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家长会上优秀发言稿(精选31篇)
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仅仅只是靠老师还是很难实现的,还得需要的`家长和学校一起配合来实现。现在有几点让家长配合做到的建议:
1、学习用品的准备。孩子的笔袋里面只要装上三支铅笔,一块橡皮,就够了,不用装太多东西,太繁多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不亚于一样玩具,很容易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装,在做完回家作业后,提醒孩子把笔削了(这里提醒一下家长们不要让孩子把钻笔刀拿过来,因为有时候他们会觉得好奇好玩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去转的,很危险的),把橡皮擦带上,把作业本、书本放进书包,为第二天做好准备。当然这些事情,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完成,而不要亲力亲为,代替孩子完成。
2、为孩子安排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是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业,看电视容易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花花绿绿的东西很容易吸引他的注意,让孩子做作业时不能一心一意,同时,也不利于他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希望家长在这方面把好严关。
3、不要过分的保护孩子。
比如说,作业不认真重新写、要把任务完成好再离开、违反纪律扣分等等,这些都是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必要手段。试想:作业本忘记带了,作业忘记做了,当没事发生,其他孩子会怎样想?这名孩子能保证下次一定能记住吗?在开学初,很多家长就跟老师说过,对我们家孩子严格点,我相信,老师和家长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我们也非常需要得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
4、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我就要求过,一定要陪我们的孩子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及其重要的。家长可以为孩子购买适合的图书,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有效的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的绝佳途径。
这里我有几本书推荐,《幼儿枕边新童谣》《成语故事》《365夜故事》《长大以后做什么》《阿罗系列》《梦是什么》等。
最后我以卡拉.詹姆斯的一句话“对许多人来说,生命中最长的一英里就是从依赖到独立之间的距离.”来结束。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唯有用心浇灌,默默等待,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他自己能做到的最棒的偶像。
2024家长会上优秀发言稿 篇12
尊敬各位叔叔、阿姨:
你们好!
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开家长会!
希望您能借此了解我们的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等各方面的成长情况,更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当我们刚刚在母体中孕育成为生命,
这生命就倾注着父母的无限深情。
当生命坠地发出了第一声啼哭,
就呼唤着哺育他成长的阳光雨露。
人们都说: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
人们还说:童年是让大人们最关注的一段时光
的确,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
凝聚着老师和父母的无限期望
此时正是收获的季节,在我们把半学期的学习成绩呈现
给您之后,我们还想把反映我们能力的果实采摘给您!
(、汇报、表演节目)
爸爸、妈妈:
我们深知我们的表演还很一般很一般
但在您看来却很精彩很精彩
透过您那聚精会神的表情和充满着欢笑的眼神
我们感觉到了您内心深处的那份兴奋。
你们的赞赏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安慰。
爸爸、妈妈:我们了解你们的关心
了解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
可我们更渴望你们能走进我们心灵的花园
倾听我们的心声、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胆怯和忧伤,
同我们共同畅谈我们的向往。
爸爸:我好希望看到您拿到我的成绩时宽容的目光
这样,我下次一定会加倍努力决不让您失望
妈妈:我好想听到您鼓励的话语而不是
续续叨叨地数落:这也不行、那也不强!
我们老师说:考试不是衡量我们能力的唯一途径
在我们身上您还要把目光放得更远、更长!
(下面请数学老师讲话下面请外语老师讲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爸爸、妈妈:
让我们的心与心相连
让我们的手与手相牵
让这次家长会成为我们沟通的桥梁
愿我们能象小苗一样在你们的呵护和
哺育下健康成长!
(最后请班主任老师作总结)
2024家长会上优秀发言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来参加这次家长会。
一、欢迎和必要性
1、来参加就是对学生的关心
2、来参加就是对教师的支持和对学校的理解
3、本次家长会的时间安排似乎不太合适(正值秋收)季节不等人,农时不等人,学生的学业更不等人。庄家一年不好我们来年可以重来,孩子过了今年,就什么都耽误了。
4、孩子学习成绩的话好坏不完全是孩子的事,也不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更重要的是家长
(1)、市里的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周六周日主要就是陪孩子上课。
(2),市里的家长会一开家长就头疼,教育不好孩子老师真训斥,某副局长给孩子开家长会。
(3)孔子说:子不教父之过,孩子学习不行怨家长,孩子品行不好不想敬父母也怨家长。孩子呱呱坠地时,不孝顺父母,后来怎么长长就出现差距,家庭教育。
二、学校及初三情况
1、领导班子调整
2、班主任竞争上岗
3、新分配10名大学生,自招一名大学生,调入一名大学生
4、调配师资,一班、二班几乎老师换了个遍,其他班级大幅度调整,用最好的老师教初三的孩子。
5、国庆节后住校,地暖空调,保障学习时间,与住校学校时间区别,专门物业管理,体谅我们和老师。
学校该想的,该做的都落实了,下一步就看家长如何配合
1、辅导必须有(好学生少、基础差)兄弟学校情况
2、练习必须要(熟能生巧,不练不行)
2024家长会上优秀发言稿 篇14
一、文理科的选择
人生道路由很多选择,条条大道通罗马。高考的道路有两种选择:就是文科和理科。然而人的双腿,总要走出两条路。一条是征程,一条是旅途。征程,理性而坚强;旅途,感性而温暖。现在我们只是选择不同的征程,而不是选择旅途,也就是说不是选择心情,更不是选择纠结。每一条路都有荆棘,完全不用羡慕别路的风景;每一条路也都有风景,也根本没必要忌惮己路的坎坷。文科还是理科,其选择应该基于孩子的基础和兴趣,主动权也在孩子的手里,老师和家长都不能代替孩子做出选择,但也不是我们就无可作为。为了使孩子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做一些适当的、正确的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孩子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一个当初志向学医的孩子选择了理科,高考后选择了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如果TA当初选择了文科,也许可能就去了北大,当然我们也无法就此定义TA当初的选择不正确。还有一个从小志向学医的孩子,现在他坐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他从志向脑外科和心外科的医生转变成了从事“脑内科”和“心内科”的老师。我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可能因为很多客观现实主观根本无法左右,你不能选择做你喜欢的事,但你完全可以主动选择的是喜欢你正在做的事——这也算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征程的选择真不是决定终身的,决定终身的依然是走上征程的态度和享受旅途的心情。
其次,孩子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基础,从统计意义上来讲,年级理科200名之后的孩子,特别是女生,选择文科实际上是有一定优势的。有一个女孩高一下半期理科年级412名,她选择了文科,后来读了人大。虽然这只是个例,但至少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成功”可能性的大小。比较客观地来说,基础主要取决于孩子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这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偏逻辑、偏抽象还是偏人文、偏形象,没有好与差的区别,只有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分别,擅长不同罢了。
最后,如何指导才算合理?不要参杂父母的年代陈旧观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要参杂社会压力,学文科的人似乎就不比学理科的人优秀;不要跟风,理科重点录取率高,文科重本录取率低。这个比率不能说明根本问题,文科率低,很大程度是因为许多地方普通中学的思路是鼓励学生大量去读文科,这样导致文科学生人数激增,好多地方学校甚至已经出现文理科人数倒挂的现象,但是我们七中的孩子在塔尖上,我们基本上是分子,你又何必要有这个顾虑?还有认为文科就业难的偏见,我要说的是优秀人才总是稀缺的,品质优良的人才更是稀罕的,与文科理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