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精选34篇)
默默无闻坚持两年
两年时间,苏新扛着几十公斤的设备,默默地坚持放了40多场免费电影,却从未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提起这件事。直到前不久,一名村干部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桂林供电局,苏新的事迹才被单位知晓。“我不值得宣传,只是做了一些很平常的事情。”一提到采访,苏新就赶紧摆手。
“有一次我去放电影,路上车子坏了。等我修好车赶到场地时,已经很晚了。但场地上的几百人都没走,有一位老人家,赶几公里路来看电影,那么多人都在等我……”苏新说,他自己一直爱好电影,现在把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了,村民又很欢迎这种形式,对他来说,已经是幸福。
让苏新更加欣慰的是,几年来,村民看完电影后,能够学以致用,对安全用电有了较为深刻的知识。“高压线下禁止钓鱼和放风筝,更不能湿手触摸开关……”村民老王正在给孙子讲解电影里的内容。村民都说,他们原先都不知道如何安全用电,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更加直观,收获很大。
苏新对于日常工作也一丝不苟。从业11年来,他每月抄表率达100%,电费月月结清。20xx年春节前,青狮潭镇田菜岭台区故障停电,30多户村民受到影响,虽然田菜岭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但为了让村民们过年能用上放心电,他主动提出,由他给村民们送去发电机驻村应急发电,一直坚持到腊月二十八。目前,他管辖的5个偏远村寨用户电费银行代扣率达100%。
现在,山区里也逐步安装了数字电视、接通了网络,由于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多了,看电影的人在慢慢减少,但苏新并不在意,他说:“只要有一个人看,我就会继续放下去。”
2024年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25
社区12月2日上午,失主张兴旺向新城街道十七社区居委会赠送感谢信,衷心感谢!
十七社区居民穆锡禄、穆沿冉拾金不昧,我被这祖孙俩拾金不昧的品质深深感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张兴旺于20xx年10月3中午外出时,不慎将钱包丢失(内有5500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驾驶证、暂住证等重要物品),发现后万分焦急。非常庆幸的是152团四年级一班的小学生穆沿冉捡到了钱包,她找到了正在石河子镇门前玩的爷爷,就把钱包交给了爷爷穆锡禄,爷爷穆锡禄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不少现金,通过暂住证可以看出失主居住在石河子努尔巴克村,爷爷当即决定带着孙子到石河子努尔巴克村派出所找失主。
通过派出所找到了失主张兴旺,并一一与他核实了丢失的钱数以及相关证件,失主与黑色皮夹里的证件和钱数属实,终于物归原主,爷孙二人才松了一口气。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良好道德风尚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十七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广泛开展“四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注重对未成年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好事屡见不鲜。
穆锡禄、穆沿冉祖孙俩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这是石河子市小学学生精神风貌的一个生动体现,也是石河子市广大居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新城街道十七社区号召社区工作人员及广大居民对他们拾金不昧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正能量,并通过电视媒体报道好人好事,不断提高居民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这祖孙俩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用鲜活的实例诠释了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
2024年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26
20xx年5月4日,一则感谢信送到建筑学院领导手中。一名大四学生的家长亲自来到学院,在与学院党总支书记金杰、辅导员李玉平交谈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送上锦旗。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4月24日凌晨,20xx级建筑2班韩海鹏同学突然发病,情况危急,郭高飞、黄伟、宇子博、戴佩佑、蒋恒等同学及时通知辅导员李玉平老师,李老师迅速赶到寝室联系120并通知远在内蒙古的家长。党总支书记金杰及书记助理张念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协助抢救工作,李玉平老师在第二次沟通家长未果的情况下,及时沟通主治医生会诊,因抢救及时得当,学生脱离生命危险,现正在康复阶段。学生家长特从内蒙古远赴重庆,表达浓浓的谢意。
