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范文(精选9篇)

2024-09-19 20:52:13文秘写作打印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范文(精选9篇) 今天上午听了我师父王志敏老师讲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我们俩师徒课讲得同一课,但是课堂效果却有所不同。王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综观整节课,徐老师让“读”贯穿始终,营造了一种“平等、信任、激励、自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达到扎实有效的课堂效果。老师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直观的画面,创设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整体感知部分由大声自由读,开火车读,个别读,同桌互读,默读;在精读部分有根据色彩的变化带着节奏读,看图感悟读,表演读,配乐读,更有创设情境“找招聘启事”分角色读,总而言之,通过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读中感受,领悟,品味,心灵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通过朗读把珊瑚、海参、大龙虾等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抓住本课词句优美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背诵,丰富了语言积累。无论是读,品,说,背,都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展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搭建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我们知道“儿童是用‘声音,形式,色彩,语言’思维的”徐老师充分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西沙群岛地处南海,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虽然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出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但是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导致他们很难去真正感受其中的美。而运用多媒体演示既把语言文字变成直观的美丽活动的图象,声音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了孩子们,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突破了教学难点、又陶冶了情操。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感知其形象;再运用多媒体教学图片,重点展现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由形象的画面理解再度升华到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始至终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创设情境拓展教学

  徐老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让学生欣赏图片,使得原本对西沙群岛模模糊糊的认识变得清晰起来。在教学“海水”时,图片展示,创设了情境,似乎就是把学生带到了西沙群岛,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海水是……,并想象还会有哪些颜色,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珊瑚”时,图片展示,创设了情境,似乎把学生带到了海底,让学生说说看到的珊瑚还像什么,学生说像毛绒球,像向日葵等。这样学生既感知了文本,又跳出了画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走进西沙群岛,与西沙群岛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同时,运用恰当的拓展安排,让学生得到了感知,并使语言文字升华为自我感受,然后借助形象感悟进行理性提升。

  徐老师的这堂课还有很多闪光点,如词语教学方法多样,及时积累好词佳句,评价语幽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以后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范文 篇5

  在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小组协作利用专题网站及相关知识进行关于西沙群岛的鱼、鸟、海龟以及西沙群岛周围环境和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搜索、图片欣赏、文章的阅读,解决想要了解的问题,完成学习报告。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2、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陶冶美的情趣,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在网络环境的作用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准备

  1、学生懂得上网查阅资料;如果要听音乐,就要学会使用耳机。

  2、学生懂得如何分小组协作学习;分好学习小组

  3、学生懂得如何填写学习报告;先熟悉学习报告。

  4、学生懂得制作简单电子作品,如:powerpoint、word文档等(预定目标)

  三、所需材料及资源

  网站上的现成资源;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专题网站;

  老师自己搜集的部分知识、图片介绍;

  一首《赞美西沙》的歌;

  四、学习方法或工具

  学习报告

  五、活动实施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西沙之美。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西沙群岛,想再到西沙群岛上去走走吗?一起来看课件。

  2、美读感悟,讨论交流

  a)上节课,同学们找出了许多精彩的句子,还写下自己的感受,好,谁来把你的好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b)全班交流好句,随机展示几个重点好句,品读体会

  3、质疑问难,提出研究主题

  a)同学们学会欣赏了别人的好文章,那么除了文章里告诉我们的内容,你们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知识呢?

  b)提出学习主题,指名上来板书在黑板上。(标上序号)

  老师: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该用什么办法解决?(随机出示板书)

  小组讨论

  上网查询、请教老师、研读课文、求助同学

  c)下面我们分成两人小组或者四人小组来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1、自动组成学习小组

  2、完成一份学习报告

  3、制作一份简单的电子作品

  d)出示学习报告。教学生如何填写。

  e)请看,老师给大家一个学习报告。(出示学习报告)首先,填写学习者的名单、你们小组的人员姓名,我们的问题就是你们组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方法,那么多的研究方法是否适合我们这节课的方法来填写,最后,通过你的研究方法,用你的'研究方法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的研究结果写在这里。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新的思考,写下来。

  f)请同学们打开电脑中d盘里西沙群岛这个文件夹。里面有几个站,有许多跟西沙群岛相关的知识。(出示)

  g)现在,老师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带着自己的问题,选用自己的研究方式,开始学习,并填写好学习报告,以音乐为限,音乐停了,我们的学习就要暂停,明白吗?

  4、小组研究学习,完成学习报告,教师深入各组指导。

  5、组间推荐

  展示成果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6、创设情境,抒情说话

  a)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非常认真,投入,老师想送给全班同学一首歌,想听吗?(播放《赞美西沙》。)

  b)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研究学习,大家对西沙群岛的了解更深了,谁还想再一次赞美西沙群岛?

  c)学生自由发言

  d)今天的学习,不但让同学们对西沙群岛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也让老师对你们有了更新的认识,同学们的学习能力让老师惊讶,我想今后我们会开展更多像这样的自主研究学习。好吗?

  板书设计:

  17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组讨论

  上网查询

  请教老师

  研读课文

  求助同学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范文 篇6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鲁教版三年级上册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底”几个方面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具体感受、欣赏,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了解文章构段上的特点。

  本次磨课共进行了六次,每次都有收获,但是每次磨课也出现了共性的问题,就是没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如何把握重点、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题,只有把握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那么,如何能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呢?

  首先,作为教师自身要有充分解读教材的能力。在第一次磨课之前我搜集了几十篇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然后选择每个环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组成了自己的第一份教学设计。第一次磨课发现经过拼凑的环节效果很不理想,因为缺乏自己的教学主张,整堂课并不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引导更像是机械式的灌输。我才发现自己的备课方法早已经过时,特别是对我这种教龄的老师来说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有自己的想法。然而我发现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能力真的很差。拿过一篇文章来似乎无从下手,每一个重点应该如何处理也是毫无办法。确实应该好好学习了,去读读专业的书籍让自己的思维打开,真正融入到一篇文章中去深入挖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