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600字(通用35篇)
端午,有美味的棕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喜欢呢?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33
今年的端午节又过去了,心里不禁有些惋惜,但更多的是怀念,怀念端午节和妈妈一起包粽子的情形。
端午节那天,我看见妈妈买了一些粽子回来,也买了一些粽叶和糯米来包粽子;看着妈妈包粽子的样子,我顿时起了“恻隐之心”,如果跟妈妈学包粽子,肯定很好玩。
于是,我洗了洗手准备蓄势待发开始包粽子,谁知我拿起一个粽叶,却不知道该怎么样包了,便不自觉的向老妈请教,妈妈看我一副谦虚的样子,就把手中的粽子放下,开始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包,而我呢,则是笨手笨脚的,包了半天也没有包好一个粽子,实在是惭愧。
包不好粽子的我,渐渐的变的气馁,妈妈便对我说:“看花容易绣花难”。
我就接了一句:“吃粽子香,包粽子可真难啊!”说完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征服我手中的这个粽子。
说罢,便又开始动工了。于是我又拿起两片粽叶,把它们俩兄弟叠交在一起,然后用手抓起糯米,往里面随便一“扔”,然后在里面再加一些蜜枣,用细线一绑,就感觉大功告成了。谁知,当我把这个粽子给妈妈的时候,妈妈却捧怀大笑起来,我疑惑的问妈妈笑什么。妈妈给我来了一句:“你是在裹粽子、还是在包粽子呢?”听了这话,心想:这次脸可丢大了,没想到诞生在我手中的第一个粽子,竟然包的这么糟,还被妈妈说成是在裹粽子。
随后,妈妈看我笨手笨脚的,就让我到一边歇着去,我偏要坚持的要包一个好看的粽子;妈妈看我如此的倔强,就让我继续在那搞破坏了(在妈妈眼中我学包粽子的行为就像在搞破坏)。就在那持续了一会,我也能包好一个粽子了,虽然说那粽子是奇形怪状的,但也是我的劳动品。
后来我是越包越成功,于是我就高兴的索性把手插到糯米里头练起了“铁砂掌”。这下我虽然兴奋了起来,但把妈妈给惹恼了,把她的米弄的桌子上都是,于是再也不容许我在这儿“胡闹”了。但是在心里我还在偷笑呢!
但是现在高兴的太早了,等我看到粽子出锅的样子,真想说一句:我的眼睛呢?实在不想看到这么悲惨的一面,看到妈妈的粽子整齐的躺在里面,而我的粽子呢?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里面的糯米好像很渴望自由,竟然跑出来和粽叶黏在一起做起了兄弟,这下可把我给整的头顶都在冒气呢!
这个端午节给了我很多的快乐,你们也是一样吧。把你们的端午趣事也说说吧!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34
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的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吃粽子,赛龙舟。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劝阻楚怀王,但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果然楚怀王上当被囚。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周记600字 篇35
我的家乡在连州,那里不仅山清水秀,而且风味小吃更是独树一帜。如:星子牛肉面,连州肠粉,星子豆沙饼,东坡水角……其中,我最喜爱的是——连州粽子。
连州粽子的个头可大了,每一个至少有2到3两重,外形为三角形,就像一个玲珑小巧的金字塔。
别开粽子的外形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呢!首先,选料要足:糯米、花生、红豆、叉烧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的加上一些香菇、火腿。接着,用2片形状差不多的粽叶,卷成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形状,圆锥的定点要卷密,否则待会煮的时候,水会渗入到粽子里,就会影响到粽子的口味。卷叶卷好后,把材料依次放入,然后,用一根草绳绑住,包粽子的步骤就完成了!
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沸腾的锅中煮,直到粽叶的颜色完全变成深黄色,那么,美味的粽子就能出锅了。从锅里捞起来,剥开粽叶,将粽子放入一小碟内。顿时,一股糯米和粽叶混合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咬上一口……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红豆的粉,那一阵阵清香在你的嘴里萦遥。使人心旷神怡,胃口大开。
我爱美味的连州粽子,更爱我的家乡——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