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务员考核个人总结(通用15篇)
从公务员管理工作如何创新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理性思考,坚持*与务实结合,创新和规范并举”,做到探索性工作重在创新,日常性工作重在规范,具体性工作重在落实;“四类八种”突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制度管事,以职责管人”找准了改进工作和加强内部管理的切入点。尤其是针对当前公务员管理中存在的“该登记不主动登记,不该登记要求登记,工作调动被动登记”、“不符合条件要求进行公务员调任”以及有关公务员日常登记、调任中省、市均无具体执行文件和欠规范管理等问题,明确提出探索制订《xx市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日常管理暂行规定》和《xx市公务员调任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力求从机制层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既是解决目前公务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又是与时代发展相合拍的措施。同时,从事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同志积极探索创新,今年上半年共有30篇理论文章、50篇新闻稿件先后在《人事报》、《劳动保障报》和《日报》等刊登。
(三)自警自励,勇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创新工作思路根本的是自警自励查找问题,改进作风。为此,我们进行了三查三改以提升服务效能。即:
一查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改进现有工作主动增添措施。
二查为考生服务、为群众给力不周,改进作风避免网络恶意炒作。
三查办事效率环节,改进方法树好队伍形象。
尤其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为目标,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而形成服务群众的“快枪手”,坚持原则的.“监督员”,维护稳定的“消防队”,打造过硬队伍,争创一流业绩,树立良好形象。
(四)加大培训,着力提升执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在公务员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感觉到担任部分领导职务公务员的管理和行政机关其他公务员的管理,缺乏统筹协调,因而有的部门在呈报任免中,既报送党委主管机关又报送政府主管机关审批;有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内设机构中层干部自行任免或将事业单位人员借调到机关任职;有的部门调配任免或请示报告不附空缺编制或职数通知单等,给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6月初,我们在市级机关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上,专门将各单位的政工或人事科长一同进行专题业务培训,从公务员法的产生过程及管理机构演变、人事任免规定、公务员招录等十个方面对政策进行详细认真解读,提高了广大政工人事干部掌握运用公务员管理的政策水平。
三、加强公务员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公招考录服务。与市考试中心一道在公招公务员报名时,保留考生通讯信息,以优化为考生服务。
(二)加强未登记人员管理。切实抓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未登记人员的管理,确保他们的编制、工资、待遇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受大的影响,以保持社会稳定。
(三)加强公务员日常登记和管理。对市、县(区)行政机关和所属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公务员登记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对未按程序进行登记的,提出改进意见,并通过正常程序报批。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
新形势、新任务为公务员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公招考录工作面宽量大,处于难点、热点、焦点之中,占了公务员管理的半壁河山。为此,我们对现有公务员管理的机构设置、力量布局和人员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配套政策。建议省公务员主管机关尽快出台公务员日常登记和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以便全省统一规范操作,避免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执行政策不一致,造成相互攀比、相互脱节等现象。
(二)规范机构设置。按照国家、省、市三级一致的原则设置名称统一、人员编制配备科学的公务员管理机关,以便更好地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工作职责。
(三)改进考录服务。在公招公务员的时间安排和服务方面尽可能更优化一些,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报名,同时对考生个人信息与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共享,避免了考生疑虑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11.2024年公务员考核个人总结 篇十一
一年来,我始终热衷于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工作位置,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在领导的关心栽培和同事的帮助支持下,始终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始终勤奋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个人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都取得一定的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注重积累,提高学习力,不断克服“本领恐慌”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机关服务中心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始终将学习内化作为一种工作要求、精神要求、工作职责和生活态度,随时关注学习时事政治,思想上跟上大家的步伐,做到思想上不掉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办公应用技术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综合文秘岗位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平时在生活中做到自我施压,结合“线上+线下”模式,主动学习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相关财务知识,保密要求及保密案例分析等,在工作中主动向领导、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坚持写工作日志,认真总结工作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