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2024年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会发言稿(精选33篇)

2024-07-06 01:13:45文秘写作打印
2024年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会发言稿(精选33篇) **区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年内率先脱贫工作目标,围绕基础提升、产业造血、民生保障的总体要求,精准发力实施五个一批(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和十大行动.目前城区扶贫攻坚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2、加强卫生扶贫。加快10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到20xx年底,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确保贫困人口新型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7%以上,城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到97%以上。全面落实贫困家庭人口大病救助医疗政策。

  3、推进贫困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健全贫困村综合性文化中心(乡村舞台)功能,实现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档立卡贫困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全覆盖。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尽快形成乡村文体活动内容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

  4、强化社会救助保障。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使其实际低保补助水平高于绝对贫困线。做好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将无住房或住危房五保对象全部安置到农村敬老院或五保家园集中供养。

  (五)提升劳动力素质

  大力实施劳务技术培训"雨露计划",广泛开展中期技能型劳务输转培训,实现有培训需求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经常性地免费对贫困劳动力开展以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小型初级加工等实用技术、管理技术为主的短期精准培训。

2024年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会发言稿 篇11

  精准扶贫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一项紧迫的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扶贫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要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人的要素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笔者将人员分为三类:扶贫对象,也就是要脱贫的对象;扶贫工作人员,就是国家机关派驻的专门从事扶贫工作的干部;基层联络员,扶贫对象与扶贫工作人员的联系纽带,一般指村居六大员、村小组组长。

  当前的扶贫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扶贫对象,各级党政府在扶贫工作中,都是把对扶贫对象的工作作为主要工作来抓,这是毋庸置疑的。扶贫对象是我们开展扶贫工作的目标对象,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务求扶贫对象信息采集精准、贫困原因摸排得精准、致富项目落实得精准,这些都无疑为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扶贫工作人员,也是各级党组织重点关注的对象。各地为促脱贫攻坚显成效,不遗余力的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监管,从工作机制、人员激励、工作培训等各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基层联络员,看似微乎其微,但是如果作用发挥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农村问题复杂多样,农村问题呈现地域文化特色。基层联络员往往引领的是"新乡贤"作用,有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当前情形下,我们对基层联络员的关注却是最匮乏的。

  扶贫对象,要因人而异开展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中,要摸准扶贫对象真正致贫原因,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突出问题,做到"对症下药"、"一人一方".要始终坚持思想发动先行,团结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并重点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要积极发动群众,以项目为载体,采取共同参与的方式,让贫困群众直接参与扶贫开发项目。

  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在一些扶贫对象中,他们不愿靠双手劳动致富,就想着坐享金山银海、不劳而获,或者有些特殊的原因导致无法开展扶贫工作。笔者曾经在一个村小组开展扶贫对象摸排,遇到过很多扶贫对象,咨询有什么脱贫项目要得到支持的时候、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来脱贫时,都是想着国家能直接拨点现金给他们。有一扶贫对象因为历史原因与子女分户,都八十多的高龄,已经享受低保,对这类人员扶贫肯定是难以开展的。

  扶贫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一颗恒心为人民。扶贫工作人员要做好扶贫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与群众融为一体,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期望出发,准确找到扶贫途径和帮扶手段,最终实现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效果。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只有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扶贫工作人员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关键,是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同时,扶贫项目、扶贫资金都是扶贫工作人员在操作,手握一定的权力,也要注意防止腐败的滋生,对扶贫工作人员的监管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工程。

  基层联络员,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免去后顾之忧。特别是基层农村党员干部,他们是扶贫的领头羊,是上级政策的传达者,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转换站"."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富,靠支部",基层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整体思想决定着扶贫脱贫奔小康的进程。要主动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渠道,充分调动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主动通过带领创业、带头致富、带动发展,不搞半拉子工程,用先动带动后动,用榜样的力量发声,有力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要适当合理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免去基层联络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一意地投入扶贫攻坚工作中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即劳动".扶贫工作也是一个劳动创造的过程,这个劳动需要扶贫对象、扶贫人员、基层联络员三方各显神通、各尽智慧。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才能打赢脱贫攻坚奔小康这场"硬仗".

