨挨挤挤。联想生活中的场景,公交车、节假日的景点。
B、碧绿的大圆盘。简笔画。
C、冒。替换
四、小结
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的拦路虎是生字,所以要突出生字教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课文的拦路虎是不理解的词语,所以中年级要特别重视词义的教学。这篇文章值得玩味的词语比较多:挨挨挤挤、冒等等,不仅要明白字面意思,还要领会用词的妙处,所以词义教学的任务很重。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主要不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而是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的。执教老师使用联系实际、勾勒形象画面、替换等方法理解词语,这是非常好的,但要注意不能孤立地学习词语,也不能完全脱离课文的语境,在理解之后要返回到课文里,可以促进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词义。理解词语之后再把词语放回文本中,进行朗读指导。也就是:教学指向语言学习,但语言学习要在语境中完成。
还有对理解词语方法的提炼和指导,最好能提供情境,鼓励学生把好的词语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在表达时能积极主动用到新学到的词语。词语教学经历:理解——积累——运用——提升情感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