对于家长的感谢,李老师觉得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值得家长远道而来专程感谢。“学生都是我的弟弟妹妹,谁的弟弟妹妹生病不着急呀!”李玉平如是说。她还提到,金杰书记用了整整一天时间跑遍重庆主城区寻找药物,并抽出休息时间,带上营养品到医院看望韩海鹏同学,询问医生治疗进展情况。
感谢信和锦旗凝聚着家长深深的谢意,也体现了我校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建筑学院师生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爱心,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校园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2024年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27
杨柳拂面杏花开,大地披绿迎春来。三月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进了28中的校园。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其实,人们并不是只在3月5日这天才会想起雷锋,也并不是走走过场式的向雷锋学习做点好人好事,在默默无闻中,有很多青年志愿者、老年服务队、营业员、列车员、农民、解放军等等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用行动证明了雷锋并没有远去,雷锋永久活在我们心中。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涌现过很多小雷锋,就拿初一一班学生黄xx同学来说,在12年的12月里的.一天他拾到了一个崭新的手机,但他却丝毫没有动心,而是迅速把手机交给了班主任谢老师,经过谢老师的细心查找最后把手机交还给了焦急万分的失主,使失主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随后一封真挚的感谢信挂到了我们初一年级组的宣传栏上,失主这样说道:在惊喜之余,我深深被黄xx同学拾金不昧的品质感动,这种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堪称当代青少年的楷模。我相信这是家长和校园老师培养的结果,也相信这样的孩子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也许这件事微不足道,但黄xx同学拾金不昧、急他人所急的行为不正是雷锋那螺丝钉精神的体现吗?
黄xx同学的举动使那个寒冬不再寒冷,也为我们这个春天增添了春色,相信在28中这片神圣的净土上我们不仅仅会培养出成绩优异的才子,更会培养出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勤奋踏实的合格的人。
2024年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28
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句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的词。或许雷锋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自从我看了影片《雷锋》以后,既加深了对他的印象又对这位战士增添了几分敬佩。
雷锋这位革命英雄战士拥有处处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优秀品质。或许有些同学就会认为雷锋是一个千年罕见的大好人,别人是不会像他那样的好。但是这样想就错了,因为人人只要稍微细心一下,就能够发此刻这个社会上还是有许多的好人好事。
记得在上个学期的时候,我们班里要举行板报设计,但我们班的材料很少,既没有横幅,也没有碎碎或者工具之类的,这可愁坏了我们班的班长、和各位学委们,怎样办怎样办这个问题顿时在很多人的心中存下了忧虑,又过去了好多天,眼看板报还有几天就要检查了,就在这时,我们班的班长何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了买材料的这个事情,她还带动了班里的班委们和做板报的同学们,一齐为我们班的荣誉奋斗,做横幅、买碎碎、买材料,这全是他一手操办的,最后,在交板报的前一天,他和我们一同完成了所有的东西,并且没有让我们出一分钱,全是义务劳动,他的精神是多么地和雷锋相似,我很感谢他。
其实帮忙别人只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必要让所有人都明白!虽然此刻雷锋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却永久地留我们的心中,并让我们继承了下来。
2024年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29
屈克珍长期义务打扫东山大道351号院子、王林捡到价值3000多元的手机及时送还、社区全体人员为四川雅安受灾群众捐款……合益路社区有一本“好人好事汇总本”,记载着各种各样的感人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社区的普通居民。
义务为大家清扫院落
昨日早上8时许,屈大妈拿着扫帚、簸箕,又来到351号院打扫卫生了。从20xx年8月起,屈大妈天天早上都来这个院子打扫。其实,她并不是保洁员。
“351号这栋楼有30多年了,是个老院子,全是散户居民,没有物业管理……”66岁的她是一名退休的老党员。20xx年8月,看到351号院的卫生状况后,热心的他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到351号院里打扫。现在,她每天早晨锻炼前,都会先到351号院,清扫楼道、院子的每个角落。“楼房虽然比较陈旧,但只要干干净净的,大家照样可以住得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