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周记(通用33篇)
关于数学周记 篇13
以前,我的数学很差,觉得算数学很麻烦,所以常常“看”数学,数学成绩始终低迷不振。
升上初中,我终于认命,拿出计算纸,把解题过程写下来,无论多么简单的步骤,即使是一加一的简单算式,也要写下来。我听从老师的指导,但是心里半信半疑,这样浪费时间多写一个算式,数学实力真的会提升吗?
一年暑假,来家里作客的表弟正在写暑假作业。表弟忽然问我︰“等一下可不可以教我数学?”我听完脑袋一片空白。我的数学是有名的烂,但是我实在没有脸说不会,只好硬着头皮答应。
我一看题目感觉好像很简单,于是我认真的为他讲解细节和关键,他不时露出困惑的样子,我突然发现他虽然很认真听我讲解,但是桌上的笔始终没有拿起来。于是我要求他把算式一一列出来,身为过来人,我明白他的问题所在。我特别强调,算数学有很多方法,我们都希望“一眼”就可以知道最快、最简单的解题方式,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步骤,就是一个式子一个式子写下来,不要怕麻烦。每个步骤都是我们思考的路径,只要不怕麻烦,多多尝试,再复杂的数学也能慢慢明白。最后,他好像听懂了,露出开心的笑容。其实,他不知道我更高兴,我在教他的过程中体会到“勤能补拙”的重要,也对数学更有信心!
当我们面对陌生的事物,面对自己不熟练的部分,下意识都会回避,会不由自主产生畏惧。唯有自己诚实面对,按部就班的克服,就像算数学一样,勤奋的耕耘终将获得甜美的果实。
果然,读书就好像耕耘一样,起初看不见成果,但是如果认真施肥、锄草,最后一定有丰硕的收获。
关于数学周记 篇14
数学无处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在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天我在学校打完乒乓球,出来我很渴,妈妈给了我5元,我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找给我2。3元,我拿着钱出去了,我一想,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我想来想去觉得售货员少找了,我一转身妈妈问我:“你去哪里?”我回答:“我给她5元买了一个2。7元的汽水,售货员应该找给我找给我3。3元,她少找了。”妈妈笑着说:“你真笨,5——2。7等于多少,我说等于3。3元呀。”妈妈笑着说:“再想想。”“我说:”等于2。3元,我算错了“。
生活中一定要细心,可不能学我呀!
关于数学周记 篇15
20xx年X月X日 X天
今天,我遇到一道数学题,并得到了一些窍门。
第一题:幼儿园买进大小两种毛巾各40条,共用58。8元。大毛巾比小毛巾的2倍多0.12元。这两种毛巾各多少元?其实,这道题还是较简单的。只要用解方程就行了。先算出大小毛巾的价钱,在计算,不一会,我就做完了。
乔布斯水果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62.5%。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1.302-40%×1.38-0.6)÷(1-40%)=25%,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接着道题要把这批苹果看成1,价格也看成1,这批苹果总共分两次卖,第一次卖了0.4,第二次卖了0.6。总的利润是30.2%,总的售出价格就是1.302,第一次卖了40%×1.38,1.302-40%×1.38就是第二次卖出的总货款。再减掉二次的成本60%,就得到第二次多卖出的钱。利润就是销售价比成本价多出来的钱再除以成本,所以用这个钱除以第二次的成本1-40%,就等于第二次降价后的利润,这时候需要注意,原来的定价应该是(1+100%),所以用(1+25%)÷(1+100%)相除就等于所要答案。不要担心题目有多难,无论什么数学题总会有答案的`,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就要看你逻辑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是否强。希望你们也爱上数学!
关于数学周记 篇16
“有种比数学!”这句牛气冲天的话,出自我班曾同学之口。偶尔说说也就罢了,这是他的口头禅。
在我看来,曾同学的数学也不咋样啊?一次测试,选择题全班就一个全对的,不是他。“有种比数学!”这句自信满满的话,曾同学对很多同学说过,是不是得罪了很多人?不知道,有心人可以调查一下。
12月26日晚修(星期四),也就是毛爷爷诞辰的日子,曾同学第一次对着我咆哮:“有种比数学!”哟呵!好嚣张!我也不是吃素的,回怼道:“哎哟哟!我怎么没种了?我两次数学测试选择题全对,你对了吗?”我知道他选择题没全对,戳到他的痛处,他脸一下就红了。我早就看不惯他了,继续怼:“有种你跟我比政治、比语文啊!”
曾同学是我班公认的小强,不会轻易服输的。他冷笑道:“可是我数学总分就比你高!”他一边说一边自嗨地鼓起了掌。
我毫不留情:“骄兵必败!”
客观来说,开口闭口“有种比数学!”也是一种自信,可我无法接受这种语气。曾同学,“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想必你也懂,我劝你还是谦虚一点的好。
关于数学周记 篇17
今天的数学课本应该是第二节课上的,可由于数学老师有点事就改成了语文课,数学课就调到了第四节。
上课了,张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用甜美的声说:“上课!”我们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好!”就开始了这节课的课程。老师这节课讲得是: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老师先出了几 道题,让我们试着回答。说是说对了,可是用词不准确,“小数点向右移,小数点向左移,”我们有时说成左右,有时说成前后。就在我们读错老师纠错的时候,时间悄悄地溜走了,老师一看表,心急 的她生气地说:“三班现在新课都讲完了,咱班还有很多题没讲!”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老师又讲了一会儿,让张浩喆来说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扩大了多少倍。他刚说:“10倍,”就有一个声音说:“100倍,”他又马上改成100倍。老师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好不容易让你们懂了,怎么 又被带到沟里了?”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老师又拖堂做了几道题,才气呼呼地走了。
这一切都被武老师看见了,她走上讲台,说:“马硕荣给我写一篇检查,为什么插嘴?其他人一人一篇日记,就写这节课。”原来这个捣蛋鬼是马硕荣。以后,我可不在课堂上多嘴了。这样既不尊重 老师,也会被罚写作业的哦!
关于数学周记 篇18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我的小实验》: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关于数学周记 篇19
今天,我学会了怎样用方程解应用题。
首先,我给大家讲讲解方程的要点:做方程先要解:设·····,再写方程,方程的等于号要对齐,最后几步算式开头的数字要和“解”对齐。
既然讲了要点,咱们做一道题吧!
例1.四一班有60名同学,其中男生是女生人数的3倍,这个班有多少男生,多少个女生?
解:设女生有x人。
x+3x=60
4x=60
x=15
15×3=45(人)
答:有15个女生,45个男生。
关于数学周记 篇20
我想知道我们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但是卷尺不够长。我就测量地砖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