2024年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会发言稿 篇12

  精准扶贫就是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集中各种资源,对症下药、攻坚克难的过程。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作为我们杨店乡,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思路,带领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是我们必须深思也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通过探索实践,我乡就灵官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反复探讨和总结,现浅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杨店乡灵官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部7.4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47户478人,党员30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45户143人。今年以来,杨店乡举全乡之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鼓励村党支部创办专业合作社,搭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这种做法较好地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新形势,不仅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更好地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取得了农村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实效。

  一、发展背景

  依托育苗产业基础,支部创办合作组,为农民发展经济提供服务。灵官村是杨店乡的四个贫困村之一,境内坐拥亚洲最大的白皮松天然林2900公顷,发展育苗产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为转变群众观念,扩大育苗规模,提高育苗效益,在省检察院的扶持下,灵官村党支部,注册资金300万元创办了联心育苗合作组。合作社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党员、村干部为核心,将专业大户、致富能人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共闯市场,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二、几种模式

  1、近抓香菇。为解决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无胆识、短期收入问题,由大户投资购进菌棒,技术把关;小户带政策性免费投资大棚、贴息贷款、香菇种植奖补政策和劳务入股,利润对半分成,以种植1万袋为例,大户和小户各可获得1.5万元纯利润,实现稳定脱贫的目的。

  2、远抓育苗。灵官村的育苗产业发展,在各级各部门的关怀帮助下,以村党支部为龙头,以"自愿联合,互惠互利,党员示范,能人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原则,运行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支部创办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预付土地租金并负责管理经营,最终收益对半分红。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是为群众吃了"定心丸",群众不承担任何风险;另一种模式是大户负责投资苗木,农户负责提供土地和田间劳作管理,大户和组员"技术、人力、信息、收入"共享,风险共担,最终收益对半分红;第三种模式是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企业+贫困户"的小康互助组模式。贫困户流转土地,在育苗地作务,既获得企业的土地流转租赁费,又通过育苗地栽植、管护,获得劳务报酬,掌握育苗技术。,实现了土地流转、劳务技术、育苗产业三赢同促,企业发挥优势,规模经营,贫困户零风险稳步增收。

  三、初步成效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乡党委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以"双争创"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红色支部引领,绿色产业增效,金色党员示范)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全力打好精准扶贫"1235组合拳".即一点发力:党支部引领,带领农户学技术、扩规模、跑营销、闯市场,促增收。双轮驱动:合作社分忧(承担风险),小康互助组解难(产业嫁接),党员带群众,大户带贫困户,近抓香菇,远抓育苗。三类共赢:一类有土地、有劳力,引导其加入大户育苗小康互助组,壮大规模,效益分红;二类有土地无劳力,或有劳力无土地,引导其加入育苗合作社,收入土地租金或劳务并效益分红;三类既无劳力,又无土地,引导其加入香菇小康互助组,力所能及贡献力量,收益适当补助,达到如期脱贫的目的。五个实现:一是通过双联帮扶、项目整合,实现联户路、院落硬化全覆盖,架设便民桥,新修广场、护坡、河堤,维修安全饮水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配套垃圾收集体系,实现设施完善;二是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小康互助组扶贫,种粮改种树,实现产业富民;三是新建生态养殖小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新修水冲式厕所,房前屋后种花植苗,治脏治乱,推行门前四包,整顿家庭内务,村干部分区域定期检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卫生文明户评选挂牌活动,建设美丽庭院,实现村容整洁;四是通过接通互联网,建设乡村舞台,农家书屋,制定村规民约,典型带动,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五是通过开通农博公众平台,整合政务、资讯和电商,实现了村务财务随时随地查询,群众手机"问政",共享电商平台的效果。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完成十户联防网络平台技防入户,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建治安巡逻队,开展禁毒宣传、清山踏查,对各类隐患进行调解处置,筑牢了村级防线,扎实做好"保民生、促三农"各项工作,实现了管理民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